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八)
黯夜听雨2025-07-02 21:514,018

“族兄是何故摇头晃脑?”何霖看着老子,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没有什么,只是突然之间觉得你在骗我们!”男子看着何霖,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

  “兄长何出此言?”

  “没什么,只是突然觉得而已!

  更何况,你何利川什么时候真正的静下心来之后,我恐怕才不会有这种想法!

  你以为如何?”男子看向了何霖。

  “族兄,你这是在怀疑我不成?”何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我可没有这样说过!”男子可不会承认的。

  “族兄,你这个时候说这个,应该不是只是说我吧?

  你应该说的是,嫂子如今面对的羌人?”何霖眼中闪过了一丝,看着男子,等待答案。

  “你为何这样猜测?”男子看着何霖,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

  “因为,族兄你如今看的地方!”何霖用手指了指男子此时正在看的段落。

  上面赫然写着一段话“帝令翁仲将兵守边疆,匈奴不南下牧马。

  后,翁仲死,帝立其像于咸阳宫城中!”

  “难怪你能够猜测到,的确是如此!”男子看了一眼何之后,直接点头。

  “翁仲镇守边疆之时,不只是面对匈奴人,而且还负责防御河湟一带的羌人。

  所以,我能够猜测羌人也很正常吧?”何霖看了一眼男子之后,直接开口道。

  “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你兄长何牧筠和你嫂子加上你们三个人将匈奴、鲜卑、乌桓等四夷率军给打的已经败落不少,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下的原因吧?

  不然,你会猜到羌人?”男子看着何霖,摇了摇头。

  “族兄,你这就太过于小看我了吧?”何霖看着男子。

  “要知道,从光武帝起,国朝的外患就已经由北部的匈奴和鲜卑、乌桓等部落,变成了在河湟一带的羌人。

  再联想到翁仲曾经为始皇帝镇守边疆,和如今嫂子率领人马在与边章和韩遂二人率领的羌人大军厮杀。

  这恐怕就没有其它的猜想了吧?”何霖看着男子,似笑非笑道。

  “的确是如此,不过,你以为如何?”男子将手中书籍合上,抿了一口茶水道。

  “莫不是前线有变?

  可是军中并没有急报送来,族兄,你到底是在担忧什么?

  莫不是“黄河九曲韩文约”?”何霖看着男子,缓缓的说出了一个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男子不由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正是!”

  “为何?

  韩文约此时并没有什么大的实力,为何还担忧他?”何霖看着男子,有一些好奇!

  “能够被你兄长牧筠品评的人,在这个天下,有多少?”男子看向了何霖。

  “除却族中和已经名震天下的人物之外,曹操是一个人,刘备是一个,伯平是一个,韩文约是一个,江东孙坚也是一个!”何霖缓缓的数了几个人出来。

  “韩文约被称为黄河九曲,此人的心计就不是简单的人。

  要知道黄河九曲,弯弯绕绕的太多了!”男子看着何霖道。

  “那我立刻率军前往杜阳,攻灭韩遂!”何霖听到这句话之后,眼中不由的冒出了一丝厉色来。

  “你是要你兄长的计划泄露?”男子看着何霖,不由的厉声说道。

  “那如何处理?”

  “相信你嫂子吧,他能够镇压住三家的所有年轻人成为第一,会想不到这些事情?

  不要把你嫂子看轻了,他如果真的要狠起来的话,你和牧筠也不如他!”男子摇了摇头道。

  “也是,嫂子他的能力可是……”何霖听到这句话之后,反而平定了下来!

  “不说了,还是继续说西域的事情吧!

  毕竟,羌人的事情有你嫂子和义真公坐镇在那里!

  即便是韩文约的心计再如何的高,也没有可能在两个心思更加缜密的人面前闹事!”男子对着何霖缓缓说道。

  “的确是如此,继续说!

