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听说后,就将三名丞相长史全部处死。
十二月壬辰(二十五日),丞相庄青翟被逮捕下狱,自杀。
春季,汉武帝修筑柏梁台,在台上造了一个承露盘,高二十丈,大小要七人合抱,用铜制成。
上面装有神仙手掌,用来承接露水,再拌上玉的粉末喝下去,据说可以长生不老。
从此,宫室的修建,一天比一天兴盛。
二月,汉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三月辛亥(十五日),汉武帝任命太子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
不久之后,天降大雪。
夏季,大水成灾,关东地区饿死的人数以千计。
这一年,孔仅作了大农令,桑弘羊作了大农中丞,逐渐在郡、国设置均输官,负责调节各地物资,互通有无。
而与此同时白金币价值逐渐下降,民间不愿使用,终于废弃。
于是,汉武帝下令,各郡、国一律不许铸钱,专由朝廷上林三官负责铸钱,全国各地不是三官钱不得使用。
民间私铸钱币的,因为成本太高,无利可图,所以日益减少。
计算费用,收支不能相当,于是只有手艺高强的人或大奸之徒才私自铸钱。”
“在浑邪五归降汉朝以后,汉军将匈奴势力驱逐到大沙漠以北,自盐泽以东,不见匈奴踪迹,前往西域的道路可以通行。
于是张骞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来是匈奴的藩属,后来兵力渐强,不肯再事奉匈奴,匈奴派兵征服,未能取胜,于是远去。
如今匈奴单于刚刚受到我朝的沉重打击,而过去的浑邪王辖地又空旷无人,蛮夷之族的习俗依恋故地,又贪图我朝的财物,如果现在我们用丰厚的礼物拉拢乌孙,招他们东迁,到过去的浑邪王辖地居住,与我朝结为兄弟之国,他们势将听从我朝的调遣,听从了就等于断了匈奴的右臂一般。
与乌孙结盟之后,其西面的大夏等国也都能招来成为我朝的藩属。”汉武帝认为有理,便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马二匹,以及数以万计的牛羊和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缯帛,又任命多人为手持天子符节的副使,沿途如有通往别国的道路,既派一副使前往。
张骞到达乌孙之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但态度十分傲慢,礼数不周。
张骞转达汉武帝的谕旨说:“如果乌孙能够向东返回故土居住,那么我大汉将把公主许配给国王为夫人,两国结为兄弟之邦,共同抗拒匈奴,则匈奴不能不破败。”
然而,乌孙自己因距汉朝太远,不知汉朝是大是小,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匈奴的藩属,与匈奴相距又近,朝中大臣全都畏惧匈奴,不愿东迁。
张骞在乌孙呆了很久,一直得不到明确的答复,便向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附近各国分别派出副使进行联络。
乌孙派翻译、向导送张骞回国,又派数十人、马数十匹随张骞到汉朝报聘答谢,乘机让他们了解汉朝的大小强弱。
本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任命他为大行。一年多以后,张骞所派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部分都与该国使臣一同回来,这样,西域各国就开始与汉朝联系往来了。”
