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朝堂上。
晋国皇帝和群臣听闻消息,全都愤怒不已,大声喝骂着。
“什么?大宁皇帝竟敢找一个肥婆来和亲,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这是侮辱我大晋,侮辱我皇帝陛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开战!我们要向大宁开战!让大宁皇帝认识到他的错误!”
几个性情激烈的大臣,放声嚷嚷着,叫嚣着要陈兵边境,对大宁动物武。
在他们看来,这是对大宁的大晋最大的侮辱,无论如何也不可接受。
大晋皇帝也面色胀红,额头青筋暴跳。
“姬昊,你刚才说的大宁竟然将一个丑陋的肥婆奉为贵妃,想要嫁给朕?”
“他们把朕当什么了!”
“你这个使者是怎么做的?有辱国威!来人,拖下去砍了!”
大晋皇帝如今年不过30,但早已稳固朝政,正是刚愎自用,志得意满的时候,丝毫受不得这样的屈辱。
他当即下令将使者姬昊拖出去斩首,以正国威。
“不!陛下冤枉啊!臣冤枉!”
“陛下饶命!饶命啊!”
姬昊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是浑身大汗,甚至都快尿了。
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就不提什么要让单贵妃和亲的馊主意了。
这下好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大宁反将一军,落得如此下场。
可大晋皇帝却丝毫不予理会,只是冷漠的挥手,让士兵将他拖出去。
不一会儿,姬昊的脑袋就被带了回来。血淋淋的死不瞑目,看得让人发渗。
砍了这个丧权辱国的使者,晋国皇帝和群臣的怒火,才稍稍平息几分。
其余一些比较冷静的臣子,才终于敢上前劝谏。
“陛下,此事固然是大宁的错,我们不可轻易放过,但直接陈兵边境开战还是有些过了。”
“大宁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力雄厚。与其开战,定是一场旷时日久的大战,不知有多少将士要埋过去沙场!”
“而我们也不可能直接灭掉大宁!”
“这场战争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陛下三思啊!”
这些臣子一向是比较温和的主和脉,并不愿意与大宁开战。
战争这个东西,一旦开启就是风烟漫天,流血无数,不是你想结束就能结束的。
若是到了逼不得已的境界也就罢了,可如今不过是因为一个和亲的人选,怎么也不至于闹到如此地步。
“朕都受到如此侮辱了,你们还要朕忍着?”
晋国皇帝愤怒的拍着桌案,怒斥劝和的大臣。
“不出兵开战,那你们说如何将这个屈辱讨回来?”
大晋皇帝怒火依旧未能平息,开口诘问这些劝和的官员。
官员们对视一眼,知道有有希望,便立刻继续劝说。
“陛下,因怒而兴兵,非明君所为啊!”
“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另想办法。”
“可以先派出使者,去进去大宁谴责,让大宁皇帝赔罪,也不至于闹到非要兵戎相见的地步!”
听主和派这么说,主战派顿时坐不住了,他们可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还派出使者?你们的脸难道还没有丢够吗?”
“大宁才不会跟我们讲到什么道理,唯有战争,唯有刀剑才能让他们妥协,让他们认输服软!”
主和派自然不同意,继续跟他们打擂台,劝诫皇帝。
双方在朝堂上你来我往,互相争论着。
大晋皇帝高坐龙椅,却并不直接发表意见,而是在两边之间不断权衡。
他没有听主战派的话直接开战,也没有听主和派的,默默吃下这个亏。
“大宁如此侮辱朕,侮辱我们大晋,绝不可轻易放过!”
“不过开战确实有些过了,我方军队也还没有准备好,粮草后勤也还不够,所以暂时不必急着开战。”
大晋皇帝是个活稀泥的高手,也是一个理智的君王,做出最符合大晋国家利益的决定。
他综合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双方的意见,最后下令。
“开战之事不急,我们先做出一些应对,看大宁什么反应。”
“第一,先关闭两国边贸,断绝双方往来!大宁没有产盐地,食盐全靠我们晋国供应,断了商贸和食盐供应,看他们能撑多久!”
“其次,命镇南将军黄岳,统兵三十万,陈兵两国边境,威逼大宁边关!”
“先看看大宁怎么说,看他们怕不怕,等着他们来赔礼道歉!”
这两条措施一出来,立刻得到了晋国朝臣的拥护。
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认为是可行的。
“陛下英明!”
“就是开战确实有些操之过急,陈兵边境,断绝商贸来,威逼大林,攻心之计最方为上上之选!”
“不过老臣以为,还可以加几条。”
几个老成持重的橙臣子略微思索,很快给出补充建议。
“我们可以派出暗间,收买对方朝堂重臣,先探听进大宁朝廷的局势,看看大宁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比如大宁的丞相曹文忠,一向与我晋国亲善,可派人送上重礼,去打探他的意向!”
“其次还可以送出派出大量的哨探斥候,先摸清楚大宁的地图和军队防备情况,以备将来!”
“若将来开战,我方占据情报优势,方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晋国的臣子比大宁朝堂上的庸官们有能力多了,迅速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完善的针对大宁的计划。
晋国皇帝很快同意下来,让人按照这几条吩咐去办。
于是,大龄宁与晋国之间,很快热闹了起来。
……
大宁,京城。
陆仁用三百禁军士兵作为骨干,迅速搭建起来锦衣卫的框架,并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开始修建锦衣卫的衙门。
本来这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可谁知,此时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朝堂上下盯着。
很快便有人在朝堂上弹劾陆仁。
“启奏陛下,大内总管陆仁私建衙门,还建造诏狱,图谋不轨,不知是何居心!”
“此乃宦官干政,祸乱之源!还请陛下严惩此人,以正国法!”
女帝静静的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才抬转头看向了一旁的陆仁。
“小陆子,他们弹劾你,你来解释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