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漏风棉袄三岁半,包送渣爹断子绝孙!>目录
第161章 早已死去的人“它们可还有说别的事?”
戚玉衡温声问道。
“入宫前,我以为那是左相的人,左相府中有我送去的盆栽,便也没有过多提醒,只是让它们帮我确认是谁的人。”
绵绵想了想,又补充道:“植物不理解人的想法,有时候让它们打探消息,如果没有提前说明,可能只会问什么就答什么,像坤宁宫这棵老树,侯府那棵玉兰,倒是会聪明一些,甚至还会得到一些意外惊喜。”
上次杨嬷嬷的事,就是一个意外惊喜。
“可还能问出点什么?既然知道是掖庭局的人,可有办法问出,他们是用什么威胁杨嬷嬷?”
现在许多事情还未明朗,就连掖庭局里有多少左相的细作也未可知。
若是把人抓起来审问,万一打草惊蛇,便得不偿失了。
“我问问!”
绵绵跑到那棵老树前,让它帮忙去问掖庭局的花草。
掖庭局都是宫人们住的地方,花草种得不多。
这也导致需要花上一些时间。
戚玉衡也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花草树木之上,得知此事与汉承伯有关,他当即命禁军统领岳岐带人暗中围困汉承伯府。
与此同时,他也亲自面见陈院判。
问及汉承伯一家,陈院判神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
“回太子殿下,老臣确实与汉承伯是本家,不过老臣只是陈家的旁支,关系疏远。”
察觉陈院判对汉承伯府似乎有所忌惮,他便追问道:“陈院判的医术可是家传?汉承伯不是武将吗?”
“回殿下,陈家是武将世家,只是两代人都未曾有军功,本家爷爷曾机缘巧合下,习得医术,并试图从医,本家也曾有人入宫为御医。”
说起这些陈年旧事,陈院判也有些恍惚。
“老臣在医术上颇有天赋,得了本家伯父垂眼,接到京城来习医,只是汉承伯门槛颇高,自是瞧不起老臣此等乡野小子。”
说到这里,他老迈的脸上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后来本家师兄因用了禁药,被罢官的同时,也被逐出了师门,算起来,老臣也有十几年没见过他了。”
“用了禁药?可知是什么?”
戚玉衡抓住了其中重点。
“当时老臣位卑,先帝未曾披露其细节,前任院判只说,此事乃深宫秘事,谁也不得再提,故而老臣对此事也不甚了解。”
陈院判不知道太子为何会提起当初的事,但此事定然不是无缘无故提起,便也不敢多问。
但他说的这些话,也足以让戚玉衡明白,汉承伯府这次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等大树问清楚掖庭局一事,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
绵绵借故留宿宫中,大清早的,朦朦胧胧醒来,寝殿内的盆景嗷嗷地叫着。
“小娃娃,终于把你吵醒了!”
“老树说掖庭局墙角的青苔说,有个女官曾经将小瓷瓶交给一个老嬷嬷,警告她不想女儿死就乖乖听话!”
坤宁宫的寝殿实在太大,盆景只能尖叫着将事情告诉绵绵。
绵绵听得迷迷糊糊,好不容易清醒过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杨嬷嬷的女儿不是早就死了吗?
她走到盆景前,低声道:“你们确定没有听错吗?皇后娘娘说杨嬷嬷的女儿夭折了呀!”
“那就不知道啦~青苔的脑子不太好,能记得这些话已经很不错啦!”
牡丹花开得正艳,朝着绵绵递叶片。
绵绵轻轻摸了摸它,给它浇了一点灵泉水。
“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哒!皇后对我们很好,能帮上皇后挺好哒!”
言静喜欢牡丹,坤宁宫里的牡丹花都是她亲自料理,牡丹们也十分喜欢她。
绵绵温声感谢它们,身后传来戚芸玥的声音。
“绵绵,你怎么起这么早?”
她翻了个身,困得睁不开眼。
“嗯,有点睡不着,芸儿姐姐你继续睡会儿,我出去看看花!”
说罢,绵绵披上外衣就推开殿门。
此时才天光微亮,她突然起床,把殿外的宫女吓了一跳。
“郡主怎的起这么早?奴婢们伺候您更衣吧?”
“不必了,我有事找太子哥哥!”
“太子殿下在东宫,还是先让奴婢们伺候郡主洗漱更衣吧!”
宫女们将她带到偏殿,笑颜前来替她更衣。
令她没想到的是,她匆匆去找太子时,大清早的,太子竟然也没有睡。
“听母后宫里人说你要找我,是有掖庭局的消息了吗?”
原来戚玉衡是得了皇后宫里传话,早早起来等她。
绵绵将牡丹的话转述,却听见戚玉衡道:“果然!”
“太子哥哥早已知晓?”
绵绵错愕地问道。
“母后告诉我杨嬷嬷曾经有一个女儿时,我便怀疑,有人拿这个女儿在威胁她,只是胡少卿查了几日也没结果,现在倒是坐实了我的猜想。”
像杨嬷嬷这样的忠仆,能拿捏她的,恐怕就只有她曾经最想念的家人了。
“那现在怎么办?把杨嬷嬷抓起来审问?”
确认是杨嬷嬷在皇后吃食里下手,本可将人抓起来作为证人。
只是杨嬷嬷是为了女儿才背叛皇后,若那个女儿还在左相手里,恐怕还是无法坐实此事。
“左相做事一向谨慎,他能用汉承伯,恐怕汉承伯手里也没有什么证据能指向他的,汉承伯在朝中毫无根基,即便折断了他,也只是替朝廷省了一笔银子。”
说实话,戚玉衡倒是有些失望。
“也许,汉承伯手里会有苏兴怀的东西。”
绵绵突然说道。
前世刘敏珍攀附苏明媚便是为了攀上兵部尚书,她们二人关系向来密切。
今生苏兴怀出事,他却在苏兴怀一案没有受到牵连,如今还能替左相办事。
说不准,他还留有一些什么证据,才会让左相出手保住他。
听罢,戚玉衡问道:“绵绵可愿随我出宫一趟?”
“好!”
绵绵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
天尚未大亮,绵绵便跟随戚玉衡出宫去了。
马车里。
戚玉衡拿出一个食盒,小太监在一旁煮着茶。
“你这么早来东宫,想必还未用早膳吧,将就先吃点?”
他打开食盒,里面都是些小点心。
绵绵没想到,他也是刚起来,匆匆出宫,他竟还准备了吃食。
“谢谢太子哥哥。”
绵绵连忙道谢。
“是我谢谢你才是,此事本来与你无关,但你却愿意帮忙。”
戚玉衡给她倒了一杯茶,贴心地提醒她小心烫。
绵绵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