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和历史上任何平常的一天并无不同,天气晴朗,若在太平年间,说不定还有三五学子一起出游,在外踏青。时至今日则是有了极大的不同。
荆州,这个在乱世之中,比较安宁的土壤,此时终于因为这个地方的两大势力不能再相融,发生了一场大战,大战来的非常的自然,发生的时间就像是一场意外。
最终最近一直很高调的朱符赢了,他以少数人马击败了刘表十几万大军。即使刘表的家底再厚,这个时候也不敢轻易说自己家底厚了,十几万人马。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被俘虏,但是战死的也有几万人,只在短短的半天之间,荆州很多百姓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丈夫.孩子的父亲等。
不过因此朱符也算是得偿所愿,因为南郡被朱符拿下了!刘表当时的败军想要退到南郡城,只不过在他们好不容易,损失了众多兵马,最后只有两万多人的兵马到达南郡城下的时候。
却发现城池之上的旗帜已经变掉,朱符的朱字大旗,黄忠的黄字大旗插遍城墙之上。这是一件令人惊骇欲绝的事情,朱符不仅想到会打败自己,还能想到派人来夺取自己的城池?
如果是这样,那自己真的输的不冤枉。江东有数十万的人马,但是至今也没有兑现潜力。分布在很多人的手中,一时无法整合,而荆州则是两强争霸。
而现在刘表自己都看不到获胜的希望,狂奔了许久,终于看到自己的城池之后,却发现早就被攻占了,这种时候,真的很受打击。
“难道天要亡我???”刘表本就年纪不小,骑着战马狂奔一个多时辰之后,实在是人困马乏。可即使是这种时候,刘表总算是头脑很清醒。只不过抱着很大希望,最后却失望这种事情,刘表也有点受不了。
发出感叹的刘表完全不知道干什么,这个时候还是一直跟在刘表身边的蒯越出声了:“主公,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既然南郡已被朱符攻占,南郡的其他城池则是根本受不了大军的冲击,我们还是退往襄阳郡,整顿兵马再说其他的不迟!”
“哎,也只好如此了!”事到如今,刘表的脑袋已经是一团浆糊,此刻的他根本就没有了主意,之所以强装镇定,无非是因为觉得自己最少也能先安顿下来在想其他东西,可是没想到朱符是如此的厉害。
在战场一直都没用的黄忠,这员天下有数的猛将被他派来偷袭一座并没有太多守军的南郡城,这种勇气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
刘表只能说自己输的不冤枉,在蒯越的建议之下,刘表率领参军飞奔向自己的州治襄阳郡。荆州有九郡,仅仅襄阳一郡却能抵上三四郡的税收。
刘表占据此地,之所以能把荆州北部控制在手中,襄阳郡为他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不光是兵员,钱粮,甚至还有地理优势。
襄阳郡和南阳郡恰恰位于天下最中间的位置,假如说南阳郡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的石碑,那么襄阳郡则是南方的门户。
这里牢牢的把南方和北方区分开来,从这往北,那就是北方,从这往南,那就是南方。
不仅是风土人情,还有繁华的程度,这里和北方都是两个世界。
现如今,南方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南方的新任主人已经出现,那就是朱符,刘表虽然还没有完全的战败,但是他已经无力再进攻朱符,而朱符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征战,兵力损失不少,但是一路也在不断的收编,地盘也在不断的扩大。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朱符这一路上的杀伐,即使一直在打胜仗,但是也依然有巨大的消耗。
精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他的十万朱家军都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实战才能成为现在强力兵员的代名词。
损失数字,伤亡数字看起来不大,但是只有朱符知道这其实已经算是巨大的伤亡了,从新补充的新兵,十个里面如果有一两个存活下来,那都算是惊喜,更多的时候是新兵伤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才能成长为一个老兵。
所以老兵是宝贵的,朱符知道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不仅建立在敌人的尸骨之上,同样,也建立在自己这些军中兄弟的身上。
朱符可以骗别人说,这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所以才会做出的事情,但是事实并不是,事实往往是残酷,说白了,朱符就是为了自己的地盘,这才出兵的。
世间哪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只要对自己是有利的,那就是好的。朱符有时候下意识的会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但是看到一路杀过来,路上留下的断壁残垣,终于明白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
可是事情如果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根本就没有停下来这个说法,朱符只能往前,往前再往前。此刻的他感觉自己的脑袋真的已经运转到了一个极限。
他和自己手下的谋士和将领们为了得出一个完整的对付刘表的办法来,开始疯狂的,彻夜不眠,每个人都在为某个方案不断的提出问题,如果提出解决办法,最后,朱符和众人总算是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其实在战场之中,朱符指挥的东西,其实早就已经在当初的某个方案之中,只不过战场瞬息万变,最考虑的就是指挥者,也就是统帅的指挥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庆幸的是朱符顶住了压力,指挥自己的军队展示了当时最一流军队和将领之间的完美配合,打了一场相当漂亮的仗。客场作战的朱家军面对着两倍于自己的军队毅然决然的打出了强势的攻势来。
全场压制刘表的军队,相比之下,刘表则是把军队完全交给自己手下大将文聘等人率领,开始双方是能保持优势,那是因为军队还在文聘等人的控制范围之中,而后来,随着朱家军各路人马的运动和将领们的加入,文聘等只能被迫应敌,而招架敌人,自然没有精力指挥全军!
