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谁留下掩护?哪支部队先走?
钓鱼不空军2025-10-16 13:452,051

很多人根本不懂现代战争是怎么打的,还拿过去打内战那一套来对付鬼子。

军官和士兵不会防飞机,不会打坦克,打地堡时也不懂得隐蔽,不知道疏散队形,也不懂伪装。

只会喊口号:“要勇敢!不怕死!”以为靠一股热血就能赢,纯粹是拿人命填。

有些部队刚到前线,看到鬼子飞机来扔炸弹,居然不躲也不趴下,还有人站着指着飞机破口大骂。

结果第一波轰炸下来,整队人就报销了。

第二个问题,是训练太少,军费也少得可怜。

有时候一个百来人的连队,居然找不出一个神枪手。

就算在号称最精锐的秃头军里,也最多只有一两个。

可反观鬼子那边,一个小小的战斗小组,至少有两三个神枪手。

这仗,怎么打?

就算是在秃头军的正规部队里,普通士兵平时训练每人最多只能打十五发子弹,打仗时也才配发二十发。

训练基本靠空枪练习,根本打不了真子弹。

出了问题也没法及时纠正。

就连种花家军队里被评为特等射手的兵,也大多是靠天赋,再加上能多领点弹药开小灶才练出来的。

这还算好的,至少是秃头军或者一些正规部队的情况。

其他杂牌队伍,还有后来陆续增派的部队,很多都是刚抓来的新兵蛋子,甚至拉夫拉来的壮丁,连枪都不会拿,更别说开了。

再看小鬼子那边,人家的枪法全是拿子弹堆出来的。

小鬼子的新兵训练手册上明明白白写着:新兵入伍后,每三个月实弹射击训练,步枪至少一百五十发,机枪不得少于三百发。一年下来,光是步兵用的子弹就高达一千八百发。

在这种高强度、严要求的训练下,小鬼子几乎人人都能打准。

通常一个中队里,三分之一都是优秀射手。

不管是军事技能、训练水平,还是纪律性,种花家的军队比起对方差了一大截。

所以种花家军队虽然守着自己的土地,靠着自己的城市和百姓,却要付出比敌人多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伤亡代价,也就不奇怪了。

这些结构性的问题,陈川一个人根本改不了。

别看他穿越过来之后,一次又一次重创小鬼子,可他的心里,从来就没真正痛快过。

他干掉的小鬼子人数,远远比不上敌人给种花家军队造成的损失。

放在整个种花家和脚盆鸡的大局面前,陈川现在的力量,太渺小了。

他每天想的,就是死守六朝古都,跟小鬼子拼命,为种花家军队争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但说实话,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他想早点打败敌人,可他也清楚,光靠一个人拼命,真的够吗?

因为他要对付的,根本不是乌合之众。

光是鬼子常设的十七个师团,总兵力就高达七十四万。

再加上临时组建的部队,陆军总数达到一百五十万。

背后还有八十万预备役,以及二百四十万的后备补充力量。

这四百多万人,随时都能拉上战场。

特别是那二百四十万预备兵,只要简单训练一下,就能打出相当不错的战斗力。

陈川要守的六朝古都,面对的敌人绝不止几十万那么简单。

他也明白,小鬼子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他干掉。

所以他要对抗的,远不只是眼前魔都战场上的这支鬼子。

对陈川来说,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击杀小鬼子,爆装备,爆召唤卡,积攒实力,才有希望在未来挡住敌人的疯狂进攻。

至于反攻?他现在根本不敢想那么远。

就在他给秃头发完电报不到一个小时,秃头那边终于回了消息,没让他彻底失望。

七十万大军接到命令,开始后撤。

同时,秃头也给陈川下达任务:他和六十七军必须在松江死守,至少挡住小鬼子三天。

为从魔都撤退的部队,争取转移和布防的时间。

这命令在陈川看来,迟了一天。

但好在局势还没彻底崩盘。

这个时候撤,总比等部队被打垮了再逃要强。

他心里总算松了口气,注意力也转移到了第六师团上。

可他不知道的是,虽然撤退命令发了,但上面根本没安排掩护部队,也没指定谁断后。

就是一道“撤”字令。

前线几十万大军顿时乱了套。

谁留下掩护?哪支部队先走?

全都没人管。

反观小鬼子,一听说花家军队开始撤退,立刻加大攻势,猛攻不止。

这一切,陈川暂时还不知情。

就算他知道,也无能为力。

几十万大军仓促撤退,没有周密安排,就是一场灾难。

而灾难一旦发生,连秃头都拦不住,更别说他了。

也许是因为陈川就在松江,小鬼子白天派了不少飞机,专门来轰炸防线。

虽然陈川准备了防空武器,自己也在一线坐镇,但敌机轮番轰炸,还是让野战师和六十七军吃了不小的亏。

防线拉得太长,不可能全部集中防御。

陈川能快速击落敌机,但他能覆盖的范围有限。

小鬼子的飞行员常常顶着防空火力俯冲投弹。

虽然不少飞机被打了下来,可地面部队伤亡依然严重。

好在陈川提前建了临时野战医院,受伤的士兵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在鬼子飞机的轰炸中,天很快就黑了。

一天激战下来,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部队也付出了不小代价。

六十七军两个主力师,伤亡都超过了三千人。

这一整天,114师团和18师团轮番猛攻。

六十七军的防线遭到了敌军疯狂的冲击。

敌人接连发动了多轮大规模进攻,双方在短短时间内就爆发了两次惨烈的近身搏杀,每回都投入上万人拼死厮杀。

若不是陈川及时给六十七军送去了大批狙击手,还调拨了不少先进武器和弹药,让部队火力大幅提升,

他们的阵地恐怕早就被小鬼子的猛攻撕开缺口,彻底崩溃了。

六十七军的许多战士,在战斗中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一次次拼死阻击,才终于把敌人的进攻势头压了下去。

但今天的伤亡实在太大,六十七军承受的压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继续阅读:第140章 这股久违的肉香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无限暴兵,我打的就是精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