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修订中)
次日,林剑把自己对山村建设的设想说给设计师听,一幅壮丽的山村规划图就出来了,他带上规划图,也不跟戚紫云招呼一声,直接回到了县城,到了县城之后,想了想,既没有找卿医生,江县长,也没有找沈莉和自己的妹妹,吃过中饭,直接回家了。
王丽见到林剑回来了,自然高兴,她笑着说:“林剑,你真是回的早不如回的巧,你知道么?明天玲子出嫁了,听说今天晚上还要排练哭嫁呢!”
“排练哭嫁?这么说,明天她出嫁的时候,真要哭嫁了?这个风俗这几年可是不怎么兴了。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王丽,今天晚上,我们去听排练哭嫁,而且,我又有了新的打算。”林剑很兴奋,听到哭嫁,他觉得他们山村这个风俗还得发扬光大。
“什么打算呀,不就是哭嫁么?我们都听过很多的,我们的上一辈人女子出嫁的时候,谁不哭嫁?你还能整出什么花样来?”王丽看着林剑,不知道他又有什么好主意了。
“王丽,我跟你说。你想,将来我们这里成了旅游区,总得要有很多别的旅游区没有的东西来吸引游客,是不是?这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
“我是这样的想的,这个哭嫁的风俗,就可以作为一个节目,你说是不是?我们这里的哭嫁,可是货真价实的民俗文化,很有地方特色,你也知道,哭嫁的时候,那个场景,那个阵势,实在是让人感动,是不是?”
“林剑,你的脑子可真是灵光,我明白了,这个传统风俗,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好的节目吸引游客,我想,游客一定会喜欢上这个节目的。晚上我们去看,好不?”王丽拉着林剑的手。
“肯定去看!”林剑说。
林剑知道,他的家乡开始的时候,一直有哭嫁的风俗。那时候,女孩出嫁的时候哭得越厉害,大家就认为她越孝顺。
哭嫁最出彩的是母女分别时的“对哭”,当然,母女“对哭”也是分成了两部分,晚上的“对哭”不过是为了早上女儿真要离开的时候的排练,所以,显示出真情的对哭是在早上母女分别时候的“对哭”。
母女分别的时候,母亲一声“我的女啊——你丢下娘就走了啊——得——吭”,最后的那个“啊——得——吭”扯出的那个音,就会像是锤子一样捶打在人的心上,那种分别的情绪,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
出嫁的女儿听见娘这捶打心灵的哭穷,会情不自禁地对着哭起来:“我的娘啊——我嫁人了,你以后不再我的身边了——以后谁心疼我啊——得——吭”
母亲这一对哭,词曲感人、拿腔拿调、配上又拥又抱,难分难舍的动作,那个场面,真是让人无不动容,暗自流泪。
林剑想着哭嫁的场面,他觉得,真要把这个风俗排演出一个节目,到时候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开发项目,还是很不错的。
排练哭嫁的场地安排在林剑请客的空地上,因为很多人会去听,而且,还有很多人会帮着指出出嫁女子哭嫁时的缺点来,以便于她改正,当然,开始的时候,都是母亲教自己的女子怎么哭嫁。
吃过晚饭,王丽跟林剑也到了哭嫁的场地,这就像是八十年代农村放电影一样,早有人搬了凳子坐在那里等着了。
玲子的母亲和玲子终于也来了,大家看见她们母女俩就起哄了:“哭嫁罗!哭嫁罗!”
“玲子啊!你哭嫁的时候一定要哭出眼泪来!要不,你就是不孝女!”
“是呀,是呀!你要是哭不出眼泪来,你得先抹点辣子粉,哈哈哈!”
有人开始跟玲子逗乐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