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丞相惊怒交加,完全想不到新题目竟然这么大。
论科举,官制,这可是涉及朝廷根基的梁柱,是能够拿到考场上做题目的?
“陛下以此为题,到底是何意?”
“难道要大改革,改变千年以来的科举传统?!”
科举的策论题目,一向是很重要的风向标。
以此为题,明显是陛下有一些想法,要来一波大的,曹丞相如何不震惊?
众人见他如此激动,赶紧劝说安抚。
“丞相息怒!”
“这新题目并非是陛下所出,而是陆仁擅作主张,自己出的!”
“礼部侍郎陈嵩等人,都不肯接受,已经入宫面圣,去找陛下进谏了。”
听到是陆仁自作主张,曹丞相明显一愣,露出恍然的神色。
他沉默一会儿,回想起陆仁过往的种种惊人举动,终于坐会原位。
“是陆仁出的,这就不奇怪了。”
“这就不奇怪了!”
曹丞相一边说着,一边提起筷子,把饭从桌上赶了回来,重新倒进碗里。
他逐渐冷静下来,恢复了以往的运筹帷幄之态。
陆仁一个小太监,竟然敢擅自做主,提出这种胆大包天的题目,说奇怪也奇怪,说不奇怪也不奇怪。
曹丞相自认对陆仁看得比较清楚,知道这是一个屡有惊人之举,想法天马行空,敢想敢做的人。
他提出论科举的题目,倒是很符合他一贯的行为。
众人见曹丞相消气,也都平静下来。
“丞相大人,陆仁出这种题目,意有所指啊!”
“虽然是他擅作主张,但谁敢说背后没有陛下的默许?”
“如今陛下既然没有治他的罪,说明陛下已经倾向于听他的,这可不妙!”
“还请曹丞相帮我们出个主意,看我们要如何应对!”
官员们都隐隐有些不安,不觉得事情会到此为止。
他们为了这次科举,可是花了许多心思,可到最后竟然整个吏部都被端掉,题目也改了,都有些手足无措。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透露出来的皇帝的意思!
“是啊丞相大人,我们才疏学浅,不知如何是好,还请您来拿主意!”
“陛下这般举动,对科举和官制下刀,该不会是要废除丞相制,对朝廷改革吧?”
科举暂且不去说,朝廷官制的核心就是丞相和六部。
六部都是办实事的,再怎么划分改革,也差不到哪儿去。
可曹文忠这位丞相,却独揽朝纲,把持着大部分权利,对皇帝来说,简直如鲠在喉!
要改革官制,绝对会朝他动手!
而众人则担心,万一曹丞相倒了,他们就没了靠山,只能当皇帝的奴才了。
终于越想越觉得如此,纷纷提心吊胆,忐忑不安起来,目光紧紧看着曹丞相。
“稍安勿躁!”
“还没有到那一步!”
曹丞相却比众人镇定得多,安抚众人几句,并不过分担心。
作为三朝元老,辅政老臣,皇后的同党,他的根基超乎想象的稳固。
并不担心皇帝突发奇想,就把他给罢免了。
“老夫自然知道陛下早就想动我,可老夫又是轻易能够扳倒的?”
“就算要废除丞相制,陛下不会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这里边肯定还有其他因素!”
“你们先去跟礼部接洽,询问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虽然皇帝和皇后,以及丞相群臣都维持了表面上的亲和礼仪,但谁都知道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
曹丞相和皇后想把皇帝彻底变成傀儡,甚至禅位取代!
而皇帝则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扳倒曹丞相,废掉皇后靳冬柳,独掌大权,做一位真正的九五至尊!
但双方都顾虑,不敢意气用事。否则大宁朝这个摊子,就谁都别想要了!
“丞相大人说的是!陛下这么做,肯定有着什么深意!”
“我等这就去找礼部的熟人,问个清楚!”
众人拱手恭维几句,便纷纷告退,去找路子打她消息。
不弄清楚一切,他们是不会放心的。
……
秋闱科举的第一日,虽然开始的时候有些风波,后面却十分平稳,就这么过去了。
首日的题目考完,考生们并不能出门,而是要在贡院的小格子里住一晚,吃喝拉撒都要在原地进行,条件十分艰苦。
但科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为了考上进士当官,所有人无所不用其极,尽力熬着。
熬过这一关,以后有的是荣华富贵!
翌日,旭日东升。
考生们纷纷起来,在小格子里活动手腕,默默等待下一场考试。
按照大宁的科举惯例,次日第二题,本该是诗词。
可陆仁却再一次改了题目,要考农业发展核相关事情。
“考农业,考种田?”
“疯了吧!我们考科举是来治国理政,主导国事的,不是来种田的!”
“要不干脆让乡下泥腿子来考算了!”
这一次不少考生都出言开骂了,他们都是大家族的少爷,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五谷不分,哪里懂什么农业?
这已经不是为难他们,而是侮辱他们了!
陆仁听到众人的骂声,也是冷着脸回应。
“有意见的可以提,但考试的题目绝对不会变!”
“不想考就可以出去!”
他冰冷的话语,让贡院里再次陷入了安静。
虽然不满者甚多,甚至仇恨陆仁的也有不少,但真正放弃考试离开的,却一个都没有!
他们又不傻,才不会放弃四年一届的秋闱科举。
陆仁见此并不意外,决定多说两句。
“你们别以为我是瞎折腾,农业事关重大,谁都要吃粮食!”
“你们考上了,将来任官治民,不懂农业怎么扩大粮食产量,怎么让百姓填饱肚子?”
“难道光凭读圣贤书,就可以读饱?”
不少出身贫寒的考生都满是赞同,十分支持陆仁的话。
但也有些考生,终于确定了陆仁真的要认真到底。
他们对农业知识一无所知,继续考也只能交白卷,于是直接起身,表示不考了。
“不考了不考了!”
“题目如此改变,简直荒唐至极!”
“好好的科举竟然如此儿戏,我看干脆直接作废好了!”
“爷不伺候了!”
不少考生选择弃考,出去后大肆宣扬,闹起事来。
礼部官员得知后,纷纷气得吹胡子瞪眼,又去找女帝告状了,要悉数陆仁的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