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马九畴这个年纪的人鼓起劲来,决不能像对待孩子一般,说些简单的鼓励之词。
陈凡略一思索,便面带正色道:“九畴可知【过夏】?”
马九畴似乎在脑海中检索了一番,可最终还是惭愧摇头:“恕学生孤陋寡闻。”
陈凡道:“过夏,字面意思当然是度过夏天,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有载:“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落第的举子留在长安学习备考,称之为【过夏】或者【夏课】。”
听陈凡说到这,不仅马九畴,就是别的学童和海鲤、洪升,以及洪升带来的一众充当夫子的学生也不由自主的精神了起来。
没办法,这位状元公的学识太渊博了,典故可谓信手拈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随便就能翻出些有趣的事情来,课堂上这么一说,想不听都难。
“大家都知道韩愈吧?”
“知道!”学童们异口同声回答。
弘毅塾中谁不知道,他们的老师陈凡,最为推崇的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愈于贞元二年只身前往长安求取功名。在贞元三年至五年间,他连续三次参加进士科考,均名落孙山。落第后生活困苦,曾一度穷困到“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的地步,甚至需要拦马求助北平王马燧才得以渡过难关。”
“面对屡试不第的窘境,韩愈并没有放弃,他选择返回宣城闭门苦读,终于,贞元八年,他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成功登第。”
“考完后,有人问他你考了这么多年,年纪也不小了,是怎么能屡败屡战,最终考中了呢?”
马九畴听得很仔细,已经有些浑浊的眼中,逐渐透出光来。
陈凡道:“韩愈对那人说,他之所以最终能考中进士,就是因为在过夏时采用了一个办法,那个办法名叫……”
陈凡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
众学童还傻傻的等着陈凡接着讲下去,谁知陈凡到这就停住了。
谢东阳直接不干了:“夫子,关键时候,你可不能藏着掖着啊。”
“是啊,夫子!”
小胖子张祖胤,哦不,如今已经是小瘦子张祖胤道:“老师,你就教教我们吧。”
陈凡刚想说话,谁知门外一阵笑声传来,王大绶以及一帮淮州府官员,带着一名身着便袍的中年儒生走了进来。
“状元郎,我给你介绍,这位是……”
谁知王大绶还没说完,陈观拱了拱手道:“见过陈状元,在下乃湖广岳麓书院的一名夫子,路过此处,因与王道员有旧,故而跟着王大人冒昧叨扰,还请见谅。”
王大绶闻言,惊讶的看向陈观,谁知陈观看也不看他,施礼之后,便神色淡淡等着陈凡的答复。
能被一众官员众星拱月似的捧着进来,陈凡才不信对方是个普通的夫子。
不过,这不重要,自己正在讲课,并不想在这些人事关系上下心思。
于是他便回身一礼道:“原来是陈兄,失礼了!”
陈观微微一笑:“久闻状元公极擅教授弟子,刚刚听状元公说韩愈的办法,下……在下也想听听,不知状元公能否不吝赐教。”
陈凡摇了摇头:“不敢!诸位请塾堂后面坐,不要影响学童上课。”
他的话刚出,韩辑就一脸尴尬道:“这是弘毅塾的规矩,陈……夫子勿要见怪。”
陈观微微一笑:“无妨。”
待这群人坐定后,陈凡:“韩愈的办法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那学问可就大了。”
众学童听到陈凡言归正传,连忙收拾起好奇心,转头看向夫子。
“说简单点,这韩愈的办法就是温故而知新,每个人的大脑记忆都是有限的,像九畴这样,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像你们青春年少的孩子难道没有?”
“有!”张祖胤道,“夫子,前几日我读《中庸》第二节,读完之后就忘了。”
陈凡点了点头:“所以我说想要学有所成,复习功课那就必不可少。”
众人还以为他会讲出什么新鲜有趣的故事了,谁知搞了半天,就是温习课本那一套。
学生们不由大失所望,就连陈观的脸上也露出不以为然之色。
陈凡将台下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微微一笑道:“别着急,我刚刚说了,韩愈的办法说起来简单,但具体操作起来,却是十分复杂的。”
“若是掌握了他的这套复习办法,我保证你们想考秀才的必中秀才,想考举人的必中举人。”
陈凡这话一出,那杀伤力太大了。
他是谁?
状元郎啊。
那么可不可以推断,陈凡口中所谓的考试必成功的经验,就是他陈凡高中状元的秘诀?
“想,想,想!”学生们激动了,连旁听的众人也恨不得掏出小本本将陈凡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
陈凡点了点头道:“咱们面对科举,大部分学童都被塾里的夫子要求复习。”
“有的学童复习有条不紊、步步为营,学习很有章法。比如贺邦泰!”
贺邦泰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陈凡道:“但是大多数学童到复习时,面对那么多需要复习的内容,常常顾此失彼。也有的一片茫然,什么都想抓住,但什么都抓不住。”
“我问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
“有!”
“夫子真是神了!”
“我就是什么都想抓住,但最后脑子里一片空白那种。”
……
众学童你一言我一句。
陈凡笑了笑:“昌黎先生给你们这些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学童,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就是——复习计划。”
“这个复习计划分为四点,对,很好,祖胤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已经开始记录了,你们难道还要等着复习我给你们的复习计划吗?”
众学童“哈哈”大笑,赶紧研墨。
陈凡道:“这复习计划分为四条——知识量、时间量、欠债量以及夫子的复习进度。”
“下面我给你们详细展开,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