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长江之东,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民风复古,多慷慨之士。各个郡都有不少名士,出仕的人很多,还在观望的人更多。现在这种情况,朱符的手下有一支专门打仗的厉害军队,而孙策没有。就算他手下有一些良将精兵,但是大家依然对他信心不大。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初的朱符打败江东联军的事情对众人影响太大了,每次有人反驳,说孙策有希望争夺天下的时候,总是有人出来拿这件事来反驳。
只要一拿出来,基本上就是铁证,能够让所有人哑口无言。
江东多人才,只是这些人才现在多是被世家控制着。所以换句话说,江东的地盘就是世家们占有巨大的话语权,这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明显的情况。
江东争霸的最终序曲终于开始,只不过江东的人暂时都还没有完全的下定论,到底该如何是好。朱符强势,兵精粮足。而孙策有霸王之风。
这些时间,孙策其实并没有机会施展多么厉害的政策,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了军队,为了战争做准备。所以即使当初孙策打着为了江东父老的名义攻打三郡,却也没有让三郡的百姓过上什么好日子,这也是事实。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朱符给的压力实在不小,不是谁都能这么轻松的就让孙策得了三郡的,即使得了三郡,孙策依然很难。
这并不说他地盘不够,而是地盘够了,他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自己地盘上的人口和其他东西转换为具体的战斗力。
连他自己也清楚,靠他自己根本打不过朱符,这并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江东的所有人都在等着一个结果,很多事情虽然没有确定,但是趋势还是很明显的。就如同朱符拿下荆州一样,打赢了会战之后,他的兵马没有增加多少,但是所有人都说他拿下荆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抵抗已近消失,朱符没有敌人了,即使现在孙策拿下三郡,整合在一起,只是朱符不愿意给他整合的时间了。
江东的内战打响,只是这一次,似乎攻入江东的不再是突袭的朱符军队,而是大摇大摆冲进来的朱符军队,朱家军从几个地方进军。太史慈的部队竟然只是第一批来支援的先头部队,之后还有陆陆续续几路军队开过来。
江东的诸路大军通通开始行动起来,就算是四大家族所控制的一些军队,因为一支军队之中可能有不同派系的人,所以每个人这个时候争权争的特别的厉害,江东的大军没有几个人会在平时做出一些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真的未知。
即使是孙策此时也不敢完全相信自己刚刚训练的新兵,他也会担心这些人会在一些势力的影响之下,在关键的时候对自己反戈一击。
那可就真的害苦自己了,江东的这一切,在孙策看来都是他父亲已经开垦过的地,他是万万不会轻易的放手的。而现在因为他的人手不够,他已经分出去一半的土地了,而对手如果还不满足的话,那么真的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孙策现在只等着朱符来和自己战斗了,他既然被人称作小霸王,肯定知道当年真正的霸王项羽的事迹,项羽奠定江湖地位的一战就是以少数战胜了秦军数十倍于自己的兵力。
这种情况既然能够发生一次,一定会发生第二次。孙策不想输,所以拼了命的往前在,只是真的既生朱符,何必再有孙策。
两个同样是英雄人物,只是最后却肯定有不一样的结局。
“朱符没来?”孙策问了问向着自己禀报的斥候士兵。
斥候士兵也算机灵,很是迅速的解释道:“回禀主公,朱符的大纛并未出现在军队之中,看样子,这场战斗应该是由太史慈和徐晃主导。!”
“这不正常啊!”孙策想不通,他旁边的周瑜没有说话,过了一会,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江东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我军和朱符只能有一个留下,现在对于我军最理想化的一个状态就是我军占据江东,把朱家军赶过江去!”
众人纷纷振奋了精神,这个目标,大家都在想,只是没人能说的出口,如今却被周瑜直接说了出来,大家纷纷心头一震!
江东的诸路兵马本身就是这样一支兵马,谁也都想最后有所成果,失败大家都有准备,可是如果能成功,干嘛不成功呢!
黄盖程普这些武将都是江东本地的豪强,偶尔有几个不是江东的,以前也是豪强或者豪杰,后来跟着孙坚,这才义无反顾的做起了孙家的武将来,这么多年不求回报,孙策真的愿意让这帮子人被辜负,这点实在说不过去。
“我意已决,即日出发,前往宫亭县对抗太史慈!”孙策也是霸道,也不和众人商量,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命令。众人听了之后立马就开始行动起来。
组织兵马的去组织兵马,准备兵器盔甲的去准备兵器盔甲。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势力已经完全运作起来,由不得他不重视,黄盖都输了,他麾下能够匹敌徐晃和太史慈的人就不会太多了。
即使他自己,据孙策估计也就只能和其中之一达成平手,之所以有这种自信,那还是因为修习了霸王决的原因。
太史慈第一站打的先声夺人,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种震慑,当胜利成为常态,那么在接下来的时候他也将变得无比的顺利,这是朱符希望看到的事情。
全面开战,朱符其实还没有想好,他的军队需要休息这是肯定的,即使抽调一大批人去江东支援。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因为这些人原来是守城的那一部分留守。
可是孙策如果壮大起来,那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即使他自己当初也就是因为割据了三郡,后来才为打下江东打下一个基础。
所以朱符相信自己即使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也肯定可以做好,因为很多事情压过来,该做还是要做!
