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嵩山反应过来说:“是《炎帝内篇》对吧,这是当然的了,既然先生治好小女的病,就属于先生的了,请先生稍等片刻,仆人去拿《炎帝内篇》。”
莫尘正想说什么,李嵩山忧心忡忡叹气说:“想来也十分后悔,差一点就把华夏瑰宝落到东岛国手里,甚至成为东岛国侵略华夏的利器。”
莫尘摆手说:“只是作为父亲身份去爱女儿,你没有错,要说有错,就是利用父爱的东岛国人。”
“这先生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也好过一些。”李嵩山再次深深道谢,这时候仆人将保险柜抬出来,李嵩山打开后,拿出一部厚厚泛黄书,书的厚度比起莫尘见过最厚的书,就是那部传说中能用来当砖头砸人,见到坏人能防身的牛顿字典还要厚。
看到这部泛黄的书,医道名家们全眼睛大亮说:“难道是《炎帝内篇》。”
李嵩山解释说:“正确来说是《炎帝内篇》残卷,紫木奇书由炎帝开始著作,历经上下五千年沉淀,尽管经过无数次编辑和修改,可哪里是薄薄一部书能写完,紫木奇书分为外篇与内篇,还有杂说篇,这只是其中的《炎帝内篇》残卷。”
其中篇章残卷已经这么厚,完整紫木奇书不是整个屋子装不下?
“我差点成为千古罪人,已经没有资格拥有国宝了,按照之前所说,《炎帝内篇》残卷现在属于先生你了。”李嵩山将老旧的书珍重捧起来递到莫尘面前。
医道名家看到《炎帝内篇》残卷口水直流,恨不得把《炎帝内篇》残卷抱着睡觉。
可莫尘咳嗽一声说:“我年纪尚轻,实在承受不起。”
他又不是什么名医,更不会专心医道,拿国宝来干什么,当做枕头?
李嵩山塞入莫尘手中说:“先生承受不起,就没有人承受得起了,紫木奇书这种医道宝书,就要落在医术高明的先生手中,才能发扬光大,我一个收藏家只会没落了紫木奇书,让其尘封在保险柜里。”
“我只是刚好有治疗李家小姐方法,算不上医术高明,说到医术,在场很多医道名家不知道胜过我多少倍。”
莫尘这句话是真的。
“紫木奇书代代传承,只有对医道有很深的见解,才能为奇书增添一笔,先生你就是这样的人了。”李嵩山再次强塞过来。
莫尘推托不开,只能无奈说:“既然李先生交到我手里,我就无奈收下了。”
周围的医道名家想吐血,这可是紫木奇书,中华医道代代传承圣物,居然还要强塞到手里才要,还是勉为其难才收下,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嵩山欣喜说:“少年英雄啊,小小年纪掌握如此医术,为人谦虚,实在了得,我十分高兴,《炎帝内篇》残卷终于找到这个时代的主人了。”
周围的医道名家投以羡慕的目光,莫尘拿着《炎帝内篇》残卷翻看了一下。
汉历二十三年春,木古风发现一种新病症,可全无医治之法,我将其病症的特点和尝试过的医治方法和效果写下,希望后人能医治。
宋历十六年夏,黄仁厚对汉木古风病症找到医治方法……
明历三十七年冬,田咏仕对黄仁厚医治方法修改……
隋历十八年秋,恩牧德发现新伤寒医治之法……
唐历八十七年春,凤岗八验证恩牧德医治之法是错误的……
这就是千古医道奇书,通过五千年时间,一代又一代,无数医师对病症理解和修改,验证和发现,承载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医道文化和底蕴。
紫木奇书承载太多华夏五千无数医师心血,书交到他这个基本医道小白,实在可惜和浪费。
莫尘合上《炎帝内篇》残卷叹气说:“不愧是经过上下五千年医道传承奇书,落在我手中太过浪费了。”
李嵩山愕然说:“以先生天资和能耐,除了先生之外,当世没有谁能承受得起这部医道奇书。”
莫尘摇头说:“你过誉了,我只是掌握了一点皮毛,承受不起。”
“先生连连推托,是不是先生厌弃《炎帝内篇》残卷了?”
连国宝都厌弃,这是什么人啊。
别人厌弃,医道名家绝对不会相信,可莫尘掌握“六脉神剑”这种手段,哪怕是绝症也瞬间治好,已经非凡间治病手段,厌弃古老的《炎帝内篇》残卷也是理所当然。
尽管《炎帝内篇》残卷承载古往今来,华夏上下五千年所有治病救人之法,可始终过了五千年,有很多方法过时,也有很多方法不科学。
对于他们来说,还有很多有用,很多值得参长,对于拥有“六脉神剑”莫尘就和废纸没有分别。
一招六脉神剑一出,什么病不能治好。
完整版的紫木奇书,还有诱惑力,可只是《炎帝内篇》残卷,还差一两个档次。
只是不知道莫尘是厌弃内容太过简单,还是厌弃这是残卷。
莫尘还真有点厌弃了,书落在他手里就是拿来做枕头,垫桌脚的压根就没有大用。
当然莫尘敢把这话说出来,恐怕这帮医道名家打到屎都出来。
居然将华夏医道圣物,拿来做枕头和垫桌脚,这不是暴殄天物的程度,是会造天险的浪费啊。
当然莫尘也不会把华夏千年的医道文化,拿来做枕头和垫桌脚。
莫尘摇头说:“书中承载着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已经死去先贤和前辈的心血,我又怎么可能厌弃了。”
李嵩山问:“那么先生有什么不满意地方?”
莫尘思索说:“李先生不觉得,《炎帝内篇》残卷在我一个人手里,只会没落吗?”
李嵩山疑惑说:“不是回答过了,《炎帝内篇》残卷在天资过人先生手里,才是最好选择。”
莫尘说出重点道:“我是说,在我一个人手里。”
众人还是不懂。
莫尘叹气说:“我想问问在座各位,对《炎帝内篇》残卷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