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汉武之时,朝廷之事(七)
黯夜听雨2025-07-02 21:514,026

男子听到何霖的话之后,点了点头:“苏武牧羊,无愧于我诸夏儿郎!”

  “的确如此,难得的是十余年啊!”何霖有一些难以想象!

  “一个多月以后,单于出外打猎,只有他母亲和部分子弟留在王庭。

  虞常等七十余人正准备发动政变,不料其中一人于夜间逃走,告发了虞常等人的政变计划。

  于是单于子弟调兵与虞常等人交战,缑王等全部被杀,虞常被活捉。

  匈奴单于派卫律处理此事。

  张胜听到消息后,害怕先前与虞常约定之事被查出,便向苏武报告。

  苏武说:“发生了这样的事,肯定会涉及到我,如受到侵犯再死,那就更加辜负国家了。”于是准备自杀,被张胜、常惠一起阻止。

  后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打算杀死汉使。

  匈奴左伊秩訾说:“谋杀卫律就要处死,如果谋害单于,又应如何加重惩处呢!应让他们全部归降。”单于派卫律传话给苏武。

  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如果卑躬屈节,有辱我们的使命,既使活着,又有何面目再回到我们大汉呢!”说完拔出佩刀刺入自己的身体。

  卫律大吃一惊,一把将苏武抱住,急忙召医生前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土洞,点起炭火,将苏武放在洞上,用脚踩苏武的后背,使淤血流出。

  苏武气绝,半日才慢慢苏醒。常惠等痛哭,将苏武抬回驻地。

  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而将张胜逮捕。

  苏武逐渐痊愈,单于派人来劝谕苏武,要苏武归降匈奴。

  正在此时,虞常被定为死罪,便打算借此机会逼苏武投降。

  用剑斩下虞常的人头之后,卫律说:“汉使张胜想谋杀单于的亲信大臣,其罪当死,单于招募归降,降者赦免。”说完举剑要刺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又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作为正使,应连坐受罚。”

  苏武回答说:“我本未参与其事,与张胜又没有亲属关系,为什么要连坐受罚!”卫律又举剑威胁苏武,苏武纹丝不动。

  卫律说:“苏先生!我以前背叛汉朝,归顺匈奴,有幸蒙单于大恩、赐号称王,并拥有数万人众,马匹牲畜满山,这样富贵!苏先生如果今日归降,明日就会和我一样,否则白白横尸荒野,又有谁知道呢!”苏武闭口大答。

  卫律又说:“你要是听我的话,归降匈奴,我与你就如兄弟一般;如今日不听我的建议,以后即使想再见我,还能够办得到吗?”

  苏武骂道:“你身为汉朝臣子,却不顾恩义,背叛君主、亲人、投降蛮夷异族,我见你干什么!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生死,你不但不公平处理,反而想挑动两国君主相互争斗,在一旁坐观成败。南越国杀死汉使,被汉灭掉后变为九郡;大宛王杀死汉使,其人头被悬于长安宫廷北门;朝鲜杀死汉使,立即招来灭国之祸;只有匈奴还没有干过这种事。你明知我不会投降,却想借此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怕匈奴的灾难,将会从我开始了。”卫律明白苏武终究不会受他的胁迫,只得禀报单于。”

  “族兄,你知道我最喜欢这一段中的何句?”何霖看向了男子!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这一句话,苏武说的是,丝毫不差!”男子开口道!

  “是啊,丝毫不差!”何霖有一些感慨道!

  “单于见苏武如此忠心,越发想争取他归顺,便将苏武囚禁于一个大地窖中,断绝苏武的饮食,企图逼其就范。

  当时正下大雪,苏武躺在地上,靠吞食雪片和衣服上的毡毛,一同咽下,几天后竟然未死。

  匈奴人以为有神灵庇护,便将苏武放逐到北海荒无人烟之处,让他放牧一群公羊,并对苏武说:“等到公羊能产出羊奶,你就可以回国了。”常惠等使团中不肯投降的官员,也被分别扣留在其他地方。天空降下硬而弯曲的白毛。

  夏季,大旱。

  五月,大赦天下。

  诏书征发贬谪有罪的人到五原郡屯垦戍边。

  后浞野侯赵破奴从匈奴逃回汉朝。

  这一年,济南太守王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二年春季,汉武帝巡游东海郡。在回京途中巡游回中。

  夏季,五月,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塞,在天崐山一带袭击匈奴右贤王,共擒斩匈奴一万余人后返回。

  途中被匈奴重兵包围。汉军一连几天缺乏粮食,伤亡惨重。

  代理司马的陇西人赵充国率精壮兵卒一百余人冲破匈奴的包围,李广利率大军紧跟其后,才得以解脱困境。

  这次战役,汉兵阵亡了十分之六七,赵充国受伤二十余处。

  李广利上奏朝廷,汉武帝将赵充国召到驻所,亲自接见,察看了他的的伤势,叹息不已,封赵充国为中郎。

  汉武帝又派因杆将军公孙敖率兵从西河郡出塞,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师于涿涂山,但毫无收获。

  到这里,李陵这个倒霉孩子上场了!”何霖叹了一口气道。

  “你以为李陵是倒霉?”男子看着何霖道!

  “难道不是?”

  “你仔细想一想后来的事情,就知道了!”男子说了这么一句话。

  何霖听到这里,脑海之中一下子闪过了一到霹雳“族兄是说?”

  “我可没有说!”男子堵住了何霖接下来的话!

