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孙策和朱符的战斗其实发生的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算是朱符也没想到,只是几个月,他竟然已经把南方都搅得天翻地覆。
恐怕所有人都没人想到自己会那么急于对付江东的孙策,朱符本来是一个极为擅长看清局势的人,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沉着,至于现在这种情况,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局势一直在变化,朱符不想面对一个统一的北方霸主,这种级别的对手会和自己开始经年的大战。
朱符很明白自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会那么轻易轻松就过关,孙策即使早一点对付,依然不好的对付。
孙策暂且不提,就说他手下的那些猛将,程普韩当黄盖等,再加上他的好兄弟周瑜和自己一系列的族亲,孙策表示自己对上谁都有信心与之一战。
江东的兵马战力是一方面,朱符是不是能够驾驭又是另外一个方面,与其不断地屯兵互相消耗,还不如来一场战斗,分个输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发出一个输赢的,但是有的事情可以,输了就是输了,赢了就是赢了。
就像一场战争,朱符拿出自己全部能够调用的兵马,孙策也集中了自己的绝大多数精锐,两军对峙,孙策的兵马气氛凝重,朱符的兵马则是有点气势高昂的意思。
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长期驻扎各个地方的将领很难得的来了大半,这本身就是一种很令人开心的事情,朱符也是很难得聚齐了自己手下多位爱将。
包括太史慈,许褚,黄忠这三位,加上送朱符和五千精兵过来的孙策。先锋大将廖化。建安守将徐晃,早就投降自己的赵范等人,朱符这次征讨江东的阵容可谓豪华。
双方都是精兵强将,连兵马看起来都相差不多。看上去比上一次朱符大战整个江东联盟的时候要公平的多,但是只有明白人才知道,这场战斗和上一次有所不同,那些曾经可以左右江东整个的人现在蹦跶出来,誓要宣誓对于江东的主权。
朱符很明白这一点,徐晃虽然不错,但是如果只让徐晃单独面对这么多势力支持的孙策的进攻,朱符怕他抵挡不住,所以才会派遣太史慈来增援,太史慈也算比较给力,刚来就非常强势的开始把朱家军在江东的守势变成了攻势。
一来就打败了江东的有名大将黄盖,虽然没有斩掉其头颅,但是依然重创了黄盖,迫使孙策只能增兵。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号,一种全面改变攻守态势,开始主动进攻的信号。
朱符表示自己的这个举动,这个增兵的举动,本来的用意并不是想要和孙策全面开战,他是被局势给带到今天这个境地。
朱符本身是极为不想这个时候开战的,但是战局出现,他也不会随便的放弃,江东的整个的态势就是江东不再是整个的世家做主,很多反对他们的寒门也在默默的出力,试图帮助朱符打赢这一场战斗。
取决于眼前的情况,朱符不断的增兵,双方逐渐把一个局部战场变成了主要战场,甚至孙策把自己训练许久的秘密武器都拿了出来,那就是江东子弟兵,一批新的江东子弟兵,这些兵马忠诚度战力都不低,是绝好的攻坚力量。
孙策没有把这些人再分到各个部队之中,而是把这些人全部集中在一起,企图做一些大事。
看这些人的盔甲兵器,所骑乘的战马,全部都是最为一流的那一批,装备好,人员素质也不差,这些是真真正正的孙策老乡,自己的子弟兵,这些人不是那么轻松就可以驾驭的。
要不是靠着自己的勇武,孙策还真的降不住这一批人。
而这一次,孙策一点后备都没有留,完全把自己的一切都给放到建安城之中,他知道现在如果再有所保留,可能在未来他会后悔,可能根本就不会有未来。
所以孙策的压力很大,他知道自己背负了很多,必须要有所觉悟才好,而整个的江东最终的归属,可能就要取决于眼前这个南方现在最为强力的诸侯朱符和自己的决战了!
