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李易会弄到什么样的古籍?而且好像和我家有关?
难道李易又在我家当年留在苏州的某处老宅子中找到了什么了吗?
我听到电话里的话语,一时愣了愣。
李易和李浩轩、陈瑜父母撺掇的饭局我可以不去,但既然李易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却不能不去见见他。
当即,我想了想,还是对李易说现在走不开,问他能不能在晚上九点左右约个地方见面。
李易自知今天欠了我一份大人情,虽然对于我推掉饭局有点不快,但还是答应下来,说是九点在总府路的锦程酒店等我。
与李易商定好见面时间,我就挂断了电话。
没多久,姚立也带着行李过来和我们汇合了。
我给姚立开了间房,待他将行李放好之后,便一起下楼吃饭。
在吃晚饭的时候,我和他们提到了一会儿要去见李易的事情,并询问他们想不想去。
姚立大摇其头,说不感兴趣。丹尼斯也说腿伤还没好,需要休息,不想蹦达。
于是最后,便只有我和陆雅琪两人去见李易。
九点快到的时候,我们来到锦程酒店。
在酒店大厅里,我打了个电话给李易,很快,他就派了他的秘书下来接我们。
剔着厚刘海的男秘书笑得仿佛韩剧暖男,在看见陆雅琪第一眼的时候,我敏锐发现这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眼睛一亮,显然是被陆雅琪的容光闪了眼。
他带着我们进入电梯,前往酒店顶层。
在那里,李易租下了一个小型会客室,他将在那里等着我们。
男秘的颜值在水准线之上,配上得体的衣着,比较能吸引小姑娘眼光。
不过此人的眼力见并不怎样,进入电梯后竟然一再当着我的面儿向陆雅琪套近乎献殷勤,甚至还想索要陆雅琪的微信号。
听到这里,我实在没法忍了,便冷淡说道:“齐秘书,你向我女朋友索要社交账号,意欲何为啊?”
齐姓男秘顿时惊愕,居然十分诧异地回了我一句:“你们是情侣啊?实在抱歉,我还以为你们是姐弟。”
此言一出,我只觉胸口被扎了一刀,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
小爷和雅琪站一块明明那么登对,就因为没牵着手挎着胳膊,他就误以为我们是姐弟?
这货绝对是故意的!他在挑衅我。
可是,还没等我措辞反击,电梯门“叮”的一声就打开了。
到地方了,锦程酒店17楼,李易就在左边走廊的第一间会客室里等着我们。
齐姓男秘前头领路,我也只好放弃和他计较,跟着走进了会客室。
会客室里,李易穿着西裤白衬衫,外面套着一件薄薄的西服马甲,配上梳理得十分浓密精神的发型,很有一种儒商的气质。
他本来临窗而立,听见了推门声,便转过身来对我笑道:“秋林来了,快坐,诶,这位是……”
李易话说到一半,看见陆雅琪后也怔了怔,觉得非常意外。
肤若凝脂,气质清冷的陆雅琪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给人一种很理所当然的惊艳感觉。
李易是大富豪,自然是见过不少容貌气质出众的女性。
可即便如此,他看见陆雅琪后也不由流露出欣赏的目光。
这种欣赏不含其他想法,就是纯粹的赞赏。
李易毕竟是李易,身份气度都不是他那个小秘书可以比的。
我微微一笑,对李易介绍道:“李叔叔,她是我女朋友陆雅琪,也是我爷爷的私人医生。”
李易听到这话,脸上的惊讶之色更甚了。他开玩笑道:“秋林啊,有这么好的女朋友平时藏的挺严实吧?上次李纾过生日,怎么不带你女朋友一起啊。”
“上次雅琪有事,不在上海。”我笑着说了一句,“李叔叔,您找我来,究竟是有什么书要给我看啊?”
