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多功能步兵战车
钓鱼不空军2025-10-16 13:432,043

夜里打仗也不怕,装了微光夜视加红外成像,黑灯瞎火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再配上激光测距和智能瞄准,白天黑夜一个样。

再加上猎歼式火控系统,锁定目标后,哪怕车子在坑洼地上蹦迪,炮口都稳得像焊死了一样。

你甚至可以在炮管尾端放杯水,车子怎么颠,水都不带晃的。

方向盘+自动挡,驾驶体验跟开小轿车没区别,新手也能上手就跑。

就这配置,甭管是静止靶还是移动目标,千米开外,首发命中率直接飙到九成五。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战争机器,往战场上一摆,敌人都得抖三抖。而且就算是打两公里外跑着的坦克,第一炮打中的几率也有五成。这准头,别说当年二战那会儿的铁疙瘩了,就算是现在用的第二代主战坦克,也不过如此。

陈川刷出来的豹式坦克,车身大小跟原来的型号没啥两样。

外观上看,也基本一个样,唯一的明显区别在炮管——原版用的是75毫米炮,可系统出的这辆,主炮口径直接拉到105毫米,

能打高爆弹、普通穿甲弹,还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打装甲目标跟切豆腐似的。

车头还装了一挺同轴机枪,功能和M2勃朗宁那款类似,但用的全是特制的电光穿甲弹,不光能扫人清场,还能给车内成员标出敌人位置,顺带压制靠近的步兵。

炮塔顶上另配了一挺遥控机枪,由车长操控,遇到突发情况不用露头就能开火。装弹系统更是全自动化,车载电脑一锁定目标,立马自动判断该用哪种炮弹,效率拉满。

炮塔转动用的是全电驱动,转一圈只要五秒,反应快得离谱,刚发现敌人,炮口就已经对过去了。

动力这块更猛,装的是W12四冲程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一千二百马力,百公里油耗还不到三十升。油箱能装八百升,加满一次油,能跑将近六百公里。

一千二百匹的马力推一个四十吨的车身,公路时速能飙到九十,越野也能跑五十以上。配的手自一体变速箱还有弹射起步功能,零到四十公里加速,十秒内搞定。

这机动性,简直是坦克里的跑车。

防护上,这辆豹式比三号强太多了。正面装甲有三百毫米厚,侧面两百,顶部八十,就连最薄弱的底盘都有四十毫米防护。两边履带外还挂了侧裙板,厚度八十毫米,既能防破甲弹扫射,也能保护履带不被轻易打坏。

要知道原版豹式正面才一百毫米,侧后也就五十不到,顶棚和地板更是只有十五毫米。这一比,新豹式的防护足足翻了三倍还多。在整个战场上,没有哪款坦克能在防护上超过它,独一份。

别说二战那些坦克了,哪怕后期上了125毫米炮的“斯大林”重型坦克,想正面击穿它都难。至于KV-2那种152巨炮的怪物,就更别提了。

不过再硬的壳也扛不住大口径榴弹炮轰,这毛病谁也逃不掉,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也一样,遇到大炮照样得跪。

这些数据看下来,陈川心里美得很。

火力、机动、防护这三大指标,豹式全拉满了,而且平衡得刚刚好。

可惜的是,他瞄了眼奖励空间,发现这豹式只刷出来两回,总共才两百辆。

反观野战军早前装备的一号和三号坦克,那是哗哗地爆,

三号爆了一千辆,一号也刷了一千出头。

陈川合计了一下,加上部队原来配的,三号总数到了两千,一号也凑够两千,再加上新出的两百豹式,

手里的坦克一共四千二百辆。

这个数可不低。

要知道当时小鬼子全国的坦克加起来都不到一千,开战前总共才六百来辆。虽然打仗后拼命造,但还没造的快,战场上损毁得更快。

所以那会儿小鬼子手里,坦克真不算多。

而陈川这一下子就拥有四千二百辆,放眼全球都算头等大户。

现在坦克最多的是北方巨能国,各种型号加起来超过一万。

排第二的是德国佬,一线部队的一号到三号战车加起来有三千二百辆,要是算上二线部队,也就四千左右。

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也就两千多辆坦克。

这么一比,陈川手里的四千二百辆,直接让野战军的坦克数量冲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别看陈川手里攥着的那些坦克,什么一号、三号老型号居多。

可你要知道,眼下各个堂口用的装甲货,别说三号了,连一号都够不上格。在他们眼里,一号都能算宝贝疙瘩了。

至于别的国家?那更别提了,能凑出五百公斤以上铁壳子的都得烧高香。

明摆着,陈川这摊子钢铁家当,已经是整个亚洲地界上头一号了。

再加上他接连从系统里扒拉出来的各种轮子货——全地形车、运输大卡,连那种“突突突”的三蹦子都不落下。这么一来,野战军彻底走上了机械化的快车道。

你可别小瞧那些跑不了前线的运输车。一支真能打的队伍,离了这些“跑腿的”,啥都不是。

没吃没喝没弹药,坦克再多也得原地趴窝。

陈川心里门儿清,后勤这玩意儿就是命根子。他带的这支野战军为啥能横着走?靠的就是背后那一串串拉不完的补给车队。

系统给的辎重兵召唤卡管够,拉得动、供得上,打得远、守得住。

说白了,没有这堆“后勤老黄牛”,再猛的装备也是废铁一堆。

这次爆出来的新家伙,还有个狠角色——多功能步兵战车。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现代步兵坐骑。以前那种全地形装甲车,虽说也能拉人,但皮薄馅大,扛不住炮火猛砸,顶多当个移动车厢用,巡逻护个村还行。

但这新型战车不一样。它是真能贴着前线跑,顶着炮火往前冲。

前装甲厚达一百毫米,侧面也有八十毫米,这防御水平,直接对标当年豹式坦克的早期型号。

车顶架了门三十七毫米高速炮,边上还配一挺十二点七毫米加特林机枪,扫起来跟割草一样。步兵冲上去,它就在后面猛轰火力掩护。

继续阅读:第185章 指挥部压根不在那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无限暴兵,我打的就是精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