战败自然在所难免,刘表逃离战场,朱家军获胜,朱符总算是明白自己其实并没有赢得特别难,但是也没有特轻松。如果刘表守城,用南郡的储备和自己打消耗战,自己绝对不会赢得那么快,那么的轻松。
“刘表,人越老,胆子越小啊!这种情况之下撤退,他真是老糊涂了!”一直带着人马不断衔尾追杀的朱符直到把刘表的军队彻底送出南郡之后,才算是停下了脚步。
他说出这句感叹,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战争的导火索或者转折点就是这里。这个转折点的影响可能不止是这十几万人马,更多的是决定南郡,乃至全部荆州地盘的归属。
朱符实在想不到接下来,刘表该怎么才能抵抗自己!
不过,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用兵,整个的朱家军都已经非常的疲惫了。可以说是人困马乏,但是大家都么有抱怨,正如朱符分析的那样,如果现在不取荆州,那么今后再取,恐怕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做到。
更何况,朱符给的抚恤金真的很丰厚,也没有克扣,活着的人看在眼中,都不担心自己的身后事,所以人人卖命,更何况活着只要立下战功,多向官府租几亩地,自己的一家老小也就吃喝不愁了。
大家不仅不怕战!反而好战!这种好战的氛围,因为朱符的咬牙坚持自己定下的丰厚饷银和福利,一直就没有降下去过。
在大汉军队之中,服兵役.服徭役是百姓的义务,似乎没有几个诸侯会这么厚赏自己的手下。
有些事,做了,可能一时看不到效果,但是不做根本不会有结果,如果会有一个结果,那么结果肯定是有的,总会在某一个时间自然而然的跳出来。
就像在战场之上,每一次的厮杀,每一次的挥刀,看似只是挥刀,可能夹杂着千百次的苦练,可能某个人一直练习了某个动作,但是却练得不如另外一个人好,这种情况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天赋,但是更多的是下的功夫不同。
朱符相信勤能补拙,平时下的一些功夫,以后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用到。有一些可能没有被用到的,但是却肯定会在流淌在身体的某个地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思想的人。
朱符和刘表开战的消息一出来,天下震动,虽然南方一向不是天下的焦点,但是如果这个地方诞生出一个南方的强力势力,那么大家肯定会多出不少的心思。
进取的人一般都很可怕,很引人注目。曹操刚刚被张绣和刘表借用贾诩的计策击败,根本无力顾及南方的荆州,而仅仅靠在一起的刘璋则是压根就没有理自己这个同宗之人的求援,只是一味的享受,任凭自己的官员们分为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而孙策和刘瑶等人有心无力,渡江到了庐江的刘瑶遭遇到败逃在淮南附近的袁术,袁术盯上了刘瑶,双方虽然都是败军,袁术的底子还是要比刘瑶的要厚很多,一场大战之后,袁术得到了庐江,而刘瑶再次战败之后,人马不过五千,狼狈的再一次从长江之北逃回长江以南。
不过当他回到丹阳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大部分城池都已经失去,只有南陵县,泾县,和陵阳三个县。其余的县都被孙策抢得先机,先拿下了。
刘瑶过江之后,听到这个消息几乎就是一口老血喷出。自己堂堂扬州刺史,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的地步,只有三个县还在自己手中。
地盘不过三县,人马不过五千,如何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瑶表示自己真的很迷茫。
况且这个时候的袁术还在江北虎视眈眈,自己面前还有孙策这个小霸王,简直就是前有狼后有虎,这种情况之下,局势真的到达了一个不知道怎么收场的地步。
这让原来雄心勃勃的刘瑶很受打击,他把人马驻扎在当初朱符起家的地方泾县,泾县还是比较大的,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很坚固的县城,远比一般的县城的城墙要高,要宽。
要不是丹阳郡以丹阳为名,当初刘瑶都有想把这个地方当成丹阳郡郡治的打算。
他苦思冥想了一夜,觉得应该不是袁术和孙策商量好的,那么自己面对的就不是包围,做不成人主,最起码可以安享一个晚年。
只不过投谁,这倒是个选择,袁术本来是个很好的选择,可惜这个人自己作死,非要称帝,自己投他,肯定会被天下姓刘的人骂死!
袁术的势力其实还不算太弱,即使丢了大量的地盘,但是袁术还是拥有两郡两国的地盘,手下有五六万人马,给他点时间,说不定还真的会让他恢复不少的元气。
袁术进攻刘瑶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典型例子。刘瑶手下没有精兵强将,占了两郡的地盘,本来袁术就虎视眈眈,听到朱符打败江东的联军之后,袁术反而很高兴,大家都很弱,那么自己就可以趁机下手了。
朱符刚走,袁术就迫不及待动手了,即使刘瑶到了江的北面,大军来了,袁术也没有撤退,输给曹操,袁术很憋屈,他自认为是承接天命之人,一定要振作起来,那么对付刘瑶或许就是第一步了。
双方人马一场大战,最终还是手下有一些精兵强将的袁术赢了,这让袁术喜出望外,也让刘瑶不断地叹息。
好像在同一时间内,天下间一直在打仗,打仗就有输家和赢家,输家可能从此日薄西山,也可能东山再起,但是已经称帝的袁术注定暂时获得不了什么人才了,没人愿意投靠他,也没人会去投靠他,否则只是惹得一身的臭味。
曹操先胜后败,江东所有诸侯也都战败,公孙瓒甚至只剩下了一座巨大的易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