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狐疑的看着面前握着银票的孙桓,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你刚才不是在朝堂上极力反对吗,怎么转过头就要偷偷摸摸过来捐款?
但很快,陆仁就想明白了孙桓的意图。
“这个老六,太奸诈了!”
他先假装死活不出钱的样子,忽悠别人都抵抗。
结果自己偷偷跑过来,一个人表忠心,真是太无耻了。
不过不管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给自己送银子总不会错。
陆仁拉了一下椅子身体前倾,抓住一根毛笔看着孙桓。
“说罢,你要捐多少?”
“我这就给你记下!”
孙桓左右看了一眼,犹豫一下,咬牙从怀里掏出厚厚一叠银票。
然后带着不舍和肉痛的表情,递给陆仁。
“陆公公,我捐十万两!”
陆仁顿时瞪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这可是十万两银子,不是一堆白纸,你孙桓这么舍得?
他快如闪电的伸手,一把将银票抢过来,麻利的开始清点。
没一会儿数完,竟然不止十万两,而是十一万两!
听着陆仁数完数,孙桓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陆公公,十万两银票没错吧?”
陆仁迅速从中抽出一万两,塞进怀里,而后在纸上写下十万两的数字。
接着对孙桓竖起大拇指。
“上道!”
孙桓也跟着嘿嘿一笑,两人之间产生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就在这时,敬事房外忽然又钻进来一个官员。
“赵大人,你这是?”
孙桓一愣,看着刚才还跟他一起在宫外发誓的同僚,眼神充满鄙夷。
礼部侍郎赵康先是一阵尴尬,接着脸色一变盯着孙桓。
“孙大人,你,你怎么也在?!”
“你该不是是想偷偷来找陆公公捐款吧?”
孙桓面露窘迫,张嘴想要辩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他孙桓的大名还写在纸上呢。
更别说以后要将捐款之人公之于众,瞒不过别人。
“我,我不是看到朝廷财政困难,陛下也为难嘛。”
“再说,你不也偷偷找过来?”
赵康神情一滞,无言以对。
大哥不说二哥。
他只是脚步慢了一点点,到底打着和孙桓一样的心思。
“哼!我可没孙大人这么跑得快!”
说罢他不再理会孙桓,挤到陆仁身前掏出一叠银票。
“陆公公,我要捐款!”
陆仁笑呵呵的看着互不对视的两人,没有多嘴。
只是干净利落的收起了银票,并给他登记。
还没等他将赵康的捐款数明白,接连不断有朝廷官员偷偷找过来,抱着同样的目的。
他们看到孙桓之后,一个个面色那叫一个精彩,对着他破口大骂。
“孙大人,你,你太卑鄙了!”
“你这么做可不地道!之前说的好好的,竟然第一个过来!”
“我们要是被你骗了,岂不是要沦为笑柄,被陛下惩治?”
陆仁一边快了的数钱,一边看着官员们的闹腾,身心愉悦无比。
众人将孙桓骂的狗血淋头,连连求饶。
直到他好话说尽,又许诺给大家摆酒赔罪,才终于勉强放过。
“孙大人,你捐了多少,给大伙儿说说!”
孙桓当即表示,自己只是浅浅捐了十万两。
众人顿时再次咬牙切齿,对着孙桓一顿输出。
“无耻!太无耻了!”
“竟然一下子捐出十万两,那到时候功德碑上,你的名字岂不是要位列第一?”
官员们顿时不甘了,纷纷表示要加钱。
“陆公公,我捐十五万两!”
“我捐二十万两!”
“你放肆!本官比你官职高,你怎能超过我?”
“我捐二十五万两!”
他们竟然在陆仁面前攀比起来,不断往上加码。
对此,陆仁自然是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
其间,他还捞了不少银子到自己口袋,众人却都默契的没有任何异议。
眼看人来的差不多,小小的敬事房几乎挤不下,孙桓代表众人朝陆仁询问确认。
“陆公公,你之前说的在功德碑上题名是真的吧?”
“陛下和天下百姓都知道我们的贡献?”
陆仁一边将大堆银票塞进怀里,一边重重点头。
“当然是真的!”
“你们捐了怎么多钱,本总管岂会欺骗你们?”
“不但刻碑,凡是官员路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行礼之后才能离开!”
众人顿时满面欣喜,一个个满面红光。
这可是千古留名的美事!
功德碑一旦刻下,即使过了一百年一千年,依然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这不比什么荣誉都要令人心动?
“多谢陆公公!”
“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陆仁含笑点头,让众人确认了一遍自己的名字和金额。
“不要感谢我,这一切还要感谢陛下!”
“不是陛下答应,本总管也不敢如此行事啊。”
众人连连点头,迅速领悟了陆仁的意思。
这个机会是陛下给的,以后能不能因为这件功劳得到重用,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敢感激谁,该怎么站队,要提前做出选择。
女帝是正牌皇帝,众人都没有抗拒之意。
他们顿时一齐对着养心殿的方向,拱手行礼起来。
“是,我等应该多谢陛下!”
“这个捐款行动,不仅我们能够得到名声,百姓也能得到好处,都是陛下的恩惠啊!”
当陆仁好不容易将他们送走时,已经过了好一两个时辰了。
他伸了一个懒腰,拍了拍怀里的银票,十分满意。
“这些当官的可真有钱,这么一会儿,就是两百万两!”
“直接打开门收钱,这样的事要是能够再多来几次就好了!”
陆仁缓解一下疲惫,在敬事房里喝了杯茶。
忽然又有人来找。
不过这回不是来捐款的,而是刚得到女帝旨意,要作为钦差去赈灾的郑河跟冯龙。
“两位钦差来找本总管,不知所谓何事?”
陆仁坐在桌案后面,笑眯眯的看着二人。
两人先是对着陆仁微微鞠躬,才露出恳求之色。
“早闻陆大人智谋过人,深得陛下信重。”
“我等特地来请教一下陆大人,这以工代赈,南水北调之策,到底该怎么实行?”
“又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还请陆大人不吝赐教!”
两人说着,掏出一叠银票就要递给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