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封元年冬十月,皇上下诏说:“南越叛相、东瓯叛王俱已伏罪,然而南蛮北夷还未心悦诚服,朕准备巡边陲,挥兵振旅,亲秉武节,设置十二部将军,自为统帅。”
从云阳出发,北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到朔方,临北河。
率兵十八万骑,旌旗延绵千余里,威震匈奴。
又派使者告诉单于说:“南越反王头已悬于汉廷北阙了。
单于如能接战,天子亲自领兵严阵等于边廷;单于如不能战,应迅来臣服,何必逃亡躲藏在漠北寒苦的地区呢!”匈奴为之慑服。
回师,祭黄帝于桥山,继而回到甘泉。
东越臣民杀死叛王余善来归顺于汉。
武帝下诏说:“东越地势险阻而人多反复,可能贻将来之患,迁徙其民到江淮之区居住。”于是将当地居民尽皆迁出。
春正月,驾临缑氏县。下诏说:“朕祭祀西岳华山,又祭中岳嵩山,获得食虎猛兽马交,见到夏后启之母涂山氏所化之石。
次晨亲登嵩峰,御史及随从官属以及在庙旁吏卒都听到山鸣谷应三呼万岁’之声,山神对朕有礼朕岂能不答?
现令祠官扩大太室祠的规模,禁止采伐附近草木。
以山下三百户作为嵩山的奉邑,名为崇高,只供给祠祀所需,免除其他赋役。”继续巡行,东至于渤海。
夏四月初七日,皇上从泰山之巅下来,设坛以崇封泰山,下至东北麓明堂。
下诏说:“朕以渺小之身承至尊之位,深惧德行菲薄,不明于礼乐,所以祭祀八方的天神地祗。
幸遇天地的赐予,在嵩山见到奇异景象,倏忽间闻呼‘万岁’之声。
受到这种异象的震动,不敢中止自己的祭祀活动,于是登封五岳之首泰山,又祭梁父山,然后筑坛于肃然山。
朕将从此励志自新,与士大夫再作美好的开始。
可以十月为元封之年。
凡所行经之地,如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等地,人民所欠的租赋,一律豁免。
赏赐年七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布帛,每人二匹。
四县不出今年的人丁税。
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每百户牛酒若干。”
皇上从泰山登程,再东巡海上,到达碣石县。从辽东经过北边九原,回到甘泉。
秋,有彗星出现于东井星区,又有彗星出现在三台星区。
齐王闵去世。
二年冬十月,皇上到雍地,祠祀五帝。
春驾临缑氏,随后到东莱。
夏四月,归途中祭泰山。到瓠子堤,视察黄河决口,命令从臣凡将军以下都背驮草袋树枝投入截流堵口工程,作《瓠子之歌》。
赦免所经过之地的罪犯,赏赐孤独老人粮米,每人四石。
回朝,建造甘泉通天台、长安飞廉馆。
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于是招募天下犯有死罪的犯人出击朝鲜以立功赎罪。
六月,下诏说:“甘泉宫内产灵芝瑞草,九茎连叶。
上天光彻天下,普照幽隐,赐朕以洪福。
现大赦天下,赏赐云阳都百户牛酒若干。”作《芝房之歌》。
秋,在泰山之麓建造明堂。
派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率领应募罪人出击朝鲜,又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领巴蜀兵平定西南夷中尚未臣服的部族,在此设立益州郡。
三年春,作角抵之戏,三百里内都来观看。
夏,朝鲜臣民斩其王右渠而降附于汉,汉廷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
楼船将军杨仆犯有士卒损失逃亡甚多之罪罢官为庶民,左将军荀彘犯有恃功争赏之罪被斩首示众。
秋七月,胶西王端去世。
武都氐人反,分迁于酒泉郡。
四年冬十月,帝行幸至雍,祭祀五帝。
修通回中大道,帝由此道北出萧关,经过独鹿、鸣泽,从代回都,驾幸河东。
春三月,祭祀后土神。
下诏说:“朕亲祭后土地祗,见神光集于灵坛,一夜间三次显现。
朕在中都宫,殿上也有华光灿烂。
为此特赦免汾阴、夏阳、中都死罪以下,赏赐以上三县及杨氏县今年都不缴纳租赋。””
“夏,大旱,民多中暑而死。
