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丫头,你这主意是好,可这佑军堡就是个夯土而成的土堡,如何禁得住鞑子的冲击?”王老夫人仍有疑虑,不安地瞧着杨明凤。
杨明凤早知她会有此疑问,因此极耐心地解释道:“夯土而成的土堡,自然是经不起鞑子冲击的,但是三合土搭配水泥石块建筑起来的城墙却是坚固无比,抵挡一般的大炮没有问题。”
“哦!何为三合土?何为水泥呢?”王老夫人听得云里雾里。
她从未听说过这两种材料,也没见人用过什么三合土水泥筑墙。
“就是调配在一起很黏糊的泥沙,能让黏在一起的石头变得更为坚固和紧密。”杨明凤笑着解释道。
不过话说得很笼统,她自然不会告诉这位过份精明的女士,这三合土水泥的详细配方。
她还指着这两样东西发家致富,为佑军堡攒军费呢。
“既然都是同样的用处,那为何要叫两个名字呢?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精明的女人就是精明的女人,王老夫人一下子就抓住关键点问道。
“三合土的黏性比水泥稍差,但却比水泥的材料更容易寻到,并且做为建筑材料的基础部分,是可以大量使用的。”
杨明凤笑着说道:“水泥黏性更高,适合黏合石块,它们都是筑墙的好东西。”
“凤儿,你们堡里人手够吗?”
王老夫人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两样材料的前景,立刻问道:“可要你堂叔带些人手过去帮忙?”
杨明凤微微一笑道:“您不说堂叔带人手过来帮忙,我差点忘记了一件事呢!”
“何事?”王老夫人心里暗道这小丫头真是“滑溜”,怕我派人过去探查她那筑墙的用料,立马就岔开话题去,真是个小精细鬼儿。
“我想要做两架大水车,不知庄上可有合适的木匠?”
杨明凤不怕这王氏派人去自己堡里摸底,毕竟材料配比,自己不会摆在外面让人瞧见的。
“有,有啊!”王老夫人连忙应道:“堡里的杨六就是个好手艺的木匠,他先前在冯家堡服劳役的时候,就修补过大水车。
如今他教出来的两个徒弟都在我田庄子上干活,你那需要,就把他们领过去吧!”
她深谙先予后取的道理,没提条件便一口答应下来,为日后自己跟佑军堡的关系更紧密,先做个铺设。
杨明凤想起娘说的那个杨六爷,估摸着王氏口里的杨六就是此人。
“多谢祖母!”杨明凤笑着致谢道:“有了您的鼎力支持,相信咱们佑军堡很快就能坚固起来,等堡建好,第一个要邀请的功臣就是祖母您了。”
“呵呵!”王老夫人笑道:“都是自家人,不说那外道话,祖母不帮你还能帮谁?”
“多谢祖母,就是不知那杨六爷可还愿意出山造水车?若是他出马,或许会更有些把握。”杨明凤打上了杨六爷的主意。
这种老手艺人,技艺一般扎实,更重要的是身边的人脉都是木匠。
若是请得动他,那必然也可以顺藤摸瓜请到更多的老木匠。
“他怕是不肯出了。”王老夫人摇了摇头道:“他那岁数都七十有五了,都到了这岁数,头晕眼花的,怕是拉个墨线都拉不直了。”
“祖母,我还是想去他家看看。”杨明凤做事轻易不会放弃。
他怎么也要上门瞅瞅杨六爷的情况,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得试试去。
“呵呵!去吧去吧,你这丫头啊,太像老身年轻的时候了,什么事不肯听人劝,总要自个儿撞得头破血流才会去心。”
王老夫人笑道:“春花,待会儿到家给凤儿备些礼,让齐管家陪着去杨六家走一趟。”
“是!”春花忙站起来躬身应下。
“多谢祖母。”杨明凤乖巧地谢了一声,笑着问道:“祖母,马肉换粮食那事,您可答应孙女了?”
“呵呵!答应答应,你都处处替祖母想,祖母哪能不为你着想?”王老夫人握着她的手笑道。
“太好了!”杨明凤见事情办成,心情也放松下来,笑嘻嘻地说道:“祖母,今儿我还要在庄子里弄个好吃的东西,到时候您尝尝。”
“什么东西,就恁好吃么?”王老夫人来了兴趣。
她近日饮食不甚好,多日就喝两口小米粥就咸菜,稍微一点油腻都吃不了。
正说间,外面传来嘚嘚嘚的马蹄声。
杨明凤估摸着应该是温子瑜他们,忙掀开帘子看去,果然是他们几人过来与自己汇合。
“你们怎么才来?这都啥时辰了。”杨明凤问道。
俩孩子这般熟稔的口气,令王老夫人惊讶地挑高了眉毛。
她可认得这二位小公子是孙子带回来的贵人。
他们的来头可不小,怎么会和凤丫头认识?
一个乡堡小丫头,怎么会有机会结识这两位贵人?
她百思不得其解!