李易笑着指了指我,又对秘书说道:“看把你急得,小齐,去把那本古籍拿过来。”
齐姓男秘应了声,走进会客室的小房间,马上拿来了一个手提包。
手提包打开,李易便从中抽出一本蓝色封面的线装古书。
他将书籍递给了我,又让齐秘书先出去,才对我说:
“这本书呢,是在拙政园旁边的下水道下面发现的。前几天苏州市政拓宽清理下水道,在施工的时候,就从下水道下挖出了一个暗室。”
“那个暗室的正上方,以前是一位清朝进士的宅子,我让人查过了。那座宅子在民国时就被你们钱家先人给买过来了,而且还被更名为‘花雨轩’。”
“我知道,花雨轩是你们家在苏州的老宅。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一场大火,花雨轩被烧得一干二净。”
“原本大家都以为花雨轩那应该没剩下什么了,不是被大火烧尽,就是在你们钱家搬离苏州时把有价值的东西搬走了。”
“但是市政施工队挖到当年花雨轩下的暗室后,却在苏州小小地轰动了一把。”
听了李易这番话,我翻开手上的古籍仔细一看,发现这也是一本风水学的著作。
不过与包罗万象的《青龙堪舆》不同,这本名为《天罡理气》的风水书里讲的都是如何望气、导气、破煞,和用阵法改变局部地气平衡的操作方法。
我仔细翻阅了这本书的各节篇章,只觉得头大如斗,看得脑袋都晕乎乎的。
不过饶是如此,里面有两段话还是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两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千足为势,百尺为形。宛委自复,回环重复。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
支之所起,气散于野;支之所终,气聚于合。
这第一段话的意思呢,是点明了寻龙找穴的总则。
只有熟知望气之法,明辨阴阳,体察山势水脉,才能在崇山峻岭之间准确找出阴阳平衡的位置,只有找到阴阳平衡点,才能找到要寻找的墓葬所在。
第二段的“支之所起,气散于野”,则是将天干地支和星辰星象结合起来了。
当地支与星象相合,墓葬所在的入口浊气、恶气才会上升,暂时散去。寻墓者就能借着那段时间,进入墓穴。
而“支之所终,气聚于合”则完全相反。
当地支与星象相合的时间段过去,原本散去的恶气、煞气就会翻着倍地迅速聚拢回来,重新笼罩墓穴入口。
而在那种时候,如果有人站在墓葬入口处,就会遇到最大的危险。
我之所以能读懂这两句话,则是因为它们同样出现在了钱越的日记里。
在钱越的日记中,有一则是钱越和姚半仙讨论如何利用风水阵法聚合地气守护古墓的记载。
那则日记中,姚半仙就明确提到了上述的两句话,并对钱越说,要想布置风水阵引动地气很难,必须熟读理气宗的各类著作,将其融会贯通,才有可能。
但那之后,姚玹又对钱越说“布局千难万难,破阵却如剥茧抽丝”。
意思是,只要能有辨认风水阵的眼光,并按着理气宗著作上的方法去仔细计算风水阵的“散气时间”,就能平安进入风水阵,并将其破坏掉。
在钱越的日记里,有关他和姚半仙讨论风水的记载不多。
我一开始读日记时,没有将那则日记放在心上。
直到拼出藏宝图,读到了隐形字页码上的告诫文字,我才记住了那则日记。
画面回放,暂时回到拼凑藏宝图的那天。
那天在香港,我们通过破解钱越日记上的空白页,一共得到十一张有用的纸张。
其中,八张之上画着藏宝图的一部分。
最后三张纸上则用隐形字写着三条信息。
那三条信息就是:
第一,开启古墓需要一钥匙,钥匙就是乌金短剑。
第二,古墓入口有风水大阵引动地气守护古墓。只有学会望气理气,才能在地气消退的日子才能开启古墓,顺利进去。
第三,古墓中有幻阵,有傀儡和机关,如果没有《青龙堪舆》当化险指南,进去等同送死。
如今,我们已经拿到了乌金短剑。《青龙堪舆》我一直随身带着。
这样就等于进入古墓的三个先决条件解决了两个。
而李易今天给我的这本《天罡理气》,则让我看到了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希望。
换言之,说了这么一大堆,就是,我觉得有了这本《天罡理气》,我们就能推算出避开地气安全进入古墓的时间。
一念至此,手捧着《天罡理气》的我不由感到一阵喜悦。
我抬头,对李易说道:“李叔叔,这本书你到底是怎么弄来的啊?除了这本,还是其他风水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