秋,认为匈奴势弱,可以乘势使其归顺,就派使前往导说。
单于派使者来,病死于长安。
匈奴入寇边塞,汉廷派拔胡将军郭昌屯兵于朔方。
五年冬,到南方巡狩,行到南郡盛唐县,望祀舜于九嶷山,登临天柱山,从浔阳登舟巡江,亲射蛟于江中,并获得蛟。
船队千里不绝,从枞阳县出发,作《盛唐枞阳之歌》。
随后北至琅笽,直到海滨。
经过之处对当地名山大川都进行礼祠。
春三月,归程经泰山,对泰山加封。
三月二十一日,祠汉高祖于明堂,以配享于上帝。
因时召见各侯王列侯,受郡国所上簿计。
夏四月,下诏说:“朕巡幸荆、扬,祭祀江淮,会合海神之气,共致于泰山。
上天显示灵象,朕增修封禅之仪。
现在赦天下,所经过之县,不出今年租赋,赏赐鳏寡孤独以布帛,赐贫苦人以粮食。”
于是驾幸甘泉,郊祭泰山神。
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
开始设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青黄不继,皇上下征贤诏说:“大凡要建立非常之功的,必须等待非常之人,所以好踢蹋的马有的可日行千里,被世俗讥论的人有的可能建功立业。
那些难驯之马与不羁之士,只要制御得当就可以让其有所作为。
现在命令州郡考察吏民中有才华超群的可以为将相及出使异国的人选。”
六年冬,巡幸于回中。
春,作首山宫。
三月,行幸河东,祭祀后土。
诏书说:“朕恭礼首山,因为山下昆田出珍物,有的化为黄金。
祭后土,神光三次显现。
现赦免汾阴县死罪以下罪犯,赏赐天下贫苦人民布帛,每人一匹。”
益州、昆明地方发生反叛。
皇上赦免京都亡命犯罪的人令其从军,派遣拔胡将军郭昌领兵平叛。
夏,京都人民观看角抵之戏于上林平乐馆。
秋,大旱,蝗灾。
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
十一月初一日,冬至,祭祀上帝于明堂。
十一月二十三日,柏梁台发生火灾。
十二月,祭泰山下的高里山,祀后土祠。
东临渤海,望祭蓬莱。
春还京都,受诸州簿计于甘泉宫。
二月,起建章宫。
夏五月,订正历法,以正月为岁首,以黄为上色,印文用正字,统一官名,协调音律。
派遣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
秋八月,巡幸安定县,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发天下流放戍边的罪人西征大宛。
蝗虫从东方飞至大宛。
二年春正月,丞相石庆去世。
三月,皇上行幸至河东,祭祀后土神。
下令天下饮酒为欢五天,祈祷五日,祭祀祠庙,其规格与腊祭相同。
夏四月,下诏说:“朕祭祀介山,祈福后土,都有灵光感应,现赦免汾阴、安邑死囚以下罪犯。”
五月,登记吏民马匹,以补足车骑用马。
秋,蝗灾。
派浚稽将军赵破奴二万骑出朔方出击匈奴,全军覆没。
冬十二月,御史大夫儿宽去世。
三年春正月,皇上东行巡于海上。
夏四月,归途中,修封泰山,设祭于石闾山。
派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山,游击将军韩说领兵驻守。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城。
秋,匈奴入侵定襄、云中,杀掠数千人,破坏光禄勋所筑城的亭障;又进入张掖、酒泉,杀死都尉。
四年春,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级,获千里汗血马,朝廷作《西极天马之歌》以志庆。
秋,起光明宫。
冬,行幸于回中。
迁弘农都尉在武关设税卡,收取出入关税以供给关吏及守关士卒生活所需。
天汉元年春正月,皇上驾临甘泉,郊祭泰山。
三月,驾临河东,祭祀后土。
匈奴送还汉使,并派使者前来朝献。
夏五月,赦天下。”
“秋,关闭城门大搜越法度而挥霍浪费的人,对犯罪者发配戍守五原边境。
二年春,行幸东海,回幸回中。
夏五月,贰师将军领三万骑兵出酒泉,与匈奴右贤王战于天山,斩敌首一万余级。
又派遣公孙敖出西河,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交战,斩敌首一万余级。
