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小型作战舰艇
钓鱼不空军2025-10-16 13:452,022

他奖励空间里堆着一大堆武器,

好多现在都看不上了,

像成批的中正式步枪、迫击炮、小口径火炮,

全都可以打包送过去。

对秃头军那边,他是彻底失望了。

尤其是魔都会战那次大撤退,

让他打定主意,不能再把好装备浪费在那帮人身上。

当然,具体还得看情况。

不过他空间里的库存确实惊人,

光是爆出来的中正式步枪就有几十万支,

子弹更是破亿发。

各种小口径炮、迫击炮、轻重机枪,数量都上万,

配套弹药也堆成了山。

这些东西放着不动,纯粹是资源浪费。

而我兔那边正缺枪少炮,

陈川早就琢磨怎么把装备送过去。

虽然在六朝古都的秘密仓库里,

他一直偷偷给我兔留了装备,

但靠人力一点一点转运,效率太低。

现在有了C-69运输机,问题迎刃而解。

只要和钟高先生接上头,

让他们准备一个高度保密的机场,

就能大规模支援我兔了。

到时候我兔兵源不愁,武器到位,

完全可以在桦北压制小鬼子的军事扩张。

这一批爆出来一百架C-69,

在陈川看来,数量还算过得去。

他对系统的爆装规律也摸清了:

首次爆出的数量,往往取决于装备的类型和品质等级。

比如最开始九二式手枪,一次爆一千把,

后来每次都不低于一千,现在直接涨到五千把了。

这次C-69一次出了一百架,那以后至少也是这个数起步。

但一般来说,装备越强,出的数量就越少。

像超级野马战斗机,第一次才二十架。

再比如那门四百零六毫米的列车炮,数量更稀少。

说实话,这列车炮他不太感冒。

种花家铁路网本来就不密,

这种只能跑铁轨的大炮,用起来限制太多,

能活动的线路非常有限。

不过他还是翻了翻这武器的详细参数。

一整套列车炮,并不只是单独一门炮,而是由多个车厢组成。

四百零六毫米口径,顾名思义,就是搭载这种巨炮的火车。

一整列上配有八门主炮。

这款炮比305毫米自行加榴炮粗了一百零一毫米,

射程、射速和其他性能全面超越。

唯一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装在坦克底盘上机动,

一个是靠火车轨道跑。

比起305,这完全是另一个级别的火力。

毫米自行加榴炮,列车上的四百零六毫米巨炮有了全面升级。

最明显的是,整套系统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车上八门四百零六毫米大炮,全都配备了自动装弹装置,由统一的计算机火控系统控制射击。

这列炮车由二十节车厢组成。每门炮占两节:前面一节装着火炮本体、自动装填设备和控制单元,后面一节则是弹药舱。

每一节弹药车厢能存放上百发炮弹,整列车加起来可携带一千发,基本能满足一场中等规模战斗的需求。

单组火炮连带弹药车厢重约四百吨,八组就是三千两百吨。

这么重的体量,必须一头一尾各配一个火车头——前面拉,后面推,才能顺利运行。

剩下的两节车厢也有分工:一节是整个列车的指挥与控制中心,另一节用于防御与后勤支援。

所有弹药车厢和护卫车厢上,都加装了自卫武器和防空火力,防止敌方靠近偷袭。

这款四百零六毫米列车炮,比之前的三百零五毫米自行火炮射速快了五秒,十秒就能完成一次发射。

要知道,二战时期的列车炮,一个小时最多也就打八到十二发。

而这台新式列车炮火力太猛,带的一千发炮弹,不到二十分钟就能打光。

最关键的是,它几乎不需要人工操作。全自动控制系统加上高精度火控计算机,打得又准又狠。四百零六毫米主炮射程超过四十公里,足以覆盖大片战场,让敌人无处藏身。

而且它跑在铁轨上,移动灵活。想打就停,打完就走,根本不给对手反应时间。

陈川一看这装备,立马想到松江那边的铁路网。

完全可以把这列车炮调过去,用来阻击追击的鬼子,掩护前线部队安全后撤。

四百零六毫米火炮的射程和杀伤力完全够用。现在野战师也有空中力量,还能配合空军随时支援。

要是五辆这样的列车炮集中使用,那就是整整四十门巨炮同时开火,必定给鬼子造成毁灭性打击。

完成任务后,还能沿着铁路快速撤回六朝古都。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火车渡轮,驶上黄江北岸的京浦线。

无论将来北上作战,还是长期在黄江以北活动,都能为六朝古都战场提供强力火力支援。

想到这里,陈川觉得这列车炮并非鸡肋。虽然有局限,但火力够猛,足以弥补其他短板。

接下来刷新出的,是击沉“加贺号”后获得的第一款能在水上作战的装备。

这并不是远洋战舰,而是一种专为江河湖泊设计的小型作战舰艇。

排水量不到一百吨,尺寸紧凑,专为内河航行优化。吃水极浅,不到一米深,适合在浅水区域活动。

这艘先进武装巡逻艇长三十五米,宽六米,正常排水六十吨,满载可达百吨。全船覆盖二十五到五十毫米厚的装甲,防护能力很强。

动力系统是一台五千匹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双螺旋桨推进,最高时速能冲到五十公里以上。

船头和船尾各配一座一百零五毫米主炮,射程可达二十公里,能打击水面、空中和岸边目标。

此外,船上还装有两座双联装三十七毫米防空炮,以及两挺十二点七毫米加特林机枪,既能防空,也能压制水面或岸上敌人。

所有武器都采用遥控操作,自动装填,炮位上无需人员值守。

得益于大量现代化自动控制系统,整艘船只需十人就能操控。

舱内空间宽敞,必要时还能充当运输船,一次运送两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陈川一看到这款巡逻艇,脑海中立刻浮现江南密布的河道、淀山湖、太湖、黄江等地形。

吃水仅一米左右,意味着它能在绝大多数河流自由穿梭。

继续阅读:第158章 第一支成建制的海军力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无限暴兵,我打的就是精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