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7前往冥城
医馆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开了起来,在这片地区渐渐有了好的口碑。
而医馆的成员也多了起来,都是慕名而来。青衣现在甚至不用天天往医馆里跑,有慕木在就行。
这所医馆的名字就叫做清风塘。这里有自成的一些规矩,在这里的人必须知道。
第一,绝对不能收贫苦人家一分钱,而且要用最有效果的药材。无论是什么疾病都得全力以赴,而不能说无能为力。
第二,王公贵族,富贵人家看病,一律两倍价格。不要问为什么,如果他们不愿意,那自行离开。
第三,不希望医馆里有人闹事,一旦发现,终生不得进清风塘,包括内讧,这种事情更不应该出现。
这些规矩大家都牢记于心,并没有多大意见。
就在众人都觉得生活充实而平静的时候,冥城传来了令人惶恐的消息。
那里爆发了瘟疫,病源具体不知。只要感染的人,不出一个月就会死去,形如僵尸。
现在闹得全城人心惶惶,好些富贵人家都纷纷迁移。
据可靠消息来报,死伤人数达到开国以来最高。整座城就有百分之十的人感染上瘟疫,这座城里的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场瘟疫,是整个国家的灾难。如果不加以控制,那将会危及全国。
朝堂之上,楚皇问众人可否有谁愿意前往抗难救灾,没有一个人回答。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楚皇发怒了。
“一群饭桶,寡人要你们何用!”
“儿臣愿意前往!”
席予站了出来,成为那唯一一个出声的人。楚皇的脸色好了一点。
“那好,出征的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吧,你先关注冥城里的动向。”
“儿臣领旨。”
散朝之后,席予径直回到王府之中。收拾东西,准备急用的物品。
然后去各个医馆征集所需的药材和消毒用品,与此同时还必须带上一些医务人员。
如果没有专业人士,那么病情就难以得到控制。可是要找到情愿前往的人,没那么简单。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强制性的押送了。毕竟冥城可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等着人力和物资。
青衣和医馆里的病人正聊得欢,一支军队就闯了进来。
“上面征集物资,冥城瘟疫,大家务必做好清洁工作。”
青衣吩咐其他人去取药材,自己和那领头之人交谈起来。
普通的瘟疫肯定惊动不了皇宫里的人,他们每天拿着朝廷的俸禄,衣食无忧。怎么可能去关心地方上的事情。
看来这场瘟疫非同小可,怕是一般的医者无法治愈的。不知道师傅现在在何处,有没有听闻这个消息。
青衣忧心忡忡的和领头人聊了几句就发起了呆,自己到底要不要插手这件事呢?好纠结啊。
看看情况吧,万一有人能够控制病情呢,自己还是先一边呆着吧。
回到彼岸阁时,席予已经离开了。整个王府里就只剩下东林,因为他必须负责各个地方的交易。
青衣闷闷不乐,席予哥哥都不告诉自己一声就离开了,青儿要生气了!
席予来到了冥城,往日喧嚣繁华的城市已经变得毫无生气。被一股死亡之气笼罩着,街上没有一个人的影子。
看来,这场瘟疫带给了冥城百姓不可磨灭的伤痕。天灾就是这么可怕,悄无声息,就这样夺走了人们的性命。
这种不可控的因素更让人糟心,因为无从下手,无可避免,无能为力。
他随意找了家客栈住下。听这客栈老板说,现在冥城大多数人都逃难去了。谁愿意把命交待在这种地方啊。
“掌柜的为何不走呢?”
“唉,我这一把老骨头了,也走不动了。再说,对这个地方也有感情了。”
“掌柜的还是个念旧的人啊。”
“是啊,这家店是我和老伴一起打拼下来的,我们可都靠着这家店过日子啊。”
想去那些年媳妇跟着自己没少吃苦的,最拮据的时候,一天就啃上一个白面馒头。
那时候,他们还没开这家店。他也只是大街上的小贩,因为手艺还不错,就卖起了小玩偶。他也就是靠着这门手艺才取得了那个傻姑娘的芳心。
他还记得那个小姑娘天天站在自己面前,痴迷的看着自己捏小人,那眼里有毫不掩饰的崇拜。
那一天,她和往常一样来到自己面前。非要嚷着教她捏一个小人,还要是她自己的模样。
他也没有办法拒绝这小姑娘,鬼使神差的就答应了。他想要上前帮忙,她怒视着他说道,不许。
一个尚且看得清面目的小人被捏了出来,她刻上自己的名字,扔进炉子里烧灼。
他还记得她捧着那小人儿傻乎乎的笑了好久,然后一本正经的收回笑容,把小人递给他。
“这个送给你,你收下了,就得娶我。”
那个句霸道的告白还在脑海里回响,如今他们都步入暮年了。
那一天,他好像听见了一个声音:收下,娶她。
就是那个声音,他牵着她的手走过了几十年的春分秋至,看过无数的日出日落。
他和媳妇都是老实人,一辈子都在冥城这里度过。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人,也没舍得离开过这里一步。
冥城是多好的一个地方啊,记录了他们一辈子的兴衰荣辱。
从一个小小的商贩到一家客栈的掌柜,从二十弱冠到六十花甲,这一路走来也有许多辛酸。
他曾经像大多数男子那样问过媳妇,为什么会喜欢上自己。
媳妇只是看他一眼说:不知道为什么,看你认真的样子,就再也移不开脚步了。
为什么不逃难啊,因为这座城里几乎装载着他们满满的一生。这一辈子啊,能和媳妇一起生活,也知足了。
如果不幸感染的话也罢了,就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安静的死去。
人到暮年,就会有一种格外恋家的情感,他们也一样。何苦东奔西跑,已经没有这样的体能去躲过这灾祸了。
只羡鸳鸯不羡仙,月下二人自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