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鬼地方,识字的军官都少,写稿的更是难找。我真缺人。”
他顿了顿,眼神诚恳:“你们,能帮我干这事儿吗?”
几个记者对视一眼,胸脯拍得山响:“司令,您信得过我们,我们命都可以交出去!报纸这事,您放心,砸锅卖铁我们也给您干起来!”
“设备和房子我都安排好了,待会儿有人带你们去看。有啥问题,甭客气,找我。我不在釜山,就去参谋部,随便逮着谁都行,他们都听我的。”
“记住了,司令!”
有个记者犹豫着问:“那……这报纸叫啥名儿?有啥规矩?”
宁远靠在椅背上,慢悠悠道:“你们几个名字报上来。报纸名字嘛……叫‘自由风’吧。”
“内容?谁都能写,啥都能登。骂军阀,批洋人,怼官府,讲科学,聊哲学,晒冷笑话——只要说得有道理,不吹牛、不造谣、不卖国,我都给你发!”
“不分党派,不站队,不搞洗脑,不玩道德绑架。我们不要歌功颂德,要的是脑子清醒的人。”
记者们愣住了。
这世上哪有这种报纸?全是官媒、党报、私利工具,哪家不是夹着尾巴当传声筒?宁司令这话,是直接把枷锁劈成灰啊!
没人说话,可每个人的眼睛都在发光。
这哪是办报纸?这是给整个半岛,点了一盏不灭的灯。
等人都走了,宁远又翻了一堆文件——都是李成民送来的朝鲜内政堆,全是“我不知道咋办”“请您定夺”“您看着办吧”。
这傀儡当得真清闲,事事都往宁远这儿推。宁远心里清楚:李成民不是笨,是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傻,什么时候该当人形公章。
他懒得拆穿。
处理完这些,宁远踩下油门,绕着半岛转了一圈。
从东到西,一百五十公里,三个小时兜个来回。车窗外,风卷着雪,田野空旷,山峦静默。
他没想太多。
只觉得——这片地,该有不一样的声音了。还没华夏一个省大。
可就这小地方,全是美国佬的工厂在夯地基。
抓来的鬼子俘虏,天天扛水泥、搬钢筋,美国运来的机器设备一箱箱堆进厂房,装得比过年还快,几个月就能开足马力生产。
宁远盯着的,是步枪子弹和炮弹的流水线。美国那工业水平,真不是吹的——整条线全自动运转,跟开了挂似的。再瞧瞧哈城那边,从苏联拉来的老古董生产线,还靠工人抡大锤、摇手柄,累得人直不起腰。
回釜山当天,宁远连饭都没顾上吃,趴桌上咔咔画了一天,把每条线的结构、零件位置、传动方式全画了个清清楚楚,连夜发回哈城。
他要升级兵工厂。不是小修小补,是脱胎换骨。
有了这些图纸,他不信哈城那帮技术员干不出名堂。过去那些年憋着劲儿,总算等到翻身的机会。
接下来几天,他把美国人在朝鲜搞的每一处产业都溜达了一遍。看得多了,心里反而发堵。
脑子里装着未来几十年的技术,可现在连个像样的轴承都造不出。那些高精尖玩意儿,全是纸上谈兵。反倒是眼前这些“老掉牙”的美式设备,实打实能用,能干活,能救命。
他把图纸发回去,哈城那边立马炸了锅。
苏援的机床还在转,机械零件几乎能自己啃出来。宁远给的图纸,精细到每一颗螺丝的直径、每一根齿轮的齿数。工人一看,眼睛都亮了——照着这图,能复刻出一模一样的生产线!
情报传回来时,宁远坐在办公室里,愣了半天。
哈城,真干起来了。
轻工业的布匹、肥皂、罐头,重工业的钢锭、弹壳、发动机……全都冒了烟。
跟苏联换来的那些产业,早就落地生根。飞机厂也动了,第一架Su-2刚下线。
这玩意儿,苏联是咬着牙扔给他的——1941年才量产,今年刚在东线被德军Bf-109揍得满地找牙,连侦察任务都不敢派了,直接踢到二线养老。
可宁远不在乎。
咱现在连电焊机都凑不齐,有飞机能飞就烧高香了。
而且这Su-2,打小鬼子还是够用的。德军是钢铁洪流,鬼子是纸糊的飞机,能打掉就行。
他还有更大的念想。
趁着现在人手多,把这批工人喂饱了,攒下经验,回头在源县的老厂,搞喷气发动机!