“西域地区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为大山,中部有河流,东西长六千余里,南北宽千余里,东部与汉朝的玉门、阳关相连接,西部直到葱岭。
中部河流有两个源头,一出于葱岭,一出于于阗,合流后注入盐泽。
盐泽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从玉门、阳关前往西域有两条道路:从鄯善沿南山北麓前行,顺着河流向西到莎车,是南道;从南道向西越过葱岭,就到了大月氏、安息。
从车师前王廷顺着北山沿河流西行到疏勒,是北道;从北道向西越过葱岭,就到了大宛、康居、奄蔡。
以前,西域各国都受匈奴统治。匈奴西部的日逐王设置僮仆都尉统辖西域各国,常驻于焉耆、危须、尉黎一带,向西域各国征收赋税,掠取各国的财富。
既然乌孙王不肯东还,汉朝便在浑邪王旧辖地区设置酒泉郡,逐渐从内地迁徙百姓来充实这一地区。
以后,又从酒泉分出部分地区设置武威郡,用以隔绝匈奴与羌人部落的联络通道。
汉武帝得到大宛出的汗血马,非常喜爱,命名为“天马”,去大宛搜求的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汉朝出使外国的各个使团,大的一行数百人,小的一百多人,所带礼品等物与张骞出使时大致相当,以后随着对西域情况的日益熟悉,使团人员及携带之物也逐渐减少。
大约在一年之中,汉朝派往西域各国的使者,多时十余批,少时五六批;其中路远的要八九年,较近的也要数年才能回来。”
“三年,属丁卯。
冬季,把函谷关迁到新安。
春季,正月戊子(二十七日),汉景帝陵园失火。
夏季,四月,天降冰雹。
关东地区十几个郡和封国严重饥馑,出现人吃人的惨景。
常山宪王刘舜去世,其子刘勃承嗣王位。
刘勃后被指控在刘舜病重时不侍奉父王,守孝时又违反礼仪规定,被废除王爵,放逐到房陵。
一个多月以后,汉武帝改封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为真定王,将常山改为郡,于是五岳全都归入朝廷直接管辖之内。
汉武帝将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
该年,匈奴单于伊稚斜去世,其子乌维即单于位。
四年,属戊辰。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在五举行祭祀典礼。
汉武帝颁布诏书说:“如今敬奉天帝,朕亲自祭祀,却未祭祀地神,于礼不合,着令主管官员研究办理!”主管官员建议,在水泽中圆形丘台上建立后土祠,以祭祀土地神。
汉武帝于是自夏阳向东巡幸至汾阴。
这是汉武帝第一次出巡各郡、国。
河东郡守没想到皇上会突然驾到,一切供应都准备不及,惶恐自杀。
十一月甲子(初八),在汾阴丘陵上建立后土祠,汉武帝亲自祭拜,与祭祀天帝之礼相同。
祭拜结束后,汉武帝巡幸至荥阳,启程还京,到了洛阳,封周朝王室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
春季,二月,中山王刘胜去世。
乐成侯丁义向汉武帝推荐方士栾大,说栾大与文成将军少翁同出一个师门。
汉武帝正后悔不该杀死少翁,所以见到栾大后非常高兴。
栾大原来侍奉胶东康王刘寄,善于说好听的话,富于智谋,敢说大话,从不犹疑。
栾大对汉武帝说:“我常常往来于大海之中,见过安期生、羡门等神仙,只因认为我地位微贱,所以他们不信任我;又认为康王不过是一位诸侯,没有资格得到长生不老的秘方。
我师父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长生不老之药可以得到,神仙可以招致。’但我怕步少翁的后尘,如果那样,则所有的方士都将捂着嘴不敢说话,谁还敢谈长生不老之方呢!”
汉武帝说道:“少翁不过吃了马肝而死的。你要真能得到长生不老之方,我会吝惜什么呢!”
