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食堂新管事
心灯2025-09-04 21:403,197

  “哼,我爹便是来了,也一样是这个结果!”杨明凤冷笑一声道:“敢贪污接济流民的粮食,没将你送去府衙受审,已经是网开一面了,好自为之吧!”

  护卫毫不客气地将瘫软如泥、哭嚎求饶的杨二才拖了出去。

  处理完杨二才,杨明凤目光扫过饭堂里几个战战兢兢的打饭妇人和帮工,最后落在墩民中一个穿着干净补丁衣服、慈眉善目的瘦削妇人身上。

  咦,这不是王二婶子吗?

  她忙走了过去,笑着招呼道:“王二婶,您怎么来这边打饭?你们家王二叔是铁匠,不是和墩兵一个食堂吗?”

  随着堡里人越来越多,杨明凤让老爹督造了两个大食堂。

  墩兵是守护墩堡的重要力量,他们训练强度大,营养必须要跟上,每月要杀上两头猪打牙祭,因此这墩兵食堂的伙食要比墩民食堂好。

  另外堡里的木匠铁匠以及铸铁烧炭的师傅,算是技术工人,他们也有资格在墩兵食堂用餐。

  而投奔墩堡的流民,则在墩民食堂用餐。

  墩民的人数多,食量又是无底洞,就只能给一勺子菜和两个黍米馍馍充饥了,不过一天还是给开两顿的。

  就这样的待遇,也是在全安顺州都少见的丰厚了!

  换其他地方,能给施舍一碗粥都是天大的恩赐,因此流民过来安居后也很满足。

  至于杨明凤一家和墩堡高层几人,都是在闵氏主持的小厨房用餐。

  由于杨明凤对饮食的要求极高,这处小厨房内肉蛋鱼都是充足供应的,以致于贪吃的杨明桃和杨明杏这对儿双胞胎都长胖了不少。

  王二婶子愣了一下,连忙从人群里走出来,有些拘谨地行礼道:“六姑娘好!”

  王二婶人很好,杨明凤记得她当初接济自家的情谊,挽着她的手臂笑道:“二婶子,您不必这般客气,咱们俩家还是与原来那样才好,我娘今早还念叨你呢!

  她说你近日和她生分了,也不去找她说说话,窜窜门了?”

  王二婶子见她还和以前一样记情,并不因为地位高了就看不上自己这样的人,便放松了下来,笑道:“嗨!我哪是和你娘生分了嘛,是实在闲着也是心慌,就让当家的求了你爹在这厨房帮厨。

  先前因为没有孝敬王二才银钱,他方才还威胁不让我在这里干了。

  好在你过来惩治了他,不然这食堂就成了他敛财之地了!”

  “二婶,杨二才被革职,饭堂需要一个管事的。”杨明凤笑看着她说道:“您素来为人公正,做事勤恳,我和我爹都信得过您,您可愿意来做这个管事?”

  王二婶眼睛一亮,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凤儿,你,你真让我做管事啊?可……可我从来没有做过,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好。”

  “二婶,您一定能做好的,像杨二才那样的烂人都能做管事,您比他强百倍,怎么不能做?”杨明凤笑着鼓励道。

  “可我……不识字啊?”王二婶顾虑重重地说道。

  “没关系,不识字您可以跟着堡里的扫盲般学习。”杨明凤笑着说道:“采买这些我让二姐负责就行了,您只负责安排食堂人员每日工作安排就行了。”

  她也是因为杨二才的事情留了个心眼,这种采买的事情,还是由自家人去才能放心一些。

  “那,那好,既然凤儿看重我,婶子就尽力试试吧!”王二婶松了口气,笑着答应了下来。

  “六姑娘,你也太偏心了吧!”食堂打饭的杨志军媳妇酸溜溜地不满道:“王二媳妇来食堂才多久,凭什么让她做管事?”

  “就是,我老婆子食堂开起就来帮工了,怎么也比王二媳妇有资格做这个管事吧?”

  “杨六妹,算起来我也是你堂婶子,咱们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她王二媳妇算啥,一个外来户,你偏着一个外人作甚?”

  食堂打饭的几个妇人本就排挤王二婶,现在见她做了主事,个个都抱怨了起来。

  杨明凤皱了皱眉头,以前娘亲在杨家庄受得那些气,一多半来自这几个长舌妇。

  她们没事就爱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自己娘亲生了六个姑娘,没生出一个儿子,被这群长舌妇说是八字没带儿,撺掇祖母冯氏让爹再娶个妾室进门好生儿子。

  好在那时候爹娘感情甚笃,再加上老爹手里没钱,正愁大姐的嫁妆,因此这事才没成。

  杨明凤嫌恶地扫了那几个妇人一眼,冷笑道:“我这里是佑军堡的食堂,不是杨家庄的祠堂,还轮不到你们论资排辈,指手划脚!

  你们要是不想干了就赶紧走,我们这里不缺煮饭的人。”

  那几个妇人一听这话,顿时就住了声,这里包吃包住的,月底还有工钱拿,傻子才想走!