图纸早扔过去了,但以前设备差,连涡轮叶片都锻不出来。
现在不一样了。美国的加工工艺、苏联的材料技术,全往一块儿凑。只要把喷气引擎整出来,再往上一装,Su-2立马变喷气机。
到那时候,天上有谁敢跟咱较劲?
现在工厂每天俩小时能出一架Su-2,仓库里已经堆了四十多架,全都飞过天,飞行员拍着大腿夸:“这玩意儿稳得像骡子!”
宁远笑了笑,把报告往边上一撂。
接着看下一份。
海参崴的船坞是建起来了,可海全冻住了,铁板插在冰里,寸步难行。
不过钢板厂没闲着,厚得能当墙的钢料,一车车拉出来,就等着开春。
可船呢?苏方连个设计图都没给。
宁远只能翻出鬼子的护卫舰、驱逐舰、甚至战列舰的图纸,一股脑全塞给造船厂的老师傅。
造船不是搭积木,光有壳子没用。动力、导航、炮塔、火控、雷达……缺一样都是废铁。
他知道,短时间甭指望能造出像样的舰队。
真要干,不如直接去抢鬼子的军舰,省时省力,性价比拉满。
这段时间,美军的B-29还在天上轮番给倭国“烤肉”。
不过不像开头那么疯了,一天只派两支编队,随机挑个城市炸,跟撒豆子似的。
宁远推荐的稠化汽油弹,已经上天了。一炸一片,城里全是火海,晚上远在五十里外都能看见红光。
李梅现在人送外号“烧烤大师”,自己还乐得合不拢嘴。
他是纯爷们,打敌人越狠,心里越踏实。
提到珍珠港那事儿,他眼睛能喷火:“老子真想开着机,亲自把那帮混蛋送进地狱。”
日子一天天过,雪快化了。
冬天这仨月,宁远硬是练出了五十万朝鲜兵,随时能开拔进倭国本土。
他跟李梅一说,美国佬当场傻在当场。
“你疯了?”李梅嗓子都变了调,“倭国还有一百多万常备军,全民皆兵,连老太太都配了步枪!我们都不敢登陆,你让几十万人往枪口上撞?”
宁远不慌。
他就是要这个效果。
他要的不是硬拼,是要李梅的运输船——两栖登陆舰,运兵船,越多越好。
他自己去凑?那得攒到猴年马月。
可李梅不傻,这小子,想干一票大的。船一靠岸,怕是连机枪子弹都扛不住,更别提炮弹了。宁远早就在筹划打倭国的事,可怎么上岸,始终是个死结。他原本想从库页岛硬闯,那边海面窄,还有苏俄的炮台能帮忙压阵。可现在美国大兵就在对马岛蹲着,何必舍近求远,绕道北海道、本州,搞两次登陆?直接从对马岛出发,穿个几十公里的海峡,一脚踩上岛国土地,船就彻底没用了——省事多了!
可这几十公里,哪是说过去就过去的?
美国佬在对马岛驻着,对面的小鬼子早就吓得尿裤子,沿岸炮口全对准了海面,连只海鸥飞过去都要被打成筛子。想登陆?得挑个他们没重点盯的犄角旮旯,可那地方连个像样的港湾都没有,硬冲就是送人头。
可这些,宁远半点不急。
天气一暖,护国军跟高丽兄弟就陆续集结到位。天天一块儿练,吃饭一起蹲,骂人一块吼,磨合得比亲兄弟还顺溜。就等那句开打的口令。
报纸头版登了篇《对倭寇宣言》,署名宁远。那文风,半文半白,磕磕绊绊,像他半夜憋尿憋出来的——可意思明明白白:
你干的坏事,我全记着。
你杀我百姓,我杀你全家。
你占我地盘,我踩你老巢。
谁也不欠谁,天经地义。
这玩意儿一登报,整个东亚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