虽然自己称之为决战,但是对手还真的不一定这么认为,至少如果不是几大世家的鼎力支持,孙策绝队不会那么轻松把江东的三个郡给拿下。
但是同样的,世家的支持是有原因的,同时也是拥有极大的两面性和危害,这些人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完全放在自己的身上,一旦自己真的连和朱符僵持的态势都做不到,没有人会有信心来支持自己。
这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
宫亭城,这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注定会因为这一次朱符和孙策的大战扬名天下,不知道那个时候书籍中该如何记载,是记载一直在江东无往不利,战无不胜的朱符在这个地方遭遇了重大的失败。
还是记录着江东又一次被孙家的影响力覆盖,证明着世家依然是这里的实际统治阶级。
这样的想法不止一个人有,甚至连中原一些得到江东情报的人都在关注这个情况,这个情况便是江东的归属,决定着南方在一段时间内的归属,间接可以影响天下所有的人,包括正在北方紧锣密鼓准备第二次大战袁绍和曹操,十几万数十万的南方大军已经是足以撼动一方的力量。
拥有这种兵力的人不多,但是也绝对不是没有,至于为什么会说这支人马很关键,原因在于,北方都还没有统一,大家都还没有机会把所有的兵力都拿出来对付一个人,这个时候如果是僵持的双方,必然会有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并不小,甚至可以说巨大。
整个的江东本身拥有的潜力是极为惊人的,这也是大家为啥都会争夺他的原因。
朱符胜利,他可以左右天下的局势,至少短期之内,在南方可以说是称王称霸。甚至可以说江东到手,朱符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几乎可以没有多少后顾之忧的就可以开始北伐。
这个北伐不是简单的北伐,而是不断挑动天下神经的北伐。即使他的势力不算天下最强,但是至少包括袁绍在内的所有人都必然会害怕他,因为这个人如果和曹操联手,几乎可以说在所有方面都会压倒袁绍天下最强者的势力。
而如果联合袁绍,曹操绝对抵抗不住,南北夹击之下,只能成为牺牲品。曹操的兵力决定了他根本守不住这些地方,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找到一个势力投降,保住自己的宗族。
而益州的刘璋,辽东的公孙度,西凉的马腾韩遂,不过是小小的割据军阀,根本就没有机会登上整个天下的舞台,充其量只是个配角。
真正的主角还是朱符和袁绍曹操。
可是如果这一战,孙策赢了,那么一个结局就是朱符很可能把自己的江东三郡全部丢光,而孙策得到三郡,成为名副其实的江东小霸王,从此和朱符的力量强弱对比就开始调换。
江东归于孙策,朱符只有荆州,势力还在,但是已经左右不了天下局势,只能被孙策所制衡,这种事情让人感觉无奈。我知道你想要什么,而我偏偏就是不给你。
所以除了朱符势力之外,所有的诸侯其实都希望孙策争气一点,能给朱符造成足够的麻烦,这样等到北方的势力分出胜负,那么南方是否完成势力整合真的就不重要了,三州之力无法对抗七州之力,虽然看面积是差不对,但是战争和所有的东西通通离不开人口,没有人怎么训练。
朱符一直不想要发动战争,能发动战争也尽量选择大会战,这样可以快速得出一个结果,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这一点朱符做的相当好,几次会战让他势力倍增,在几年之间雄跨两州和三个郡。现在甚至有机会雄跨南方三个郡,面积几乎是天下的三分之一!
这样的地盘大小,这么多人才的归属。就取决于接下来的这一场大战。朱符心里说不紧张其实还是非常紧张。四下里人人屏息凝视,心脏咚咚跳动。
朱符回过神来,原来自己还在大营之中,听着徐晃为自己汇报的军情,等到徐晃说完之后,徐晃停了很久,却发现他眼前的主公朱符竟然走神了。
他只能咳嗽一声,朱符这才惊醒过来。朱符看着眼前的徐晃,明白自己可能走神了,不过现在的朱符不是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只见他很镇定的说了一句话:“我军是否已经全部安排好?”
徐晃很无奈,自己刚才应该是说过的,但是如果朱符没有听到,那就代表自己没有说过。于是徐晃只能很耐心的又说了一遍,显然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他根本就没有一点意外。
大家比较放心的是朱符虽然有时候会走神,但是关键的时刻还是比较给力的,所以江东的兵马自从增兵之后,就算人数已经超过朱家军,并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就是朱符来了之后,朱家军似乎有了主心骨一般,一点都不慌,这个时候他还有机会,介绍了一个在江东收服的将领之一,擅长使用大刀的严白虎。
这严白虎很会做人,早就已经和徐晃等人混的很熟,因为豪爽的性格深受大家的欢迎。他的长相身材也算比较魁梧的那一类,虽然武功在朱家军之中属于中游水准,但是带兵能力还不错。
徐晃在给朱符的书信之中对于严白虎的评价不低,只是这个人有时候太过兵痞,除了一些大将,没人能制得住他,就算是朱家军的一些资历比较深的校尉,他也不服气,而且因为武功还行,这些校尉也拿他没有办法,最后还是徐晃出手。
制住了这个有点刺头的严白虎,这才能够驾驭得了这个强大的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严白虎逐渐也摸清了朱家军的规矩,那就是强者为尊,有能力的人上位,除了在徐晃那里表现的比较恭顺之外,严白虎自傲哪里都表现的很骄傲。
后来还是徐晃不时的敲打一下严白虎,这才把整个的江东的三郡慢慢梳理起来,这其中,严白虎还是出了不少的力气的。作为江东本土的豪强,被朱符收服,然后又被徐晃调教的严白虎,非常顺利和朱家军成为了一个整体,这种情况之下,朱符肯定要介绍他。
对于江东的态度,朱符表现的十分的清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守我的规矩,这样便可以继续存活。不守我的规矩,这便是不行。
对于严白虎,这种豪强,朱符拉拢,因为严白虎听话,并且在当地很有名气,如果连这种有名的刺头都能在朱家军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换句话说其他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江东的整个的豪强世家会看出一条新的路来,一条不和朱符对抗,就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其他的路,这种路使朱符给出来的,虽然这条路在走上去之前可能一些东西要舍弃,但是同样也会因为舍弃这些东西开始可以轻快的上路。
江东的整个世家豪强看到了这一点,才没有不惜代价的支援和资助孙策,因为大家没必要对抗,每一种可能性都要想到,即使自己极力支持的孙策输了,那么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办法生活下去。
“孙策,这江东本来就是我起家之地,你不过是我的手下败家而已,如果换了你父亲来,我还能慎重三分,但是你不是我的对手,早日投降,我可以让你做我麾下的将军!”朱符沉声说道!
他说这话虽然看上去有点目中无人,但是绝对是事实,因为朱符确实是和孙坚一个辈分的人,当年孙坚一开始跟随的还是朱符的父亲朱儁,他们算是一起闯出来的战友,如今战友没了,战友的儿子成了自己的敌人!
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