  在汉使回长安之时,安息国的国王也派使者陪汉使一同回长安,到汉地观光,还向汉朝皇帝献驼鸟蛋和犁轩耍魔术的人,皇帝对此感到了很高兴。

  在安息国以东的是大月氏。

  大月氏国,治所在监氏城,东到长安的距离是一万一千六百里,其国并不属于西域都护府管辖。

  国中有户数十万,人口四十万,军队士卒十万人马。

  东到西域都护治所乌垒城距离四千七百四十里,西至安息有四十九天的行程,南与罽宾国相接。

  其国的土地、气候、物产、民俗、钱币,与安息国相同,产一个峰的骆驼。

  在之前大月氏本来是游牧的国家,随牲畜迁徙,与匈奴的风俗相同。

  他们拥有能射箭的战士十余万人,所以以为自己很强大而轻视匈奴。

  原来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

  到匈奴冒顿单于时,率军进攻并且大败月氏人。

  其后,冒顿之子老上单于又亲自带领人马杀死了月氏王,并以王的头颅做碗,月氏人因此被迫西逃,后来他们过大宛,又西击并臣服大夏,在妫水以北建立国都。

  他们有一小部分月氏人没有离开故地,就依靠于南山的羌族,称为小月氏。”

  “而大夏人本来没有统一的国君,他们的各个城邑自立为小酋长,人民软弱,害怕战斗。

  所以月氏人迁来之后,这些人就都降服了,大月氏和大夏都受汉朝的节度。

  大夏分为五部,各有翎侯:一曰休密翕侯,治所在和墨城,距离都护府有二千八百四十一里,距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二曰双靡翕侯,治所在双靡城,距离都护府三千七百四十一里,距离阳关七千七百八十二里;三曰贵霜翕侯,治所在护澡城,距离都护府有五千九百四十里,距离阳关七千九百八十二里,四曰肸顿翕侯,治所在薄茅城,距离都护府五千九百六十二里,距离阳关八千二百二里;五曰离附翕侯,治所在高附城,距离都护府六千四十一里,距离阳关九千二百八十三里。

  凡五翕侯,皆属大月氏。

  康居国,国王冬天治所在乐越匿地,到卑阗城。

  距离长安有一万二千三百里,其国并不属于西域都护。

  到临匿地要骑马行七天,到国王夏天所居的蕃内也有九千一百零四里。

  其国内有户十二万户,人口六十万,军队士卒十二万人。

  东到西域都护治所乌垒城的距离五千五百五十里。

  其国与大月氏的风俗大约相同。

  在他们的东面受到了匈奴人的牵制。”何霖摇了摇头。

  “这就是国力弱小的结果,若是国富民强的话,何处不可去?

  何人敢动手?”何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西域诸国和我华夏不一样,他们那里人口不足,国力不强也正常!”男子点了点头道。

  “后汉孝宣帝时,匈奴人内乱,五个单于并争匈奴单于,汉朝拥立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而匈奴郅支单于对国朝的这一行动极为的不满,于是派人截杀使者,在西边阻击康居国。

  后来西域的都护甘延蠢、副校尉陈汤发戊己校尉和西域诸国的兵马到康居过来中,诛杀郅支单于。

  这年是孝元帝建昭三年。”

  “后来到孝成帝时,康居国王派王子到长安侍奉皇帝,又贡献方物。

  然而他却自以为本国与汉相距极远,就骄横傲慢,不肯与其他国一样对汉朝。

  西域的都护郭舜几次上书皇帝,说:“在匈奴强盛时,并不是因为兼有乌孙、康居而强盛;后来匈奴向漠称臣,也不是因为失掉乌孙、康居而称臣。

  汉朝虽都接受了这三国的质子,可是这三国背地裹仍互相往来,看到机会,便发端生事。

  这三国合也不会很亲密,离也不能相臣服。

  以今天的情况来说:我们与乌孙联合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为我朝生事。

  可是乌孙在以前已与我们联合,今天又与匈奴一起向我朝称臣,从道义上说,是不能拒绝的。

  但康居则骄黠不驯,居然不肯礼拜汉朝的使者。都护派官吏到他们的国家,他们竞让我们的官吏坐在乌孙等国使者之下,国王和贵人们吃饭完了,才让都护的官吏吃饭,以故意不理汉使来向别国夸耀自己。

