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种花家军队里,谁不知道?
国民政府嫡系部队吃得饱,地方部队却没人管死活。
像六十七军这样的非嫡系,高层恨不得他们早点打光,省得浪费资源。
这支队伍从“九一八”事变后一路从东北退到关内,尝尽了世态炎凉。
如今的东北军,在中央眼里就是没人疼、没人理的“弃子”。
调到魔都后,先在松江跟鬼子干了一仗,还没喘口气,又被拉来金山卫防守。
装备没补充,子弹靠省着用,连步枪都不够分。
有的士兵手里连枪都没有,每人只发了不到五发子弹。
可陈川的野战师完全不同。
不摆架子,不耍官威,反而主动送来大批武器和补给。
这种待遇,他们多久没碰上了?
所以现在一见到陈川,众人脸上的恭敬,全是发自内心。
陈川和秃头之间的关系,确实不一般,两人合作多年,彼此信任。
可对秃头那种借刀杀人的手段,陈川心里一直很不舒服。
他总是把那些非嫡系的部队推到最前面,直接顶在小鬼子的枪口上。
不给补员,也不给弹药,硬生生让人家在战场上耗死。
打没了,番号也就没了。
可这些部队里剩下的老兵、骨干,却被悄悄吸收到秃头自己的主力队伍里。
这样一来,外人看是杂牌军被打光了,实际上秃头的家底反而越打越厚。
在魔都这场大战里,一开始秃头的亲信部队也拼得狠,打得很惨。
但眼看伤亡越来越多,他就开始调包,把那些非嫡系的队伍顶上去,让别人替他挡子弹。
像陈川手下的部队,战斗力是公认的强,连老外都服气。
换成别的指挥官,早把这支部队拉去前线当尖刀用了。
可秃头偏偏不让动,一直叮嘱陈川要“保存实力”。
更离谱的是,嫡系部队打了败仗,最多批评两句,拍拍肩膀就过去了。
要是杂牌军没守住阵地,轻则撤职查办,重的直接送上军事法庭,说你通敌都有可能。
这种双标,陈川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可又无能为力。
他只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尽量护住身边的人。
他对秃头,说不上恨,但确实越来越失望。
尤其不满的是,秃头总是越级指挥,插手前线作战。
魔都会战刚打响,他就为了等外国调停,好几次下令暂停进攻。
结果机会一拖再拖,部队反复冲锋,死伤惨重却拿不下阵地。
到了相持阶段,还是为了博国际同情,把最能打的部队摆在开阔地带,正好进了小鬼子军舰大炮的射程。
一轮炮击下来,整建制都被打残了。
到最后该撤退的时候,又犹豫不决。
原本计划好一步步退到国防工事,结果命令朝令夕改。
等小鬼子从金山卫登陆成功,撤退直接变成了溃逃,兵找不到官,官带不动兵,局面彻底失控。
陈川多次劝过秃头,句句都是实情,条条都有道理。
可对方听了就跟没听见一样,照旧我行我素。
说到底,秃头对陈川还算不错,有事会打招呼,有难也帮一把。
可正因如此,陈川才更憋屈。
他觉得,你对我好是真,可你在大事上这样自私、短视,让那么多弟兄白白送命,这情分也让人没法心安。
就像现在他眼前的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历史上就是在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
可人死了,却被上面污蔑成“投敌叛变”。
陈川很清楚,高层怎么可能分不清谁是战死、谁是投降?
可就这么睁眼说瞎话,目的就是为了打压非嫡系部队。
这对那些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将士,太不公平了。
要不是自己身份特殊,陈川真想冲上去扇秃头两巴掌,问问他良心是不是黑了。
这些事他改不了,也拦不住。
但他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尽一分力,就尽一分力。
他一直觉得,这场魔都会战,从一开始就没希望打赢。
一方面,小鬼子确实太强,装备、训练、战术都压人一头。
另一方面,更致命的是秃头的决策——再好的牌,到了他手里都能打烂。
他明明有机会组织有效撤退,可就是不下命令。
现在前线部队还在硬扛,随时可能全军覆没。
陈川急得不行,也只能加紧准备,给自己留条后路。
原本,六十七军是守松江防线的,根本不用南下。
因为宋江防线就在金山卫后头,是天然的第二道屏障。
陈川的原计划,是先在金山卫挡住小鬼子登陆,再有序撤到松江,和六十七军汇合,继续打阻击。
可秃头亲自下令,让六十七军离开松江,主动前出到金山卫,名义上是“策应作战”,实际就是让他们替野战师垫背。
谁都看得出来,六十七军这一走,松江就空了。
而他们南下,说白了就是来给陈川这个“红人”当挡箭牌的。
一旦陈川的部队在金山卫被咬住,六十七军立马就成了弃子,谁也不会去救。
这些弯弯绕,陈川全明白。
可他管不了秃头,只能尽量帮六十七军多准备些东西。
六十七军虽说有两个整编师,加起来才两万多人。
全军只有一个炮兵团,可那所谓的炮兵团,连门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全是些老掉牙的土炮和迫击炮。
两个步兵师,每师一万出头,可很多兵手里拿的还是大刀和长矛。
全军的子弹加起来,还不到十万发。
枪支大多是老式的汉阳造,轻重机枪加起来都数得清。
可就是这么一支装备寒酸的队伍,还是东北军里的精锐。
陈川看到这状况,真是心都凉了。
别的将领怕惹麻烦,不敢支援杂牌军。
可陈川不在乎这些。
所以李云龙一来找他,他就拉出大批武器弹药,直接交给了67军。
包括了五千多支中正式步枪,捷克产的轻机枪,还有马克沁那种用水冷却的重机枪。
同时,给六十七军补充了几十万发子弹。
这一下,六十七军的火力直接翻了几倍。
所以,还没等陈川到,军长吴克仁和一大群军官就全都在防线外面等着迎接他。
对他们来说,陈川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打鬼子,没人会退缩。
可要是手里没枪,只能靠拼刺刀、用命换命,很多牺牲其实根本没意义。
这才是最让人心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