栾大说:“我老师对别人无所求,都是别人求他。
陛下如一定要将他请来,就应尊崇他的使者,让他的使者成为陛下的亲近的下属,以待客的礼节对待,这样才能让他将陛下的请求转达给神仙。”
于是汉武帝让栾大试验小法术。
栾大让旗帜相斗,旗帜果然相互撞击。
此时,汉武帝正在忧虑黄河决口和黄金无法炼成,便封栾崐大为五利将军,后又封其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
“夏季,四月,乙巳(二十一日),汉武帝封栾大为乐通侯,食邑二千户,赐给上等府第以及僮仆一千人,并把自己用不着的车马、帷帐、器物等赏给栾大以充家用,又将亲生女儿卫长公主嫁给栾大为妻,送黄金十万斤。
汉武帝还亲自到栾大家中看望,派去询问栾大家中供应情况的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
汉武帝姑妈窦太主、丞相、将军及以下的人,都到栾大家中设摆酒宴,赠送礼品。
汉武帝又刻了一枚“天道将军”的玉印,命使者身穿用羽毛织成的衣服,于夜晚站在白茅上面;栾大也身穿羽衣,站在白茅上面接受玉印,表示他不是汉武帝的臣属。
栾大自见到汉武帝后,数月之中,佩带六枚印信,其显贵使天下为之震动。
于是,沿海一带燕、齐等地的人们无不振奋地握住手腕,自称有长生不老的秘方、能通神仙。
六月,汾阴一位名叫锦的巫师,在魏后土祠旁边得到一个大鼎,河东太守将此事奏报朝廷。
汉武帝派人核查,证实巫师得鼎并无欺诈,便以礼祭祀,将此鼎迎接到甘泉宫。
皇上带着鼎同行,呈献给宗庙和皇天上帝,保存在甘泉宫中。文武百官都向汉武帝祝贺。”
“秋季,汉武帝封常山宪王的儿子刘商为泗水王。
当初,条侯周亚夫作丞相时,赵禹为丞相史,相府中人都称道赵禹的廉洁公平,可是周亚夫不重用他,周亚夫说:“我非常了解赵禹的公平,但他执法严苛,不可以在丞相府掌权。”及至赵禹作了少府,执法比其他九卿都严苛峻急。
到赵禹晚年,其他官员都以严刑峻法为务,赵禹却一改名声,号称宽厚平和。
中尉尹齐平素以敢于杀人闻名于世,及至他作了中尉,官吏和百姓越发凋敝。
这一年,尹齐因被指控不能胜任其职而获罪。
汉武帝又任命王温舒为中尉,赵禹为廷尉。
四年后,赵禹因年纪太老,被贬为燕国丞相。
这一时期,用法严酷成为整个官场的风尚,只有左内史宽,鼓励农业生产,放宽刑罚,处理诉讼纠纷,争取人心。
他选择心地忠厚的人加以任用,与下级推心置腹,不求名声,受到官吏和百姓的衰心爱戴。
征收赋税时,调节缓急,借给百姓钱物,因此租税常常收不上来。
后来国家有重大军事行动,宽因税收不足,政绩最差,应该免职。
当地老百姓听说宽会被罢免,都唯恐失去这样一位好官,于是富室大家用牛车,穷家小户用担挑,络绎不绝地将租税送到官府,宽征税的成绩一跃成为最好,汉武帝也因此对宽越发另眼相看。
当初,南越王赵胡派其子赵婴齐入宫为汉武帝充当侍卫,婴齐在长安娶邯郸女子王氏为妻,生一子,取名赵兴。
赵胡死后,赵婴齐断承王位,隐藏其先祖南越武帝赵佗的印玺,上书朝廷,请求立氏女为王后,赵兴为世子。
朝廷多次派遣使臣,提醒赵婴齐入京朝觐。
赵婴齐愿自操生杀予夺大权,随心所欲,害怕一旦入朝,朝廷会用法令像约束内地诸侯一样约束他,所以坚决称病,没有到长安朝见。
赵婴齐死后,谥号称明王。
太子赵兴即王位,其母氏为王太后。
王氏在没有成为赵婴齐的姬妾之前,曾与霸陵人安国少季有私情。
这年,汉武帝派安国少季至南越国,告谕赵兴和他的母亲入京朝觐,同于内地诸侯;又派能言善辩的谏大夫终军等宣告朝廷的谕旨,勇士魏臣等帮助他们做决定;并命卫尉路博德率兵屯驻桂阳等待使臣。
由于南越王年纪还小,王太后氏又是汉朝人,安国少季到南越国后,又与王氏私通,国中之人颇有耳闻,所以多数人都不拥护王氏。
王氏害怕发生变乱,也想倚靠朝廷的威势,多次劝赵兴和南越国群臣请求归属朝廷,于是便借这次朝廷使臣前来的机会,上书请求比照内地诸侯,每三年朝觐一次,解除边界关卡。
于是汉武帝批准所请,赐南越国丞相吕嘉银质印信,内史、中尉、太傅等也都由朝廷赐给印信,其他官职允许南越王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