王氏确实不清楚佑军堡发生的事,孙儿昨日回来,只说佑军堡要与她家用马肉换粮食。
她当时只当孙儿胡闹,把他训斥一顿就撵去书房读书了。
不想申时(15:00—16:59),总旗官派人来请去冯家堡议事。
当时走得匆忙,她也未来得及细问孙儿昨儿个带着贵人去佑军堡的事。
“嗨,还不是那吴总旗要设个送行宴,拖拖拉拉地一阵闲扯,弄到这个时候才出得堡来。”宋鹞飞一脸烦闷地说道。
要不是这两日发生诸多事情,都与吴总旗多有交集,他早就不买这人的账了。
“也不知这吴尚墉咋想的,竟然让他几个闺女在席间吹拉弹唱,好歹也是个官儿,也不怕传出去遭人笑话。”温子瑜一脸不屑地说道。
温大管事也附和着自家主子吐槽道:“更过分的是,这个老不羞的竟然要将自己一个妾出的闺女,送给咱们公子做丫鬟,这都整得啥事!”
噗嗤!
杨明凤闻言笑出了声:“这不是好事吗?温大公子白捡个丫鬟,还是个出身恁高的官家小姐呢。”
“这好事给你要不要?”
温子瑜正恼火此事,见小丫头笑话自己,顿时不高兴地说道:“回头我就跟吴大人说,让他把女儿送来给你做丫鬟。”
“别别!你可别害我。”杨明凤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赶紧摆手求饶:“我爹的官位还没吴总旗大,你要是把这尊祖宗搬来,是让她给我做丫鬟,还是让我给她做丫鬟啊?”
“呵呵,怕了吧?”温子瑜见她露怯,得意道:“你这丫头,惯会隔岸观火,今儿火烧到你自个儿身上,知道疼了吧?”
“疼,疼,这下好了吧?”杨明凤可不敢再跟他犟嘴,要真惹恼了这位爷,他任性起来,还真能干出那样的事。
“这还差不多。”温子瑜满意地点了点头,打马来到杨明凤窗前说道:“喂,你答应我做河蚌肉吃,到了庄子可别食言。”
“不会食言的,本姑娘一言九鼎,什么时候食言过?”杨明凤趴在车窗上笑嘻嘻地说道。
“哎,本公子都饿了。”温子瑜揉了揉肚子,一脸苦恼地说道。
“你不是才吃完送行宴吗?怎么就饿了?”杨明凤捂嘴儿笑道。
“吃啥啊,那总旗官弄一大堆闺女围着,你说谁能吃得下?”温子瑜一脸厌烦地说道。
“呵呵,吴总旗想送闺女笼络贵人也属人之常情,边地荒凉,做官的都想要往上升迁,远离这鸟不拉屎之地,咱杨家人是离不开,要能离开只怕早走了。”
王老夫人说了句趣话,笑着吩咐丫鬟道:“春花,把我从潘记烤鹅店买的烤鹅拿出来,分给几位贵人充饥吧!”
“哦,有烤鹅啊,太好了!”温子瑜在窗外听到王老夫人的话,立刻高兴地致谢道:“多谢老夫人赠烤鹅。”
“呵呵,不用谢,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吃食,贵人莫要嫌弃。”王老夫人自谦道。
她前儿看孙儿带来两个身份如此贵重的小公子,也有过和吴总旗一般的想法。
家里还有个嫡亲孙女儿丹姐儿,生得也算美貌,年方十四,倒是与这两个贵人年龄相当。
她有心拉条红线,让他们见上一面,看看两位贵人中,可有人能瞧上自个孙女儿,也好一步登天。
可惜孙儿带着两个贵人出去遛马,去了当天也不曾回来,害得她还巴巴儿让下人备宴等了许久。
丹姐儿精心打扮一番,等到亥时也不见人回来,当时还发了一通脾气,砸烂了一块贵重的屏风。
气得她当时就罚丹姐儿禁足两日,直怪她爹娘俩口子太过娇惯,养出恁大的脾气。
如今看来,幸而不曾见面,不然还不知要遭两位贵人怎样的嫌弃呢!
她虽是乡下土财主的家眷,但是面子还是看得重的,人家瞧不上往前凑的姑娘,她也就歇了这心。
春花很快拿出一只烤得金黄油亮的烤鹅,用牛皮纸分出几份,给两位贵人极其随从。
“嗯,味道还不错,比那京都合德的烤鸭也不差,你尝一口!”温子瑜啃了一口鹅腿,感觉滋味儿不错,拿鹅腿递到杨明凤的嘴边。
杨明凤也不给他客气,张嘴咬了一大口,连连赞道:“香!确实和烤鸭有得一拼。”
温子瑜也不嫌弃她啃过的地方,直接啃了起来。
王老夫人睁大了眼睛,想不到这小公子与凤丫头这般要好,连鹅腿都能一起啃,她不由陷入了沉思。
春花和秋月对视一眼,都捂嘴儿笑了起来,人家都说夫妻才能这般同吃同住,这两位可真不避嫌。
“喏,你再尝一口。”宋鹞飞见表弟都给这丫头尝了尝鹅腿,自己不给尝好像显得小气,他也将鹅腿递过去让她尝一口。
杨明凤正嚼着鹅肉香,又不好意思再给人要,见送到嘴边,自然也不客气地咬了一大口。
这下春花和秋月俩丫鬟的羡慕之情,都快从脸上溢出来了。
她俩觉得要是有这么好看的小公子也对自个儿这么好,那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