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大神又不是一个很蠢的人,稍微想想就明白了季风的威胁是什么。
他们这些神魔当然是不会害怕夏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建设水利工程的;不但他们这些高位神魔不会,绝大部分中低位的神魔也不会怕;这对他们没什么直接影响。
但是,这对他们的间接影响就很大了。
天竺近百位高阶神魔,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信徒的信仰来维持和增长神格;他们有另外的维持和增长方法。
但天竺数量最为众多的中低位的神魔们,他们维持和增长神格的途径,可是只有信徒的信仰这一条。
假如夏国通过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修建水利工程的方法来造成下游天竺境内的普通平民的大灾难,那同时对天竺的中低位神魔也是大灾难。
普通人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民众的大量死亡会让他们面临信众的流失。而灾难同样也容易让信徒改变信仰。
这个情况,天竺的这些高位神们都明白。季风现在提出来的这个提议,等于是把他们逼到墙角了。他们想不答应也不行。
梵天大神能想得到,假如他们不答应;那么季风下一步要做的,很可能就是把他们不答应的这个消息在天竺玄学界内公布;那们他们这些高位神,一下子就会全站到中低位神魔的对立面了。
信大体传看了一遍之后,梵天这里所有人就都沉默了;这时没人说话,没人想当出头鸟。
梵天也没办法,只好点名了:“阿修罗王!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阿修罗王也不傻:“一切听凭梵天大神做主。您的意志就是我的意志。”他把梵天扔过来的球又踢了回去。
最后梵天也没办法了,只好向他们道:“那就按他们的意思,公开公平公正的打一场吧。
打赢了,我们也少费多少事;省得老是没事去骚扰夏国了。”
这时,下面不知道是哪个神魔在自言自语:“能打赢吗?我们之中最能打的黑暗、破坏和暴虐之神跟人家打了一架,不是都失踪了吗?八成让人家俘虏了吧?”
不知道是谁听到了,直接对那个发声的人反驳道:“我们这边又不是只有只有迦梨能打?还有毁灭之神湿婆呢,还有罗喉、计都。”
这时作为魔身份计都突然道:“不管是骚扰劫掠夏国,还是鼓动迦梨去上夏国挑衅;这些都和我们阿修罗族无关。
所以这次和夏国的公开比试,我们就不参加了;以你们天神为主吧。”
说罢,罗喉、计都这二凶星竟然直接离开了;然后阿修罗王也带着一众的阿修罗,也就是魔离开了。
梵天的神殿里,竟然只剩下几十位高阶神在这里大眼瞪小眼。
梵天不由的叹气,这天竺玄学界的老大,真不好当啊!天竺玄学界的历史,实在是太过操蛋了。
其实不管哪里的老大,都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夏国近代玄学界也发生了地府和妖界在天庭失踪以后争夺玄学界统治权的斗争。
那时两方的战争也打得极其惨烈;不过后来双方都意识到这样打下去没有赢家,而一旦面临外敌入侵的局面反而会更危险。
所以后来双方就在夏国皇帝的调停和斡旋之下坐下和谈并且联合了;双方发展到现在,不能说没有矛盾,但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天竺的存在其实给了双方一个关系融洽的理由。
当年天竺玄学界曾经乘着双方激战之时,强力渗透和蚕食夏国的西南部;妖界和地府两方可以说是因为他们的压力才停战的。
停战之后没多久,双方就组建了联军;差点直接把天竺这边给干翻了。联军一路打到了德鲁附近;后来是梵天亲自出来与联军这边的首脑密谈,这才基本上保全了天竺。
不过那一次,夏国也没有善了;从天竺这边敲了不少的物资财货,这才收兵。
事实上也是那一役,基本上把天竺这边玄学界的精气神给打没了一半;别看天竺这边的玄学界经常叫嚣,老是有人喊要报当年耻辱。
但是一旦当夏国这边强硬起来之后,他们痿的又很厉害。
季风来了以后,开始越境侵袭他们以后;他们很快就收敛了许多,这里面也不无当年威慑之力的功劳。
季风在读资料时,发现夏国玄学界与天竺玄学界竟然有这么一段历史,还真TM的是非常有意思。
在这个世界的历史,是在明末开始就脱离了正常的轨道。所以自然也没有后来那场边境上的自卫反击战争的历史了,但是谁想到这竟然在玄学界出现了这么一段类似的战争。
虽然战争是类似的,但结局是相同的。都是把这个地区原本向上的国运给打断了,而现在的天竺在国际上也是一个以中二闻名的国家。
……
梵天既然已经确定了同意季风的提议,自然也要派人回去送信。
季风很快就收到了梵天送来的回信;前来送信的,还是上回那个中阶神;只不过这回他老实多了,没有缺了该缺的礼数。
季风在收到信以后,看上面梵天的回复,原则上同意了季风的提议。但是细节方面他要求还要商定出一个更加详细的章程和实施措施。
同时他还提出了季风一个礼节上的缺失。梵天是天竺玄学界的最高领袖;虽然这个最高领袖有些名不符实,算是名义上的。
但是在对外交往时,这个就是实打实的。
而季风只是西部战区的妖鬼节度使;从身份上来说,就和梵天不对等。
所以梵天向他提出的这个建议,算是僭越了。就算是夏国方面要提要求,那至少也应该是阎罗王才有资格向他提。
季风发现这一次,终于也算是被人家给打脸了啊!对方虽然实力上菜一点,可不代表全没脑子。这一次直接从规则上提,打他的脸打的合情合理。
这种情况下,季风只好先打发走了送信的使者。告诉他这回的事,自己也得向上报;只好等上头的意思下来,回头再派使者去天竺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