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宿主贡献点接近关键阈值。】
【临时任务发布:清除黑风隘据点外围巡逻队(0/3)。任务奖励:贡献点+200。】
【任务提示:该据点物资可能包含有助于提升当前技术水平的物品。】
林峰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一个危险的针尖!
系统……竟然主动发布了任务?而且奖励不多不少,刚好是补齐那105点缺口,甚至还有富余!目标更是精准地直指黑风隘!并且,最后那句提示,明确地暗示了那里有“物资”!
这已经不再是隐晦的诱惑,这几乎是明晃晃的指引和驱动!
它想让自己去攻打黑风隘?它想要那里的什么东西?还是说,它只是想让自己更快地凑够点数,兑换那条该死的生产线,好看接下来的戏?
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骨节节攀升。这一刻,林峰无比清晰地认识到,系统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兑换商店和数据面板,它开始展现出某种主动的、不容置疑的“意志”。
去,还是不去?
如果去,意味着要主动出击,很可能再次陷入未知的险境,而且极有可能再次遭遇那种超乎常理的存在,比如那个神出鬼没的狙击手。但奖励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可能直接获得急需的技术或者设备。
如果不去,继续依靠自己缓慢发展,固然安全,但太慢了,慢到可能错过转瞬即逝的战机,甚至被反应过来的鬼子抢先发现并一举剿灭。
“副连长?”王铁柱粗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林峰的思绪。他见林峰独自一人在这儿站了很久,晚饭都没吃,有些担心,“发啥愣呢?团长叫你去开会,商量下一步咋弄。”
林峰深吸一口气,强行命令自己关闭了系统界面,将那冰冷的蓝色任务提示死死压在心底最深处。
他转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冷静,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知道了,走吧。”
溶洞深处,临时开辟出来的“指挥部”里,几盏油灯把岩壁映照得忽明忽暗。李云龙、张大彪等几个营连级骨干围在一张木板上,板上摊着一张根据侦察兵记忆绘制的简陋地图,所有人的脸色都相当凝重。
“林老弟,你来得正好。”李云龙抬头看到他,用粗大的手指重重地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刚得到消息,咱们的‘老邻居’,黑风隘的鬼子这几天活动频繁得很。咱们的哨子看到,他们白天往外运一些盖着帆布的箱子,晚上又偷偷往里运新的设备。妈的,老子总觉得这帮狗日的没憋什么好屁!咱们不能让他们这么消停了!”
林峰的心脏猛地一跳。
系统的低语,和现实的威胁,在这一刻,竟然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了一起。
他走上前,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个用红色木炭圈出来的“黑风隘”标记上,又看了看李云龙、张大彪等人脸上那种焦灼而又跃跃欲试的坚定目光。
那个诡异的蓝色任务框,仿佛又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也许……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题。
而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充满危险的契机。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嘈杂的溶洞里显得异常低沉而清晰:
“团长,黑风隘,确实不能让他们再这么消停下去了。”
他停顿了一下,迎着李云龙探寻的目光,继续说道:“但这次,我们不能只为了敲打敲打他们,当‘磨刀石’去。”
“我们得想办法搞清楚,鬼子到底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
“甚至……咱们得提前给他们准备一份‘大礼’。”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指挥部角落里,那几颗刚刚改造完成、装药量加倍、外壳更厚实的“铁西瓜”手榴弹上。
冒险,似乎已经无可避免。
但这一次,他不想再被动地接受,他想要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林峰的话让烟雾缭绕的指挥部里陷入了短暂的、几乎能听到心跳的寂静。
“大礼?”李云龙猛地从地图上抬起头,眼睛习惯性地眯成一条缝,如同即将扑击的猛虎。他吐出一口浓重的烟圈,审视着自己最得意的兵,“你小子又琢磨出啥鬼点子了?说来听听,要是敢糊弄老子,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熟悉林峰的人都知道,当他用这种波澜不惊的语气说出这种词时,往往意味着一场极其危险且出人意料的风暴正在酝酿。
“鬼子在黑风隘囤积物资,运输频繁,说明那里就是他们的命门,也是他们在此地扎根的底气。”林峰没有卖关子,他走到挂在墙上的简易地图前,粗糙的指节用力点在了“黑风隘”那三个字上,仿佛要将它戳穿,“我们上次能摸进去,是靠了团长你们在外围搞出大动静佯攻,加上崖壁的险峻给了我们可乘之机。现在,鬼子吃了一次亏,肯定把警戒提到了最高,尤其是我们走过的崖壁方向,恐怕已经挂满了铁丝网,布满了暗哨。再想强攻或者渗透,弟兄们的伤亡代价会大到我们承受不起。”
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扫过李云龙和一旁同样满脸好奇的张大彪:“所以,这次我们不进去。”
“不进去?”张大彪是个直肠子,嗓门也大,他挠着后脑勺,一脸费解,“那咋给他们‘送礼’?隔着几里地拿手榴弹扔过去啊?那不是隔靴搔痒吗?”
“让他们自己出来拿。”林峰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冰冷的寒意,像冬日里淬火的刀锋,“或者说,让他们的运输队,帮我们把这份‘大礼’,恭恭敬敬地‘送’回老巢去。”
这话一出,连李云龙都愣了一下,随即好奇心被彻底吊了起来,他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碾灭:“接着说,他娘的,有点意思了。”
林峰继续道:“根据侦察,鬼子的运输队每隔三到四天,会从山外的县城往黑风隘运送补给,走的是一条他们自己修的简易公路。这条路,就是我们这次做文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