李陵兵败,降于匈奴。
秋,禁止百姓巫觋在道路中祠祭。
大搜巫蛊。
西域渠黎六国派使者前来朝献。
泰山、琅琊群盗徐勃等据山自守攻陷城邑,道路不通,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人身着法衣手持斧钺分头追捕,凡刺史郡守以下的官吏剿盗不力者都处死。
冬十一月,下诏对关都尉说:“今日豪家悍民多互相交结,附从东方群盗,要对出入关内外的人严加查询。”三年春三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杀。
首次规定酒类官卖。
三月,行幸泰山,祭祀隆重,在明堂举行仪式,因时受各地簿计。
回朝时行幸北地,祭祀常山,埋下一块黑玉。
夏四月,赦免天下。
对行经之地免除一年田赋。
秋,匈奴侵入雁门关,雁门太守犯有畏敌不前之罪处斩。
四年春正月,各侯王在甘泉宫朝见汉武帝,征发天下犯有各种罪过愿意自赎的及勇敢之士,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派公孙敖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关,派游击将军韩说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派强弩将军都尉路博德领步兵一万余人与贰师将军会师。
李广利将军与匈奴王单于战于余吾水滨数日,公孙敖将军与匈奴左贤王交战失利,都收兵回朝。
夏四月,立皇子为昌邑王。
秋九月,下令死罪交纳五十万赎金,可减死一等。”
“太始元年,公孙敖有罪,腰斩。
迁移郡国间的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阳。
夏六月,赦免天下罪人。
二年春正月,帝行巡回中。
三月,下诏说:“根据有关官员的建议,前一段朕郊祭上帝,西登陇首山,获得白麒麟以献于祖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出现自然黄金,应表祥瑞而改旧法。
今改黄金为麟足马蹄云形以符合祥瑞之征。”因而按爵级为序赐各侯王以麟足马蹄金。
秋,旱灾。
九月,招募犯下死罪的交纳赎罪金五十万可以减死一等。
御史大夫杜周去世。
三年春正月,皇帝行幸到甘泉宫,举行宴会招待外国宾客。
二月,下令天下欢饮五日。
皇帝巡幸东海,获得赤雁一只,作《赤雁之歌》。
驾幸琅琊,在成山拜日。登芝罘山,乘船游于大海,岸边山谷间有呼“万岁”之声。
冬,赏赐所经过的地方每户五千钱,鳏寡孤独每人布帛一匹。
四年春三月,皇帝巡幸泰山。
三月二十五日,在明堂祭祀高祖皇帝,以配享于上帝,因时接受各郡国上交的簿计。
二十六日,在明堂祭祀孝景皇帝。二十七日,修封泰山。
二十九日,祭石闾山。
夏四月,驾临东莱县,在交门宫祭祀海上神人,隐约可见神在虚无缥缈间向祠坐而拜之像。
皇帝作《交门之歌》。
夏五月,还都驾临建章宫,大设酒筵,赦天下罪人。
秋七月,赵地有蛇从城外入城内,与城内蛇群斗于孝文帝庙下,城内的蛇被斗死。
冬十月三十日,日偏食。
十二月,皇帝驾临雍地,祭祀五帝,并西巡至安定、北地。”
“征和元年春正月,御驾回都,驾至建章宫。
三月,赵王彭祖去世。
冬十一月,调动三辅骑兵大搜上林苑,关闭长安城门进行索查奸人,十一日方解禁。
巫蛊事起。
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
夏四月,狂风拔屋折树。
二年闰五月,卫皇后之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都因牵涉到犯巫蛊之罪而被赐死。
夏,驾到甘泉。
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在太子宫中发掘埋在地下的木偶蛊,七月九日,太子与皇后见江充挟隙栽赃就想杀掉他,太子下令调兵与丞相刘屈牦大战于长安,双方死者数万人。
此事起,巫蛊之祸连绵不绝,竟拖延自昭宣二帝!”男子说了这么久,终于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