  从这些事上来推断,他们为什么派王子来侍奉皇帝?是想来做买卖,所说的好话都是骗人的。

  匈奴是百蛮中的大国,今天对汉的礼节很周到。

  他们听说康居不拜汉使,单于就感到自己事奉汉太低下了。

  应当让康居的使者回去,并与康居不再通使,这样可表明我们汉朝不与无礼义之国相往来。

  敦煌、酒泉小郡和南道八国,要供给往来使者的人和马、驴、骆驼的饮食,都很困苦。

  这是耗费所过的地区,送迎骄横不驯而又极远的外国人,这不是高明策略。”

  可是朝廷以康居才来通使不久为理由,主张应重视招致远方来人的原则,就采用羁縻政策,没有与康居断绝关系。

  从康居向西北约二千里,有奄蔡国,其国中能射箭的战士十余万人。

  国中与康居的风俗相同。临近大湖,没有湖边,就是北海。”

  “康居国中有五个小王:一为苏毹王,治所在苏饪城,东到西域都护治所乌垒城的距离有五千七百七十六里,距离阳关八千零二十五里;

  二为附墨王,治所在附墨城,东到都护府治所有五千七百六十七里,到阳关有八千零二十五里;

  三为窳匿王,治所在窳匿城,动到都护府治所有五千二百六十六里,到阳关七千五百二十五里;

  四为罽王,治所在罽城,动到都护治所六千二百九十六里,到阳关八千五百五十五里;

  五为奥鞬王,治所在奥鞬城,东到都护治所六千九百零六里,到阳关八千三百五十五里。

  共五个王,都属于康居国管辖。

  “大宛国,国王治所在贵山城,东到长安一万二干五百五十里。

  国中有户六万户,人口三十万,军队士卒有六万人,有副王、辅国王各一人。

  东到西域都护治所乌垒城四千零三十一里,北到康居卑阗城一千五百一十里,西南到大月氏六百九十里。

  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相接,土地、气候、物产、民俗与大月氏、安息相同。

  大宛人都以葡萄制酒,富庶人家有藏酒至一万余石的,时长至几十年不坏。

  人喜欢喝酒,马喜欢吃苜蓿。

  大宛有别邑七十余城,有很多好马。马的汗流出血色,传说这马的祖先是天马之子。

  张骞才把大宛的情况报告给汉孝武帝,汉孝武帝就派使者带了千金和金马,到大宛请求好马。

  宛王以为汉朝极远,汉兵到不了大宛,心爱他的宝马,不肯给汉朝。

  大汉使者辱骂宛王,大宛攻杀汉使,夺取了汉使者的财物。

  汉孝武帝就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前后十余万人讨伐大宛,连续攻打了四年。

  大宛人斩下宛王毋寡的头,献马三千匹,汉军才退回。

  贰师将军斩宛王后,另立宛贵族中亲汉的人名叫昧蔡的为宛王。

  一年后,宛贵族认为昧蔡巴结汉朝,使大宛遭屠戮,于是一起杀死昧蔡,另立毋寡之弟蝉封为王,派王子到长安为质子,汉朝也派使者赏赐宛王等,并加以安抚。

  汉又派十余批使者到大宛以西的各国,搜求珍奇财物,并炫耀讨伐大宛的兵威。

  宛王蝉封与汉朝相约,每年献给汉朝天马二匹。

  汉使采集了一些葡萄、苜蓿种子带回长安。

  皇帝因天马多,外国来的使者也多,就在离宫别馆旁边扩大种植葡萄、苜蓿,一眼望不到边。

  从大宛往西到安息国,沿途居民虽然语言有差异,但大同小异,彼此能通晓意思。

  这裹的人都眼睛深陷,多胡须。

  善于做买卖,分厘必争。

  尊贵女子;女子所说的,男人即照办。

  这裹有丝、漆,不知铸铁器。

  后来汉使逃跑的士卒流落本地的,教会了这裹的人铸造铁工具和铁兵器。

  他们得到汉朝的黄金、白银,都用作器具,不用作钱币。”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四章 陇西之要,在于西域(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天下布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