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泉山抬头望天,不忍去看沿途的百姓。
像他这种大权独揽的权臣,史上能有好下场的,几乎就没有。
都是改朝换代之后,被卸磨杀驴。
实际上吕泉山早给自己铺了后路,再有七八年,等自己过了六十,本朝稳定之后,就退出这权力的漩涡中心。
这事儿对他来说不算难。
只是千算万算,思路再严谨,也架不住朝中奸佞吃相如此难堪。
早知道就不该心慈手软,应该先下手为强,干掉那些该死的玩意儿。
吕泉山仔细思考了一路,然后又觉得,不管是高氏还是中原王李两家,就算千方百计的算计他,也只敢将他拉下来,不敢对他下杀手。
这意味着什么,这些大人物难道不知道?
他们是坏,但并不愚蠢。
莫非是皇帝的性子变了?
皇帝执意让他死,其他朝臣完全拦不住?
果真如此的话,这天下可能要乱啊。
吕泉山忽然苦笑,自己都要死了,还管天下乱不乱?
他年少成名,不到二十就入了仕途,宦海三十余载,可以说是步步高升,平步青云。
得罪了很多人,也认识了很多人。
最重要的是,为民生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仔细想来,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也该有他吕泉山一份功劳吧?
起码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
只是才刚刚步入最高点,这就要跌落深渊了。
吕泉山倒也不怕死。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其实还没活够。
但做的事情,也不少了。
三十余年,从一个县城的典吏做起,直到当朝首辅。
虽然这首辅还没当几年……
这一生,也算波澜壮阔过,没有白活了。
吕泉山随着囚车,一路到了刑场。
被刽子手押上了行刑台。
监斩官一声令下,吕泉山人头落地,血溅五步。
围观的百姓,人人痛哭流涕,声音可让苍天落泪,江河含悲。
一代权臣,就此陨落。
吕泉山的尸首,与罢免吕氏上下的文书,一并发往姑苏。
此消息很快传遍天下,无数百姓为之落泪。
这事儿传到凉州的时候,徐牧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知道吕泉山被抓一事,想来可能是朝中奸佞作祟,但吕泉山与天下诸多士族的利益有关,朝廷应该是不可能真的杀吕泉山,顶多就是罢免。
徐牧也写过文书送往京师,顺带送去了不少银钱。
他觉得吕氏多半也在运作。
再加上吕泉山的能力,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他觉得吕泉山死不了。
可他是万万没想到,吕泉山居然真被杀了!
吕泉山跟徐牧的关系,可以说亦师亦友。
徐牧从吕泉山身上学到的,可以说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藏。
在吕氏,吕颜卿和吕泉山的关系最好。
吕颜卿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痛哭流涕,悲伤不已。
不只是徐府,整个凉州行省,全都笼罩在一股悲伤至极的氛围当中。
徐牧为吕泉山举办哀悼典礼。
全城老百姓全员参与。
凉州城外,凉月湖边,人山人海,痛哭之声,不绝于耳。
尽管典礼结束了,徐牧下令让大家都回去。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走。
吕泉山对凉州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凉州多年,可谁不记得吕泉山对凉州的贡献?
傍晚,徐府所有人返回府邸。
大家坐在前堂,人人神色肃穆。
“定是朝中奸佞作祟!”徐牧恨恨的咬牙说道。
吕泉山站的太高,能力太强。
改朝换代之后,朝中有部分重臣都换了人。
高氏,裴氏,王氏,李氏,统统都掌握了大权。
但他们四大士族,却被吕泉山一人踩在脚底下。
他们自然不甘心,所以想将吕泉山给拉下马。
可是,皇帝如此仁德,为何就轻易听信了奸佞的谗言,把吕泉山给杀了?
徐牧跟皇帝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皇帝并不愚钝,而且有很高的政治觉悟。
如今皇帝登上大位,只要按照前朝的政令,重用吕泉山,则必定是国泰民安的场面。
皇帝杀了吕泉山,高伟那些庸人,自私自利的蠢货,能玩转得了这复杂的天下?
他们只知道利用权势,为自己谋取私利罢了。
他们有狗屁能力治理天下?
让这些人掌握朝中政权,只会让朝堂上下,变得越来越腐败。
徐牧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要下旨杀吕泉山。
这根本就不符合皇帝的人设,也不符合皇帝的利益啊。
皇帝继承了先帝的仁慈,对谁都礼遇有加,却为何要诛杀朝中重臣?
江州每年上缴多少赋税?多少粮食?给朝廷多少利益?
吕泉山在其位,并未犯下任何过错,却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说处死就处死了。
今后吕氏还会对朝廷忠心耿耿?
皇帝是太小看士族的力量还是怎么?
想当初,徐牧在锦州,区区一个刘氏,都能发动几十万的叛乱,那就更别提吕氏了。
皇帝把吕氏的主心骨杀了,以吕氏的实力和敏锐度,钱粮无数,想要割据一方,那就是一方豪强。
皇帝拿吕氏,又有什么办法?
这不是强行逼着吕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