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紫宸星降西南天
玉面女皇2025-10-31 11:523,044

开宝元年正月初八,汴梁城尚笼罩在新年的余温里。

晨光微熹时,街巷间已有零星叫卖声,炭炉的青烟混着蒸饺的香气,在青砖黛瓦间袅袅散开。

谁也未曾留意,东方天际那轮初升的朝阳旁,竟悬着一颗耀眼的亮星,银白光芒穿透薄雾,赫然是太白金星的轮廓。

“太白昼现!”早朝途中的官员们纷纷驻足,惊呼声此起彼伏。

太白金星主兵戈、兆变革,白日显现历来被视作天下将变的异兆,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或忧心忡忡,或暗自揣测。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汴梁,从市井酒肆到宫墙之内,人人都在议论这桩异事。

午时过后,异象非但未消,反而愈演愈烈。

原本澄澈的晴空里,太白星的光芒愈发炽盛,竟与日光分庭抗礼,将半个都城染成了淡淡的银辉色。

百姓们涌上街头,或焚香祷告,或窃窃私语,连守城的禁军都忍不住频频抬首,望向那反常的天象。

暮色四合,汴梁城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司天监的观星楼依旧灯火通明。

十余位天文官各司其职,有的调整浑仪,有的记录星象,有的推演历法,指尖在算筹上飞快拨动,纸张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星度与卦象。

司天监主簿李淳风之子李玄清,正亲自执掌浑天仪,双眼紧盯着窥管中的星空,神色凝重如铁。

“主簿大人,您快看!”一名年轻天文官突然惊呼,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李玄清连忙俯身窥管,刹那间瞳孔骤缩。

夜幕之上,北斗七星熠熠生辉,而紫微垣中央的帝星,原本只是温润的黄芒,此刻竟迸发出璀璨夺目的金芒,如同烈火烹油,光芒万丈,将周遭星辰的光辉都压了下去。

更令人震惊的是,帝星正下方,一片紫粉色星云正缓缓铺开,那颜色瑰丽异常,紫中带粉,粉里含霞,如同天女织就的锦缎,自天际绵延而下,恰好覆盖了大宋西南疆域的方位,连一丝缝隙都未曾留下。

“此乃千年未有之吉兆!”李玄清喃喃自语,双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他自幼承袭家学,通读天文历法,却从未见过这般异象。

帝星金芒乍现,主帝王圣明、国运昌隆;紫粉色星云祥瑞柔和,又带着尊贵之气,再结合白日太白昼现,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他猛地直起身,袍角扫过案上的算筹,哗啦啦散落一地也顾不上捡拾。

“速速备马!”李玄清声音急促,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随我入宫面圣,迟则误事!”

两名侍从早已备好快马,李玄清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观星楼,翻身上马。

马蹄踏破夜色,沿着朱雀大街疾驰而去,街上的巡逻士兵见是司天监的官员,不敢阻拦,纷纷避让。

寒风凛冽,刮得人面颊生疼,李玄清却浑然不觉,满心都是星象带来的震撼与激动,他知道,这一夜的所见所闻,必将改写大宋的命运。

皇宫深处,观星楼同样灯火通明。

宋太祖赵匡胤身着常服,玄色锦袍上绣着暗金龙纹,腰间束着玉带,身形挺拔如松。

他刚结束与宰相赵普的议事,听闻白日太白昼现的消息,便径直来了观星楼,此刻正凭栏远眺,目光如炬,望向西南方向的夜空。

这位开国皇帝,自陈桥兵变以来,日夜操劳,一心想要平定四方、稳固江山。

如今大宋虽已统一中原,但若北有契丹虎视眈眈,南有诸国尚未臣服,西南边境更是时有摩擦,他心中始终不敢有半分懈怠。

白日的异象让他心绪难平,既担忧是祸乱之兆,又隐隐期盼着能有转机降临。

“陛下,司天监主簿李玄清求见,言有紧急星象要事禀报。”内侍总管王继恩轻声上前禀报,语气恭敬。

赵匡胤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宣他上来。”

片刻后,李玄清气喘吁吁地登上观星楼,一身官袍沾满尘土,头发也被风吹得有些散乱,但他顾不上整理,一进门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道:“臣李玄清,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赵匡胤抬手,声音沉稳,“白日太白昼现,夜间又有异象,你且细细说来,此象怎解?”

