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赵氏娘家有位读书人,家里本也是普通的庄户人家,但那家非要供一个读书人出来,当时村里谁不笑话他们家傻?谁知人家就真的读出来了,还当上了大官,现在把一大家子都接到了京城享福!
赵氏就是从他们家身上受到的影响,不过她却没有想想,当初人家读出来了是因为人家就爱读书,而自己家里的这个,一心想着做生意呢!
“当家的,我跟你说,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就林儿读书这件事,你必须得听我的!”赵氏坚定道,“当初我娘家那个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就希望林儿也能有这福气,到时候把我们也接到京城去享享福呢!”
吴国之前只觉得赵氏想得太好了,现在更是觉得赵氏完全是在臆想,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吴林根本就没有读书的脑子。要是他能努努力,好好读几年,兴许还能考个秀才回来,但是人家心思完全不在读书上面,就这样还想当大官?做梦呢!
房门外,吴林站起身来,看向吴玉燕,“当时我就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一直在跟着我,没想到是姐姐。”
吴玉燕丝毫不心虚,“嘁,也就娘现在还指望你能当官,我可是指望不上你。”
“那姐姐怎么没跟娘说不是我不去书院,而是书院把我辞退了?”
“我为什么要说?而且我又不知道,就算知道我也不会说的,这几天你整天往外跑,家里这些活都是我一个人在做,还想我帮你说好话?”
吴林看着眼前与自己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姐姐,小时候的吴玉燕还是很疼吴林的,只不过后来受赵氏的影响,觉得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便看不起自己这个只想做生意的弟弟。
在她还不知道吴飞燕的身世的时候,她觉得娘很奇怪,对自己的态度与对吴飞燕的态度怎么有点不一样,直到知道了吴飞燕的身世,她觉得赵氏一点都不过分,要是换了她,吴飞燕这个结局都算好的了!
吴林现在只觉得心寒,要是没有明珠作为对比,可能还不会有多大的感觉,毕竟长大了之后感情一直都不深。但是明珠姐姐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外人都可以帮助自己,而自己的亲姐姐呢?不要她理解或者在爹娘面前帮忙说好话,只希望能够不干预她都做不到。
要明珠来说,其实吴家这一家人都是极品,只有吴林好一点,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歹笋出好竹?
到了晚上,乐家已经商量好了要供谁读书了,在晚上吃饭的时候便告诉了大家。一听是供明辉回去读书,章氏脸立马就耷拉下来了,郭氏看着三儿媳这副模样,她缓了口气,“老三家的,我知道你不服气,本来明辉是放弃了,但是这是明智自己劝明辉去的。”
说是大家商量一下到底供谁读书,其实也就是明辉与明智二人自己商量。明辉一开始听到只供一个人读书的时候,他便放弃了继续读书的念头,毕竟他也到了快要说亲的年纪,要是读书再加上说亲,家里的负担不知道得有多重。
还是明智说自己脑子没有大哥好用,对读书也没有多大兴趣,还不如供大哥读书。他也看到了大哥在空闲的时候,还会看看之前的书。
而明珠也附和道,“我只是跟奶奶说现在供一个,以后供几个还不知道呢,明智既然把机会让给了大哥,那大哥就去呗,回来之后就把夫子教的知识再教给明智也可以的。”明智也在一旁点头。
明辉这才说要去读书,他在心中下定决心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把夫子教的东西学懂,这样才能回来教弟弟。
所以才有了晚饭时的这一出,章氏听到是自己儿子说放弃,把机会让给了大房,她狠狠的瞪了明智一眼,臭小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推让出了什么好机会!
反观何氏则是眉开眼笑,乐仁义在桌下踢了踢自家婆娘,示意她别太高兴了,没看到三弟夫妻俩脸色都变了?
等回了房乐仁义与何氏这才笑开了,“当家的,说不定咱家还能翻身呢!”
“话别说太早了,明辉早几年读书确实不错,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退步?”
何氏横了他一眼,不说好话就算了,还偏要说丧气话!
二房这边就不太好了,章氏一进门就朝自己男人抱怨道:“咱娘也太偏心了,当初偏心二哥和二嫂,等他们走了又偏心明珠,明珠是个姑娘家,到了年纪嫁了出去也就不算什么,现在开始偏向大房了,照这样下去,咱家什么时候才能有好日子过?”
乐孝义在听到读书的机会给了明辉时,心里也不舒坦,此时才慢慢缓解过来,毕竟明辉是亲侄子,一直看着他长大,其实跟亲儿子也没差了。
听到自家婆娘还在抱怨,他也没有插嘴,心里却不认同章氏的想法。要不是有他娘,现在哪里有的他,没有他章氏更不会与他结为夫妻了,而且章氏自从嫁到乐家,虽然家里的活计是交给了她和大嫂,但是家里好歹没有饿着她。
不过他知道这话说出来反而会让她更加不满,所以没有开口,只是安静的听她抱怨,反正抱怨完了啥事没有,他娘说怎么办还是会怎么办,要他来说,这么多年他都已经习惯了。
果不其然,章氏没有得到回应,只抱怨一两句便没有再说别的话了,不管她如何不满,老太太决定的事,不是她能够阻拦下来的,一个孝字就能压死她。
明智放弃读书,其实心里也不是不难受,他虽然有时候会横冲直撞的,但是在这种大事面前,他还是很稳得住的。只是把情绪都压在心底,没有让大家那么轻易看出来罢了。
只有明。慧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她来到厨房,果真看到他又坐在灶下的凳子上。小时候他在难受的时候就是这样,喜欢偷偷一个人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