  杨明凤见几个刁妇不再吱声,便转身对王二婶说道:“二婶,从今日起,这饭堂就交由您来管理。每日粮食出入、饭菜分配,务必严格按照定规公平公开,可能做到?”

  王二婶子见几个女人反对自己做管事,正自担心,听杨明凤依旧任命自己做管事,顿时激动地连连点头:“能!能做到!谢谢六姑娘信任,二婶我一定把这事管好,绝不让大家饿肚子,也绝不让一颗粮食被浪费、被你只管放心!”

  “好,呵呵!”杨明凤笑着点了点头:“若有那不服管束偷奸耍滑的,甚至把食堂物品往家搬的,您直接报给我或者巡查的墩兵便是,介时按照墩堡规矩绝不轻饶!”

  “哎!哎!婶子我记下了!”王二婶子用力点头,脸上洋溢着被信任的光彩。

  杨明凤又看向其他打饭的妇人:“你们也都听好了,以后饭堂由王婶子主管,一切按规矩办事。

  做得好,自有你们的工钱赏银按时发放,若是再做那等看人下菜碟,克扣口粮的事,杨二才和杨大媳妇就是你们的下场!”

  “是是是!谨遵六姑娘吩咐!”

  几人吓得连忙应声,手里的勺子握得紧紧的,再不敢有丝毫懈怠。

  安排妥当后,杨明凤这才松了口气。

  食堂继续打饭,她在旁边站了会儿,看到王婶子雷厉风行地重新安排打饭秩序,流民们脸上露出了安心和期待的表情,这才放心往外走去。

  ……

  时间一日日飞速而过,到了六月中时,佑军堡的重建终于告竣!

  整个堡城在旧堡外扩筑,周长近千余米,形制依地势略成圆形。

  外墙以砖石砌成,内里混凝土混合砂石层层夯筑,关键部位如堡门、箭楼处则用深山条石砌成,尤为坚固。

  新堡中间的旧堡处,杨明凤让修缮为杨家人和墩堡核心高层的居所,内里墩台加高数米成塔,既可以点燃烽火,又可做瞭望台。

  北门外增筑的瓮城已然成型,城门前新挖了一道深逾三米、宽近五米的护城壕沟,下面遍插尖利木材,虽称不上天堑,却也足以迟滞敌军的冲击。

  佑军堡墙通高四丈有余(约十三米),宽三米可跑马,在大明腹地的屯堡中已属罕见的。

  坚固的堡墙高高屹立,这是往昔那纵马便可跃过的土墙无法比拟的,这让众人心中有了强烈的安全感,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此时佑军堡内已安置流民逾千户,人口近四千,堡内房舍鳞次栉比,街巷规划井然,仍留有扩展余地。

  杨明凤深知,大战将至,人口即是力量,堡内仍需吸纳更多丁壮,。

  因此,王志那边依旧源源不断地运送收拢的流民过来。

  堡墙合拢之日,全堡欢庆!

  杨明凤下令宰猪羊,犒赏所有堡民。

  原先散居堡外地窝子的流民和前来投靠的附近庄民,也陆陆续续迁入堡内安顿,堡中顿时人气鼎盛,喧闹非凡。

  墩堡建成,杨三爷率领众木匠打造的三辆大水车也正式下水安置,将源源不断的河水通过杨明凤组织铸造的水泥管子,输送进佑军堡做为饮用水。

  杨明凤最先想要一个大水车,就不是想要拿它来浇地,而是看重它强大的动力,可以驱动磨盘。

  此时河边早已经修筑了打铁作坊和磨坊,借助水车的动力可以将铁矿磨成粉,再在高温炉子里提炼出铁块,铸造出连发七连统的枪杆子。

  而堡内的木工作坊内,杨三爷正在聚精会神地查看徒弟们制作的连发神机掳的蜂巢箱子。

  哪里不过关的,立刻让重新做过,误差不允许超过一根头发丝。

  他老爷子的口头禅是:这误差超过一根头发丝就不能杀死敌人,到时候死的就是咱们墩堡兄弟!

  堡内还有一处铁器作坊,由王大和王二两个领头的主持,他们集中几十个铁匠炉,日夜不休地打造刀剑、箭头、七连统的子弹。

  堡内枪械军火匮乏,刀枪箭矢均需外购或自己铸造,极受制约。

  眼下鞑子伐明在既,武装新扩编的墩兵已成当务之急,兴建这军工作坊便成了压倒一切的要务。

  好在制作神机虏和七连统的木料和铁矿,杨明凤都从鹅儿颈和泸县那边弄来了,火药这些从肃王的仓库里也弄来了不少,甚至还有几门红夷大炮。

  唯一不足的,就是这红夷大炮在杨明凤眼里射程太短,威力不足,连民国时候的31式迫击炮都不如,实在是太原始了,她委实瞧不上。

  瞧不上自然就想改进,杨明凤让周虎派人将这几门红夷大炮全部融了,她准备自己铸造几门31式迫击炮。

  不过难度是制造工具缺乏,且精度不够,现有的条件下制作难度极大。

继续阅读:第四百四十四章 铸造迫击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乱生枭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