他说着,挥袖直指帝星所在的那方夜空,金芒依旧耀眼,紫粉星云如梦似幻,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李玄清叩首起身,目光崇敬地望向星空,又转向赵匡胤,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回禀陛下,今日太白昼见经天,看似主变,实则是为祥瑞开路!臣夜观星象,帝星大放金芒,此乃陛下圣德感天、国运昌盛之兆!更难得的是,帝星之下,紫粉色星云弥漫,覆盖我大宋西南全境——此星云非比寻常,乃是帝女星降世之征兆!”

“帝女星?”赵匡胤眉头微蹙,眼中满是疑惑,“何为帝女星?”

“回陛下,帝女星乃紫微星垣中辅佐帝星的祥瑞之星,主富贵、兴邦国,寻常隐而不现。”李玄清拱手答道,语气愈发郑重,“今帝女星下凡,托生人间,恰在我大宋西南境内。古有谶语云:‘得帝女者,王天下也!’此乃上天庇佑,赐予我大宋一统寰宇、长治久安的契机啊!”

说罢,李玄清再度叩首,额头重重磕在青砖地上,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狂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天佑我大宋,陛下洪福齐天!”

“得帝女者,王天下也!”赵匡胤喃喃重复着这句话,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震惊,随即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快步走到观星台前,俯身看向浑天仪上西南方向的刻度,又抬眼望向那片瑰丽的紫粉星云,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多年来的征战与操劳,所求的不正是一统天下、让大宋江山永固吗?

如今上天降下如此祥瑞,帝女星入凡于大宋境内,这岂不是说,大宋一统天下的大业,终将顺遂无忧?

契丹的威胁、南方的割据,或许都将因这位帝女的出现而迎刃而解。

“好!甚好!”赵匡胤放声大笑,声音洪亮,震得观星楼的窗棂都微微作响。

他转身望向西南方向,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位帝女的模样,看到了大宋疆域一统、万民归心的盛世景象。“此乃天佑我大宋也!”

他走回栏边,负手而立,身形愈发挺拔。

夜色中,帝星的金芒与西南的紫粉星云交相辉映,映照在他脸上,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有得偿所愿的欣慰。

“李玄清,”赵匡胤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即刻传令,命西南各州府官员,暗中寻访异女。

凡贞静贤淑、有异常之处者,皆需详细记录,火速上报朝廷,不得有误!”

“臣遵旨!”李玄清连忙叩首领命。

“另外,”赵匡胤补充道,“此事关乎国运,务必严加保密,不得向外泄露只言片语。若有走漏风声者,以谋逆论处!”

“臣明白!”李玄清心中一凛,连忙应下。

他知道,这样的大事一旦泄露,难免会引起各方势力觊觎,甚至可能危及帝女的安全,届时反而会酿成大祸。

赵匡胤又望向西南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势在必得的光芒。

那片被紫粉星云覆盖的疆域,此刻在他眼中,已然是大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那位尚未可知的帝女,更成了他心中一统天下的关键。

他相信,有上天的庇佑,有帝女的助力,大宋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传朕旨意,”赵匡胤转身对王继恩道,“明日早朝,议西南边防之事。再加派禁军,加强西南边境戒备,务必确保境内安稳,不可让任何意外惊扰了帝女降世之地。”

“老奴遵旨。”王继恩躬身领命,心中也为这桩祥瑞之事感到振奋。

他跟随赵匡胤多年,见证了这位帝王如何披荆斩棘开创大宋基业,如今见上天降下如此吉兆,也由衷地为陛下、为大宋感到高兴。

李玄清退出观星楼时,夜色正浓。马蹄声再次划破汴梁的寂静,只是这一次,他的心中满是憧憬与期待。

观星楼上,赵匡胤依旧凭栏远眺,西南方向的紫粉星云依旧瑰丽,帝星的金芒愈发璀璨。

他知道,从今夜起,大宋的命运将开启新的篇章,而那位藏在西南疆域的帝女,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汴梁城的百姓们尚不知晓,这一夜的星象异动,已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轨迹。

西南边境的一座小城之中,一户刘姓人家的女婴刚刚降生,啼哭之声清亮悦耳,眉眼间竟隐隐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灵气。

而此刻的皇宫里,年仅四岁的皇子赵元休,正在乳母的陪伴下酣然入睡,他的梦境中,似乎也出现了一片紫粉色的云霞,温柔地笼罩着他。

命运的丝线,已在星象的指引下,悄然缠绕。

帝星闪耀,帝女降世,一场关乎大宋国运的传奇,正从这个正月初八的夜晚,缓缓拉开序幕。

继续阅读:第1章 从天而降的海青鹰(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是大宋刘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