第二十一章 村北池塘的引水工程
枣树开花2025-08-02 13:501,563

  “小师傅,救救村北的池塘吧!”

  那天清晨,村民老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火急火燎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睡眼惺忪,可刚听到 “村北池塘” 几个字,瞬间就清醒了。

  老李攥着我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声音都在发颤:“每年一到旱季,池塘就干得开裂,周边地都旱得种不出庄稼。今年情形更糟,塘底都裂口子了,再不想办法,怕是要绝收咯。”

  我心里一沉,跟着老李直奔村北。一路上,烈日晒得地面发烫,村民们都围在池塘边,望着龟裂的塘底摇头叹息。池塘中央,几条苟延残喘的鱼在浑浊的淤泥中挣扎,偶尔溅起一点水花,又迅速归于死寂。

  “这池塘干涸,周边地都跟着遭殃,庄稼渴得蔫头耷脑,连带着咱村收成都受影响。” 老李边走边说,语气里满是无奈。

  望着那干涸的池塘,我心里五味杂陈。开裂的塘底,纵横交错的裂缝像是大地痛苦的皱纹。周边土地也干得发硬,踩上去“嘎吱”作响。我蹲下身,抓起一把干土,粉末般的土粒从指缝滑落,心里也跟着咯噔一下。

  “这可咋整啊,小师傅?” 老李满眼期待地望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焦虑,脑子飞速运转起来。环顾四周,远处的山脉突然映入眼帘,我灵光一闪:“老李,咱们村北有山,山上肯定有泉水。要是能修条引水渠,把山泉水引进池塘,不就能解决干涸问题了?”

  “这主意好是好,可修引水渠谈何容易,这工程量……” 老李满脸疑虑。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老李叔,办法总比困难多,您信我!”

  说干就干!我带着老李回到村里,召集大家开会。我站在人群中央,信心满满:“各位乡亲,我想在池塘附近修条引水渠,把山上泉水引下来。这不仅能救活池塘,还能让周边地变得肥沃,大家说好不好?”

  “好是好,可这工程咋弄?” 有人犹豫。

  我早有准备:“我先上山勘探,找出最佳水源和路线。大家再分组行动,一部分挖渠,一部分搬材料。咱们齐心协力,肯定成!”

  在众人或疑虑或期待的目光中,我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上山勘探。山上植被茂密,荆棘丛生,可我一门心思扑在找水源上,艰难跋涉。终于,在一处山坳,我发现了汩汩冒泡的山泉。我激动得心跳加速,赶紧测量水流、规划引水路线。

  回村后,我将路线图钉在村口大树上,给大家讲解施工要点:“这条引水渠长约两公里,咱分三组,一组挖渠,一组搬材料,一组负责垒石加固。预计半个月就能完工。”

  开工那天,我手持铁锹,率先挖下第一锹土。可刚挖两下,铁锹就撞上硬石头,震得我虎口发麻。我咬咬牙,继续挖,手上很快磨出水泡。旁边的张大哥看不下去,夺过我手里的锹:“小师傅,你指挥,这体力活交给我们。”

  在张大哥带动下,村民们热情高涨。挖渠组热火朝天地铲土,锄头与石头碰撞“叮当作响”;搬材组一趟趟运石头、木料,汗流浃背也不喊累;垒石组则把石块码得整整齐齐,加固渠道。孩子们也来凑热闹,在一旁帮忙递工具、送水,欢声笑语回荡山间。

  可工程远比预想困难。挖到半山腰,突然挖出一块巨石,怎么也挪不动。我急得满头大汗,突然想起山上废弃的滑轮组,灵机一动:“咱用滑轮组把石头吊走!” 大家一听,纷纷动手改造滑轮。当巨石终于被吊走的那一刻,人群爆发出欢呼,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就这样,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骄阳、泥石、疲惫作战。终于,在第十天傍晚,引水渠迎来了通水时刻。我站在渠道最高处,望着村民们齐聚渠边,高声喊道:“开闸!”

  随着闸门开启,山泉水奔腾而下,沿着引水渠欢快地奔向池塘。村民们自发跟着水流奔跑,欢呼声、水流声交织成胜利的乐章。我望着那道清亮的水线,心中满是成就感。

  池塘重新焕发生机,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周边土地也重新变得湿润。村民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老李拉着我的手,眼眶泛红:“孩子,多亏了你,这引水渠就是咱村的命脉啊。” 我望着那潺潺流水,心中明白,这次引水工程不仅救活了池塘,更让我收获了村民的信任与敬重。这股清泉,将永远流淌在我们村的心里。

  

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 村东小河的水坝建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铜罗盘的第三十七道刻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