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都市>重启76:开局拒绝村花,转身娶她闺蜜>目录
第280章 诱供下溪村比哈塘村还要破败几分。
冬日里,村道上尽是泥泞和牲口的粪便,空气中飘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
张志国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打听到了刘二赖子的住处。
村东头,一间墙皮大片脱落,窗户用塑料布糊着的土坯房,就是他的家。
张志国走过去的时候,刘二赖子正蹲在门口,就着咸菜,吸溜着一碗清汤寡水的米汤。
他看起来二十多岁,瘦得像根竹竿,眼窝深陷,面色蜡黄,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模样。
“你就是刘二赖子?”
张志国站在他面前,居高临下地开口。
刘二赖子抬起头,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
“你谁啊?找我干啥?”
他的声音尖利,带着一股子混不吝的劲儿。
张志国没有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慢悠悠地抽出了一张“大团结”,在他眼前晃了晃。
“想要吗?”
刘二赖子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他手里的面汤都忘了吸溜,口水差点从嘴角流出来。
“哥,你……你找我有事?”
他的态度,立刻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有点事,想跟你打听打听。”
张志国收回钱,语气平淡。
“进屋说。”
“哎,好嘞!哥,你里边请!”
刘二赖子连忙放下碗,点头哈腰地把张志国请进了屋。
屋里光线昏暗,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
张志国皱了皱眉,但还是走了进去。
“哥,您坐,您坐。”
刘二赖子手忙脚乱地把炕上那床看不出颜色的破被子卷到一边,又用袖子擦了擦炕沿。
“你想打听啥事?只要是我刘二赖子知道的,保证一五一十地告诉您!”
“哈塘村的丁浩,你认识吧?”
张志国坐了下来,开门见山。
听到“丁浩”这两个字,刘二赖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一抹怨毒和嫉妒,从他眼底一闪而过。
“认识,怎么不认识?化成灰我都认识他!”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听说,你们俩以前有点过节?”
张志国观察着他的反应。
“过节?哼!”
刘二赖子冷笑一声,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大腿根,
“那王八蛋,下手黑着呢!不就是肉吗?他差点把老子给打死!”
“哦?他这么横?”
张志国故作惊讶。
“他可不就横吗!现在更不得了了!听说巴结上省里的大官,要当官老爷的女婿了!”
刘二赖子越说越气,酸溜溜的话一句接一句。
张志国安静地听着,等他发泄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地把那张十元钱的“大团结”,放在了炕沿上。
“这钱,是你的了。”
刘二赖子的眼睛又亮了,连忙把钱抓在手里,揣进怀里。
“哥,您还有啥想问的?”
“我想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
张志国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诱惑的意味。
“丁浩以前,是不是还做过什么别的事?比如……对他家里人怎么样?”
“对他家里人?”
刘二赖子愣了一下,开始搜肠刮肚地回忆。
“他就是个二流子,能对他家里人好到哪儿去?他爹还在的时候,他就天天在外面晃荡,啥活不干。他爹死了以后,家里穷得叮当响,饭都吃不上!”
“他爹……”
张志国的语速放得更慢了。
“我听说,他爹丁大勇,当年病得挺突然的,走得也快。是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刘二赖子脑中某个阴暗的角落。
他眼珠子转了转,似乎想到了什么。
“突然?是挺突然的。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说不行了。请了镇上的赤脚医生,也没看好。”
“那个时候,丁浩在干什么?”
张志国的问题,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向了最关键的地方。
刘二赖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兴奋和恶毒的神情。
他似乎意识到,眼前这个神秘的男人,想听的是什么了。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把丁浩彻底踩进泥里的机会。
“那个时候……他……”
刘二赖子故意拖长了声音,眼睛死死地盯着张志国的口袋。
张志国心领神会。
他面无表情地,又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崭新的“大团结”,放在了炕上。
一共二十块钱。
这笔巨款,让刘二赖子的呼吸都停滞了。
“哥!”
“你就是我亲哥!”
他扑过去,把钱死死地攥在手里,声音都因为激动而颤抖,“你想知道啥,我全都告诉你!”
张志国向他凑近了一些,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缓缓说道。
“别急,你仔细回忆一下。丁大勇生病那天,丁浩是不是跟他吵过架?是不是……动手了?”
“对!对对对!”
刘二赖子像是被点醒了一样,猛地一拍大腿。
“我想起来了!他爹生病前一天,我好像看见丁浩跟他爹在院子里拉扯,他爹还骂他是不孝子!对!就是这样!”
刘二赖子把牙一咬,彻底豁出去了,“我当时离得远,没看太清楚,但绝对拉扯了!丁大勇指着他鼻子骂,让他滚!丁浩那小子,年轻气盛,能忍得了这个?肯定是推搡了!”
他说得斩钉截铁,仿佛亲眼所见。
“那他爹生病,丁浩不给请医生?不给吃药?”张志国继续引导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诱饵,钓着刘二赖子心里的恶。
“那还用说?”刘二赖子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八度,“他爹病倒在炕上,他就在屋里屋外晃荡,跟没事人一样!我还听村里人说过,他娘何秀兰让他去镇上抓药,他嘴里嘟嘟囔囔的,说‘治了也白治,浪费钱’!你说说,这是人说的话吗?”
为了让自己的谎言更可信,他甚至编造出了一个所谓的“目击者”。
“当时我家一个亲戚去哈塘村串门,路过他家门口,听得真真切切!”
张志国靠在炕沿上,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看着刘二赖子因为兴奋和激动而涨红的脸,看着他那双因为贪婪而闪烁不定的眼睛。
这是一个完美的“证人”。
一个对丁浩充满了怨恨,又极度贪财的混混。
只要给足了钱,他什么都敢说。
张志国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完整的“口供”。
丁浩,不孝子,因琐事与父亲丁大勇发生争吵,并动手推搡。
其父病重后,他不仅不积极救治,还说出“治了也白治”的混账话,消极对待,最终导致其父不治身亡。
多么完美的罪名。
一旦坐实,别说当省里大官的女婿,丁浩立刻就会身败名裂,被全村人戳脊梁骨,甚至可能被拉去批斗。
张志国甚至可以想象到王建功看到这份“材料”时,脸上会露出怎样满意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