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岂非绝作
我是泡泡2025-11-07 11:502,116

见众人消停了,唐胄又连续看了几篇。

有的文章写得尚可,有的有些许股很有亮点。

但总的来说,水平大抵在唐胄的心理认知之内。

他也不高兴,也不失望。

到了他这个年纪,又在朝廷里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早过了一惊一乍的岁数。

就在他准备装装样子,将下面几篇文章看完时,突然,一个破题吸引了他的目光。

必大德之得天,必之以因也。

唐胄顿时眉毛一挑:“终于来了个能看的破题了!”

这个破题,必大德之得天,直指“大德必然获得天佑”,紧扣主题。

必之以因也,又强调了这种必然性。

一下子两个小句十二个字,既概括了题中大德必得其位的结论,又将题目最后的“笃行”这一关键条件描述的完完整整。

十二个字,精炼若此,有充备的论述,还在结尾下了钩子,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就是这个破题,这人都可以给个贡士!”唐胄心中默默点头。

尤其是比起那些用平破,比如“德者,位之本也”的人,这篇文章的破题可谓是高妙。

就在唐胄准备接着往下看时,却突然又掉头看向破题。

他仔细琢磨品味一番后,一下子笑了起来:“有意思,有意思。”

“虚些【得天】,实写【因也】,必甲之乙,必之以丙,前后分句因果呼应,音韵铿锵,让人读之,有着背后之人想要畅述【天道酬勤】的感觉。”

“差点就漏过了!”唐胄看到这,不由为自己的敏锐感到骄傲。

但随即,他又对这篇文章的作者更感兴趣了:“不行,此破题甚是厉害,需抄录下来,将来教导璣儿时可以用到。”

想到这,他从身边抽出一张纸来,在上面,将这考生的破题录了下来。

录完后,他看了看自己的抄录,又看了看对方的卷子。

突然发现,自己当官几十年,写出来的字当然遒劲老辣,但若是比馆阁体,自己还真未必比这考生厉害呢。

唐胄对着一个破题研究了半个时辰,一会儿眉飞色舞,一会儿又抽笔抄录,一会儿又抚须轻诵,这让台下等着“驳斥”他的同考官们看得是一头雾水。

可在这贡院里,这时候的唐胄就是最高权威,他根本无需管下面人的想法。

琢磨了一番这考生的字体后,他又接着往下看去。

承题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对破题的补充,但也能从“夫人主得而天主因。”这一句中感觉到,对方绝对是个练字高手,一句话里,唐胄想要增减一字,最后都发现,去掉这考生写下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没有那味道了。

看到这,唐胄终于察觉到对方文章的火候:“观瞧这文章,此人必是宿儒,厉害厉害!”

他想了想这次京中中进士呼声比较高的几人,有的文章风格不一样,有的年纪对不上。

“难道是陈凡?”

唐胄想到此人,随即又摇了摇头。

陈凡这人的文章他是看过的,而且对方在极乐寺的讲话,也有人专门抄录了给他。

“陈凡此人那日所言,有一部分是继承陆九渊心学那一套,又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此人确实是天纵之才,但既然所思所想被心学侵染,那就绝对写不出如此【理法兼备】的文章来。”

唐胄自诩读书是读老了的,这一点上,他的眼光不会错。

再往下看“如以为天亦何莫而非天也哉!位天,位也;禄天,禄也,而且以为升闻,则亦云天锡也;而且以为不朽,则亦云天年也。苟求其故,则非天业,德也,抑非直德也,大德也。”

唐胄看到这,突然倒抽一口凉气。

先假设“天无所不在”,考生看似承认了天命决定一切。

但随即转折,指出“位、禄、升闻、不朽”虽然表面归因于天,但根源其实在德。(苟求其故,则非天业,德也)

“好一招先破后立!”唐胄眉毛角跳动,这是他每次兴奋时都会出现的下意识反应。

“抑非直德也,大德也,这句话写得也好,从普通之德上升到大德,这跟《中庸》中说的【大德者必受命】呼应了起来。”

“关键是这考生的文章环环相扣,既符合我儒家【尽人事听天命】的说法,又不陷入佛老的宿命之说,其中微妙,犹如瞎子穿针,非艺高者不能作也!”

……

天意生物之心,默用之于舜。能为笃……

此终非人之所能为也,故曰天也。

此终非天之所能为也,故曰德也。

唐胄看到这,缓缓抬起头了,整个人陷入了官帽椅中,浑身好像被人抽干了气力。

他知道,这是他兴奋过度后的“大脑空白期”,这是一种一边读一边把自己代入,最后发现自己竟然写不出这种文章,甚至不能增减一字的无力感。

“此人的文章练字、炼句都已老辣,笔法、句式已臻化境。”

但这些都不是唐胄觉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原因,他之所以会感觉脱力。

是因为这考生的脑回路简直太大了。

这篇文章阐释题中大德者必得于天的义旨,竟然全然不用八股格式,而是纯用古文句式和笔法,可以说,是一篇将时文、古文合二为一的高妙之作。

全文被其分为上下两截,起讲用借挑法扣题。后面几段,上截下需,最后在落清“必”字时,乘势即入下截题旨。

文章以“天”为开,以“德”字为合,则题上截必得与题下截因材之义,即在其中。

而这考生“因题制局”的技巧,也就在于此。

这种不讲排偶,而以题上下两截来阐述题旨的体式,可谓是给八股文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前无古人,但唐胄相信,将来一定会大为流行。

“虽然不是八股正宗,但此文忽操忽纵,一片神行!”唐胄已经在心里给出了这篇文他的观后感。

想了想,他觉得还是意犹未尽,这次,他干脆叫人拿出朱笔来,准备直接给这篇文章一个评语。

同考官们一直关注着他这边,见他竟然当场要用朱笔评价,知道这是考生的文章入了总裁官的眼了,于是纷纷勾着脑袋想要去看。

这边唐胄在陈凡的卷下写道:“神机鼓舞,着纸欲飞,按之题分,却丝毫不紊,岂非绝作?”

继续阅读:第611章 选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