  “当初,李广的孙子李陵担任侍中,精通骑马射箭之术,爱护士卒,谦恭地对待贤士。

  汉武帝认为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命他带领丹阳和楚地人五千,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汉武帝召见李陵,想命他为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叩头请求说:“我所率领屯戍边塞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武之士和奇才剑客,论力量能够手扼猛虎,论箭术堪称百发百中,希望能让我自己率领一队人马,前往兰于山以南地区,用以分散匈奴单于的兵力,使其不能全力对抗贰师将军的部队。”

  汉武帝说:“你不愿作别人的部下吗!这次我调动的军队太多,没有马匹分配给你。”

  李陵说:“我用不着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直捣匈奴单于的王庭。”

  汉武帝赞赏李陵的豪情壮志,同意了他的请求,下诏命路博德在半途中接应李陵。

  路博德也羞于做李陵的后援部队,便上奏说:“如今正值秋季,匈奴马肥,不宜于此时与匈奴交战,希望陛下命李陵稍等,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汉武帝很生气,怀疑是李陵胆怯后悔,不想出征,而让路博德上书,便下诏命路博德率兵赴西河袭击匈奴,同时命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巡回观察匈奴动静,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休息士卒。

  于是,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停下扎营,沿途命人将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部下骑兵陈步乐送回长安。

  汉武帝召见陈步乐,听他报告说李陵能使部下拚死效力,非常高兴,封陈步乐为郎官。

  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将李陵的部队包围。

  李陵屯兵两山之间,用大车围成营寨,亲自率领士卒在营外列下战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

  匈奴兵见汉军人少,便直逼营前阵地。

  李陵率部迎击,展开搏斗,汉军千弩齐发,匈奴兵纷纷应弦倒地,只得退回山上,汉军追击,杀死匈奴数千人。

  单于大惊,召左、右两翼军八万余骑兵崐前来围攻李陵。

  李陵率部且战且走,向南撤退,数日后,来到一个山谷之中。

  汉军接连作战,士卒大多身带箭伤,仍顽强苦战,受伤三处的坐在车上,受伤两处的驾车,受伤一处的手持武器坚持战斗,又斩杀匈奴三千余人。

  李陵率部沿着龙城旧道向东南方撤退,四五日后,退到一大片沼泽芦苇之中。

  匈奴在上风放火,企图烧死汉军;李陵也命部下放火烧光周围的芦苇以自救。

  汉军继续南行,来到一座山下。

  单于在南山上命他的儿子率领骑兵向汉军进攻。

  汉军在树林之中步战,又杀死匈奴数千人,并用连弩机射单于,单于下山逃避。

  这一天,汉军抓到部分匈奴俘虏,据他们说:“我们听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猛攻也没能将他们消灭,他们日夜引我们向南接近汉塞,莫非是有埋伏的军队吗?’各位当户、君长都说:‘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击汉军数千人而不能将他们消灭,以后将无法再号令边臣,还会使汉朝更加轻视匈奴。所以要在山谷中再次力战,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地区,如仍不能取胜就返回。’”

  此时汉军处境越发凶险。

  匈奴骑兵多,一日交战数十回合,汉军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

  匈奴作战不利,打算撤兵离去。

  然而就在此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名叫管敢的军候,因受到校尉的欺辱,逃到匈奴军中投降,一一说出汉军实情:“李陵部队并无后援,箭矢也即将用尽,只有将军部下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所属部队各八百人在前面开路,以黄旗和白旗作为标志。应当派精锐骑兵用弓箭射杀他们,汉军立即就可击破。”

  单于得到管敢,喜出望外,命匈奴骑兵一齐向汉军发起进攻,同时令人大声喊叫:“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又派兵截断汉军的道路,猛攻李陵。

  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

  李陵继续向南退却,尚未到达汗山,一天中五十万支箭已全部用尽,于是放弃辎重车辆,继续前往。

  此时军中士兵还有三千余人,只能砍下车的辐条拿在手中做武器,文职人员也手持短刀加入战斗行列。

  汉军退入狭谷之中,单于亲自率兵截断汉军后路,指挥匈奴兵卒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汉军多数死去,不能前进。

  黄昏以后,李陵独自一人身穿便衣走出大营,止住左右随从说:“不要跟着我,我要独自一人生擒单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陵回到营中,叹道:“我们已然兵败,即将死于此地了!”于是将所有的旌旗尽行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叹了口气,对部下说道:“如果再有数十支箭,我们就足以逃脱了。现在已没有武器再战,天亮以后,就只能坐等被擒了,不如各自逃命,还有人能够侥幸逃脱回去报告天子。”于是命将士每人身带二升干粮,一片冰,约定到遮虏障会合。

  半夜时,李陵命人击鼓叫醒将士们,但战鼓已破,敲不响。

  李陵与韩延年都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匈奴数千名骑兵随后追击,韩延年战死。

  李陵说道:“我已无面目报答皇帝陛下了!”于是投降。其他人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有四百余人。

  族兄,你以为李陵如何?”何霖看向了男子。

  男子看了一眼何霖,“虽是早有计划,然其人如赵括一样,颇有胆识!

  只是,管敢此人,却是丢失了荆楚大地儿郎的血性,实在是废物!”

  男子说到最后的时候,眼中闪过了一丝愤恨的神色。

  “族兄,你可是燕赵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后人,你有没有丢人!”男子看着何霖,没有说话!

  “李陵兵败之处距边塞只有一百余里,边塞将领将此事报告朝廷。

  汉武帝本希望李陵能死战,后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十分愤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而死。”

继续阅读:第四百四十五章 汉武之时,朝廷之事(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天下布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