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士兵身死,一名装死的东洋人暴起夺马而逃,这突然的变故,令我们微微错愕。
等到我们都反应过来时,那人已经策马跑出了好几米,眼看就要冲出这片地带了。
十几名士兵先后抬枪射击,想要把那人打下来,却是已经太迟。
一阵枪响击空后,站在谷口的吴弋见状,赶紧抢过身边一截倒地的树干,当作长棍横扫而出,重重地击在马腿上。
那匹马的马腿被吴弋这么一扫,顿时失去平衡,前冲扑倒在地。
马背上那名夺路而逃的东洋人也因此摔了下来。
唐世杰和陈侯见状,赶紧上前想要按住那人。
但那名东洋人着实凶狠,即便赤手空拳,也把陈侯打了个满脸花,幸亏张生和刘魁随后赶到,几人才生擒了此人。
他们擒下了这个东洋人后,我和赵立、苗毅也赶了过来。
这是一个年纪约有三十岁的东洋人,留着一头浓密的偏分头,面色凶狠,左边眼角上还留着一道疤。
即便被张生、刘魁死按着,他也在不断挣扎,想要站起。
张生见这人挣扎个没完,也恼了,一脚踹出,重重地踢在他的膝弯上。
那人挨了张生一记狠的,这才老实了不少。
我瞧着这名东洋人,觉得他和其他已死的东洋人不太一样,有他这样的身手,绝不会是个普通的小卒,便问道:“你们为什么要伏杀我?是受何人指使?”
那东洋人闻言,不屑地冷哼一声,然后颇为愤怒地看了吴弋一眼,喝骂道:“叛徒!”
吴弋听了,脸上没一点表情,也懒得和他辩解。
赵立见状,上前就抽了东洋人一个耳光,骂道:“我二哥问你话呢!不好生回答,让你求生不得,求死无门!”
那东洋人被赵立打得嘴角溢血,眼中却闪动着疯狂的光芒。
他忽而仰头,大笑起来,好似疯了一样。
我瞧着他这个样子,却觉得他这种表现似曾相识,顿时感到有些不对劲,连忙伸手将弯腰杵立在他面前的赵立拉开。
赵立刚被拉开,那东洋人就张口吐出两道毒针。
毒针射偏,却扎进了赵立身后跟随苗毅一起过来的士兵。
那士兵脸上中针,顿时脑袋一歪,口吐白沫地倒向了一边。
瞧见这一幕,众人都是一惊。
那名东洋人见没能暗算到赵立,恨声一声,瞪着我说道:“樱田商会是你毁掉的?你敢破坏我大东洋帝国的计划,帝国的精英必不会放过你!”
“砰!”他这话刚一说完,我就已经拔枪毙了他。
“越爷,您这…不用再审问一番吗?”苗毅有些瞠目结舌,他还以为我们抓到活口后会多加盘问一番。
我淡淡地摇了摇头,把枪收回,说道:
“没必要了。既然知道他们果然和当年的樱田商会有关,我便知此时无法善了。这个东洋人性格乖戾,是块硬骨头,就算继续盘问,也只是徒费时间,问不出多少有价值的细节。”
说到这,我又看了看时间,对苗毅说:
“苗营长,很感谢这次有你出手帮忙。只是我们还要赶时间,不能久留,这里的后续事宜,就拜托你处理了。”
苗毅闻言,也知我带足了精锐兄弟赶去浙西定有要事,便点了点头,道:“越爷尽管启程,此处有我。”
随后,我们收拢因为刚才的战斗而吓得跑散的马匹,又把被吓得不轻的向导谢建平找了回来,便再次出发赶路。
因为有人苗毅的部队助阵,我们这次没折损人手,只有陈侯、陈将等几个兄弟受了点轻伤。
吴弋本来也想跟着我去,但此行甚为凶险,而且这边也不能完全不留人善后处理。于是我还是把他留下,让他和我大哥的得力助手李琼一起,陪着苗毅收拾战场。
……
反打埋伏的战斗时间持续的并不长,我们重新上路后,又赶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浙西峡谷。
浙西峡谷一带山势绵密,群山之间散落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村子。
向导谢建平只是一个普通的照相馆老板,哪曾见过那种打杀的阵仗啊。
在目睹了之前的战斗后,脸色有些发白的他看向我们的目光中便多了不少敬畏和惧怕。
不过在高额雇佣赏金的激励下,谢建平还是很快地把我们带到了他的老家
——一个名为龙玕村的小村落。
龙玕村不大,位于浙西峡谷西南侧的一片小平谷中,林林总总也就六七十户人家。
谢建平家在龙玕村里算是很有名望的读书人家,以前谢家的长辈还开过蒙学,免费教村中的适龄孩童读书识字。
这种事情,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中是极为罕见。
也因此,不少村民都感念谢家的德行,一见谢建平带着我们进村,就有人不断迎上来和他打招呼。
谢家的院子在龙玕村南面的山坡上,一共有三间连在一起的小院。
正中间的住着人,左边的小院比较破,已然沦为牲口棚;右边的则是原本分配给谢建平的,因为常年闲置,有些地方也落了不少灰尘。
我们来到谢家的时候,风云突变,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
谢建平的大哥大嫂对于谢建平突然回归感到很惊讶。
谢建平则连忙向我们介绍了一下他的家人,并请他大嫂去喊上两位邻居村妇,赶快为我们准备吃食。
我们的来历谢建平没有多说,他只是告诉他哥,说我们要进山,要从这里横穿浙西,前往与大山深处的百丈岭。
百丈岭,在安徽与浙江交界的地方又被一些人称为石核岭。有关这点,也是我和姚半仙上次去古墓外围探查时才知晓的。
我们当然不会告诉谢建平说我们要去下墓,也不会跟他说前方的山岭里可能还有更难对付的敌人在候着我们。因为,没那个必要。
我们只需要他带我们从这个方位赶到百丈岭,只要到了百丈岭附近,我们自然能找到那座古墓。
谢建平没有去过深山,他熟知浙西峡谷的地形,却没去过百丈岭那边。
但他早先就拍着胸脯保证过,说只要到了龙玕村,他一定会找村中最熟悉地形的向导来为我们带路。
而这也是我们没有直接走浙西峡谷,而是转道往龙玕村来的原因。
只是看着这突降暴雨的天气,我一时也有点头疼,看来又得耽搁一段时间才能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