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螳螂捕蝉
有泽2025-06-07 16:501,741

御街,是临安的“城市中轴线”。北段靠近皇城,是达官显贵、皇室成员的活动区,聚集的皆是大型酒肆、御用商铺。中段是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商铺密集,诸多颇具特色的金银器铺、酒肆、茶坊都开在这里。

南段可以说是临安城的“金融一条街”,聚集着各大交引铺、质库、钱庄、银号。其中,巨贾朱冲开设的“万源号交引铺”,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口碑。

绍兴元年,两淮盐商因战乱,致使“盐引”无法兑换现钱,大量盐商滞留于临安。紧急关头,“万源号”主动收购滞销盐引,并承诺“半年内,按市价兑付现钱”。此举顿时缓解了盐商的危机,“万源号”经此一役,奠定了民间银钱业龙头霸主的地位。

“万源号”对过是一家名为“惜福”的茶肆,石凛和叶秋筠正坐在一处靠窗的角落里。这里不会引起外人注意,却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一举一动。

石凛给叶秋筠斟了一杯茶,叶秋筠点点头,眼睛却始终不离“万源号”的大门。与五年前相比,此时的她不但保持着曾经那种“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英姿,更多了几许“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与豁达。

“我家府尹也是有趣得很。”石凛揉了揉鼻子,想笑却还像有些顾忌,“要不是火燎到了眉毛,还是抹不开脸面,请叶副使出手相助呢。”

“石巡使说笑了。”叶秋筠淡淡一笑,“张府尹颖悟绝伦,博古通今,是经天纬地的大才,如若放在这里,岂非小用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石凛终于笑出了声,随即,正色道,“这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件不得花钱?但凡和钱有关的事,便无小事。”

叶秋筠轻啜了一口茶,她忽然觉得石凛这个人也很有趣。一个人可以有钱,可以有权,但都没有有趣的人受欢迎。

原本,张澄对石凛推荐叶秋筠查案还是颇多不甘。一是她身为皇城副使,若亲自过问,那这件事定然会传到皇帝耳朵里。临安府衙上上下下,尸位素餐,酒囊饭袋的印象难免会落在高宗的脑海里。

二是皇城司一旦介入,临安府便不再有主导权,就算破了案,也会记在外人的《功劳簿》上。

可惜的是,事态发展却容不得他有别的选择。因为贼人盗窃“雕母”的动机的确是造钱,只不过造出的是铜皮里包着铅的假钱。

于是,短暂的平静之后,便是一串的暴雷:赌客开始用假钱赔给赌场,嫖客开始用假钱打赏姑娘。更有甚者,在佛诞日居然有人将灵隐寺各殿堂“功德箱”里的真金白银偷换成了假币。再后来,假币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临安府钱监新铸的官钱箱里。

这样一闹,紧接着便是谣言四起,说“朝廷新钱藏铅”,市井歌谣亦唱道:“临安钱,内包铅,花出去,被人嫌!官府造假为哪般?百姓血汗换废铅!”

这还得了?颜面是小,斯事体大。这一点作为从三品的临安府尹的张澄还是拎得清的。于是,赶快上奏宋高宗:请皇城司副使叶秋筠主查“雕母失窃案”。

叶秋筠提取了假币上的冶炼残留物,发现是一种金国特产的褐铁矿渣,与宋地铜料的成分不同。于是,追本溯源,查到临安城唯一一家使用此种铁矿的商户,是一家名为“牛记”的刀剑铺子,主人名叫牛淬锋,于是,便把目标锁定在了此人身上。

就在这时,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从“万源号”出来,正是石凛手下,负责盯梢的都头唐献。唐献来到窗前,低声道:“与上次一样,不论盐引、茶票,皆高价购入,低价售出。”

石凛眼角的刀疤轻挑了一下:“这不合常理,常人应是低价购入,待价高出手才对。”

“只有一种可能。”叶秋筠蓦然起身,“他用的是假钱。”

石凛重重点了一下头,随即起身,朝唐献做出一个“收网”的手势。唐献马上同门前乔装成商贩、货郎和马夫的三名手下交换了一个眼神,几个人迅速做好准备。

很快,牛淬锋扛着一只大大的袋子从门里走了出来。不用说,里面装的自然是他售卖盐引所得的真钱。石凛举起了茶杯,那三名乔装打扮的捕快,则小心翼翼地包抄过去。只待摔杯为号,便立刻扑过去将其缉拿。

“等等!”就在石凛刚要摔杯的刹那,叶秋筠突然出声制止。

因为她突然看到,牛淬锋身后出现了一个账房先生打扮的人,年纪在二十五六岁上下,皮肤黝黑,目光里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犀利。

当叶秋筠看到这个人的时候,心里不禁骤然一颤,暗道:“竟会是他!?可他……为何会在这里?”

很明显,他是在跟踪牛淬锋。刚想到这,突然,青年账房身后,又出现了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商人,如同做贼一样,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身后。

“有趣!”叶秋筠在看到那胖商人后,又暗道了一句,“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

继续阅读:第157章 欢喜冤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少年藏甲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