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确实有布料和香料的货源。”而这个小丫头更聪明的,他才刚刚见识。
摇曳的灯光下,她的笑容笃定而又自信,“我也可以实话告诉你,我收购的这些店铺,不是全部都做布料和香料和香料,我用的只是一部分。”
眼神定定的看着苏青天,此时的苏小七非常稳重,而且话语中带着让人莫名信服的力量,“我也可以把我的货源给你一部分。”
苏青天的眉头跳了一下,“你有条件?”
“父亲女儿和父亲谈条件,是不是让人贻笑大方了条件倒是没有请求,倒是有一个我听说父亲在蜀国有自己的店铺,而且卖的非常不错,女儿也想在蜀国开一些店铺,不过人脉上确实有些浅薄,就是请父亲帮忙一二。”苏小七说的很平淡,但话语中却是语气深深。
苏青天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蜀国乃偏远之国,地处险要之地,当时苏家为了打开蜀国的这片天地,可谓是受尽了苦头翻山越岭不说,来到了那气候和这里完全不同的地方,苏家人可是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头,在那里打开市场也是极为的不容易,甚至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出了毛头。
蜀国的苏家店铺,有了如今的鼎盛时期,那是苏家人在那里的坚持以及过硬的本事,还有让人放心的品质,可是如今这个小丫头让他在那里帮忙一二……
苏青天有些沉吟。
苏小七静静的坐着,不着急,就是等着。
“能不能问一下你的蜀国要去做什么?”一盏茶的功夫,苏清天开口问道。
“卖吃的。”苏小七也没有隐瞒,只不过说的有些笼统。
“确定只是卖吃的?”苏青天却有些不相信。
“还有女子用的东西。”苏小七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收去了一些。
苏青天知道不能再问下去了,再问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可以,但是我希望你给我的货源能够价格稍微低一点。”苏青天婉转的表达了一下他的想法。
“爹爹你知不知道,贾荣生因为什么被抓了?就算是价格再低,也不能低于我们和百姓们所达成的那个条件。”这是他们的底线也是那些百姓们应该得到的,不管是谁,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在老百姓身上找利润。
苏青天的唇角抿了抿,他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女孩,终究没有再坚持下去,“好。”
终究是他想多了,而且也有些贪婪了,就算是按照现在的价格去拿,他们的店铺也能够赚很大的一笔利润。
事情谈妥之后,苏青天又简单的交代了几句,这才离开了,等到他离开的时候,苏小七抬起眼睛看着苏青天离开的方向,眼眸慢慢深沉。
“苏青天有一个小妾,听说是柳州人士,而且是姜家的庶女。”身后忽然响起了一道清朗的声音,声音徐徐稳稳,“浙姜家也是一个生意,人家而且家里也有独到的一套生一门精。”
“所以她就敢打这些百姓的主意,想让苏青天变成第二个贾荣生吗?”苏小七的脸色很沉,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那你还别说这个女人手段很不一般苏,青天现在没有正式还有三个妾室,可是这个小妾却是以后来者居上,现在更是要被抬为侧室了。”祁煜转了过来,坐在了苏小七的身边,看着苏小七眼眸中带着的冷光时,他的唇角微微的勾了一下,“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见面了。”
“那我希望,她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苏小七的眼中划过一道狠光,“也希望她能够明白,不要没事儿找事儿。”
“如果她要没事找事呢?”祁煜唇角带着笑,支着下巴定定的,看着眼前这张容颜。
夜色很静,烛光摇曳,这张容颜无比生动。
“嗤!”苏小七撇了撇嘴,满脸的不耐,“她要是没事儿找事儿,我直接让冯三把他给扔出去。”
想到那个画面,祁煜脸上的笑更浓了,“这就是你对付那些女人的方式,有些太粗暴了吧?”
还不得不说,这个小丫头真是彪悍。
“粗暴?”苏小七的嘴快要撇到耳根了旁边了,“那个时候怨我们粗暴,这后院里的哪个是个省油的灯,要怪就怪那些男人一个个都管不住自己,左一个女人,右一个女人的往家抬,抬那么多有什么用?”
祁煜唇角的笑容僵了僵,忽然之间他发现他好像把这个话题给带到了一个有些收不住的地方,而在这一瞬间他心中忽然有些好奇,他想要知道这个小丫头对这方面有什么理解。
“这些都是有些无奈之举,比如说一个男人可能不喜欢这个女人,可是如果他和这个女人的家人有某些种关联的话,会给他带来一些好处,所以他回家里买着也无可厚非。”不止在这民间,就是在那高高之上之处,皇帝都有这样的无奈,所以才有后宫六院之说。
“那是男人没本事。”对于这个封建的时代,对于这种封建的制度,作为现代人的缩小期,嗤之以鼻,他一直都觉得一个人要是真有本事,那就不用女人的维持关系。
祁煜的唇角抽搐了一下。
他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突然发现这句话好像说的很有道理,他竟然找不出反驳的话语来,忽然他有些忧心,他想到了自己的以后,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后院当中有那么多的女人,在面对这个小丫头的时候,她是不是会用着这种明显的目光告诉他——你自己那么没本事啊,娶了这么多的女人?
“那有没有可能……是喜欢?”祁煜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喜欢?喜欢那么多女人那是喜欢吗?那是朝三暮四吧,那是花心吧?”苏小七更嗤之以鼻,她眼神中带上了一种亮光,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然后悠悠的说道,“真正的喜欢是白首不分离,真正的喜欢是相扶到老,真正的喜欢是从一而终,真正的喜欢是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