“人马已经集合完毕!”孙策军演武场,大将程普向前一步,对着前方的孙策行礼,并且说出了人马整合完毕的话。
孙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此刻的孙策脸上完全没有表情,这本身就是因为他的种种的内心不安,而孙策又是一个什么都写在脸上的人,换做平常,孙策根本就不会有这么严肃的表情,之所以会有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次战斗开始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
同样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会结束,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孙策望着眼前的军队,突然有了一点信心,现在他唯一的一个想法就是有这些兵马在,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管他是谁,站了再说!
江东的诸路兵马之中,他只有三千子弟兵是自己完全信任的兵马,这一次,孙策把这三千人中的一千人抽出来分到各个队伍之中担任伍长什长等基层军官。
虽说暂时变化不大,但孙策相信,总是起到巨大的效果,效果几何,还未可知,但是据之前的几次战斗让孙策知道了,这样做的效果还是有的,最显著的一个效果就是江东孙策的兵马执行命令的能力提高了。
打了几次仗,一次比一次发挥出的战力令人惊喜。这是一支骁勇的军队!
“还不出来和我一战!”孙策带着他的两千子弟兵骑马先行,也不会进入宫亭城,也不在意自己身后的大部队已经被甩了很远,他就是开始疯狂的冲到太史慈的大营前面!
此刻的大营之中不过只有一万多兵马,太史慈正在看地图,幸好他没有卸掉盔甲,大营门口的叫骂之声不绝于耳。
有人要约他一战!
这种情况之下,江东的诸路兵马非常非常的气氛,朱家军一向团结,他们的主将在被人辱骂,身在军营中的他们肯定要维护自己的主将,可是骂战一旦开始,总会有人经受不住,就开始主动先出手,这是件可怕的事情!
这时代的人对于辱骂自己的人就是会去迎战,一个城有一两个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要有一个武将出城迎战,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趁虚而入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这种事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只要打开一个缺口,那么剩下的事情其实也是很好操作的。
太史慈迎战了!
本来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是有机会和孙策单挑这种事情实在难得,孙策是谁,占据三郡的一个新兴势力的主公,这个人如果战死,那么不要说一个郡,江东丹阳郡,会稽郡和吴郡三个郡就算士兵会零星的起到抵抗,但是根本就不可能撑的太久。
而对于太史慈来说,摆在他的面前的是幸福的烦恼,如果他战败了,那么孙策不仅会士气大增,同样的他带来的这万余人马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危险,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全军尽末。
对于江东的朱家军来说,这会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在营外叫骂之声四起的时候,江东的太史慈脑袋之中,闪过很多念头,战还是不战!最后还是朱符的那句话让太史慈下定了决心,这句话就是当你觉得自己可以的时候,那就去试试看,前提是不要轻易的武断,一定要好好的分析。
如果真的觉得可以,那就放手去做吧!
“孙策,这江东是我朱家军的江东,你不过是败军之将,耍什么威风!”
既然是敌人,当然不需要客气,太史慈,拿过一旁亲兵送过来自己的头盔,加上一把趁手兵器,用了很长时间的亮银枪!就是冲了出来,他的胯下是朱符送的一匹西域大宛马,此马甚是雄俊。
孙策和太史慈其实是见过面的,只是现在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哪怕是之前见过,现在也只能形同陌路,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也算没有白费口舌,因为互相很熟悉,怎么可能相信对方是会随便投降的一个人!
既然知道无法说服,那也便没必要再劝!
于是孙策和太史慈很严肃的互相报明了身份:“我乃朱刺史麾下先锋大将太史慈是也!”。“我乃江东孙策!”孙策的自我报姓名也很简单,简单的说明了自己的立场:江东是他孙策的!
这样的情况下,太史慈和孙策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两人通报姓名之后,太史慈就是朝着孙策冲去。他能够隐隐的感觉到孙策和他的境界很相近!
这种感觉不是气感,而就是一场直觉。
后来事实证明太史慈和孙策真的半斤八两,如果不是事先商量好的,功夫和境界竟然可以在战场搏杀之中完全达到差不多的水准,那么这两个人还是很厉害的!
孙策的霸王枪法,太史慈的虎臣枪法,两种当世都能排上号的枪法相遇,竟然擦出了巨大的火花,不是谁都能那么简单的和敌人僵持的,这僵持还不是一般的僵持,而是那种根本就无法预知结果的僵持!
内功和境界达到这样的水准,还能相似,这本身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孙策的武功好像是随时随地都在宣泄自己力量,这力量的来源就是他的愤怒,不是谁都能那么轻松的就把自己的事情搞完。而太史慈的武功走的路数很杂,看似没有什么特色,但是各方面又比较均衡,就像是食肉动物之中,体型和体重等完全不占优势,唯一的特征就是均衡。
两者对战起来,看透十足,太史慈毕竟师从过一位防御枪术大师,所以面对孙策无比强势的攻击,他采取的措施就是对这种凌厉的攻击采取守势。
两人功力相近的情况之下,比的就是看谁的消耗的少,或者说持久能力更强一点!
还好孙策的霸王枪此刻还没有关羽那种力拔山河讷的气势和力道,否则太史慈也会阴沟翻船,这一次,孙策似乎陷入了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