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回国已久的科里纳也回来了。
周雅君刚到绣楼没多久,就看见科里纳陪同一个年轻女子而来。
本来周雅君以为,科里纳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回家一趟,应该会在家逗留一段时间才回京城。
没想到不过尔尔几日,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雅君挺惊讶的,她当时表示要回家的时候,也挺坚决的。
而且再三表示很想家,本来周雅君以为她起码会回去少说一俩个月左右时间的。
并且还帮她的后续工作全部安排妥当了。
周雅君看见她的时候,蛮震惊的,“科里纳,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感觉休假也很没有意思!还是回来干活忙碌比较好?”
科里纳看见周雅君的时候,也是笑意相向。
她也表示道,“周夫人,我倒是想去好好玩一段时间的,无奈于我国那边形势比较动荡,加上有点情况,我待着也是很无奈。”
科里纳的国家如果足够好,而且那边的行情市场由为上等。
她肯定是会选择在她国家那边发展布料生意的。
没有必要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经营生意。
何况,哪怕大老远来,最后生意还是不怎么样。
周雅君把视线锁定在科里纳身旁的年轻女子身上,没想到她一把年纪,还能认识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
周雅君有点好奇,引发猜想,“科里纳,你身边这位是你的朋友来?此行来京城,是有什么打算?”
这个年轻女子,打扮倒是不俗,看起来也是一个富裕的主。
无论是布料,还是首饰等,都是价值连城的货色。
科里纳顾着跟周雅君聊天,都快忙忘记介绍她身边这个女子了。
科里纳也郑重其事介绍,她的表情带着一丝丝正经,更加暗示着这个年轻女子不是什么简单的人。
周雅君当视线跟年轻女子交集的时候,明显发觉她眼神透露着一种很精明的意思,周雅君就明白,不是等闲之辈。
科里纳表示道,“周夫人,我身旁周位女子,名叫阿娇,是水上的舵主。”
周雅君跟科里纳接触有一段时间了。
俩人之间算是非常知根知底的。
现在是科里纳只要说了上半句话,周雅君就马上反应过来,她下一步的动机和深意。
周雅君没想到科里纳带来这么重磅级的人物,她也科里纳带到一边,用着低音量,猜测道,“科里纳,你是不是想要让我买下俩国的友好。”
科里纳点了点头,在她眼里,她很崇拜周雅君,觉得周雅君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
科里纳对京城这边的制度等了解颇少,她连语言都不太通,要不是周雅君读懂她的语言,她很难在京城里面生存自如。
科里纳把周雅君看成一个权势很大的人。
周雅君当被她这么高看之后,内心也有点无奈,周雅君不会揽下超过她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她也暗示道,“科里纳,你可能不太了解京城这边的阶级制度,你想得还是太简单了,我无法帮你达成这件事,虽然我也很希望俩国之间达成友好,我只能维护自家商业的友好。”
科里纳此举,也是为了俩国之间的利益着想。
与其敌对,不如友好往来来得如意。
科里纳初心是好的,见周雅君无法按照她的想法履行,她也不在意,“没事,周夫人,你知道我的,我不会强人所难。”
阿娇看着周雅君,通过与她交谈,并且了解她的身份背景等。
明确得知她不是奇能异士之后,阿娇也属于野心很大的人。
阿娇能够带来俩国友好,权势本来就挺大的,她要求也偏高,无法降低要求。
科里纳本来在前往京城的一路上,强烈安利周雅君有多好多好。
她美化周雅君太严重,导致阿娇也以为周雅君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现在看来,还是包装得太过分了。
周雅君压根就没那么大能耐,只能算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商贩罢了。
阿娇这个人很现实,也直言道,“周夫人,我跟随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人,你无法达到我的要求,故而我不愿意跟着你。”
周雅君没有要求她这般,当听见她婉拒,内心也没有失落的感觉,她本来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她丝毫不在意,多大能力做多大事。
阿娇也在绣楼逛了一圈之后,离开。
周雅君也安顿好科里纳,在下午的时候,三皇子登门拜访。
三皇子这段时间没闲着,一直去调查周雅君所提及的,有千员暗卫这件事。
他现在已经调查出结论,来给她提一嘴,“周夫人,你透露给我的秘密,是属实的。”
三皇子也决定采取措施,不能让这部分暗卫继续存活,他们的存在,对于京城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周雅君和三皇子也密谋着,“三皇子,这部分暗卫,你想个对策,尽可能剿灭。”
三皇子也正有此意,“是周夫人,我会的。”
三皇子本来想上朝的时候提及这件事,一想到四皇子也在场,最后决定私下跟皇上提及这件事。
四皇子知情,他一定会有所防范,反而打草惊蛇。
下朝之后,三皇子去御书房拜访皇上,表示道,“父皇,根据儿臣最近的勘察,百里外有骚乱,我想借父皇的兵力前往镇服。”
皇上闻言,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如果皇子们都有三皇子这般觉悟,那么皇上会很欣慰。
皇上给了三皇子部分兵权,三皇子拿着兵符,率领士兵前去百里外斩杀暗卫。
三皇子没有提前报备而来,直接准确抵达地点,斩杀暗卫。
暗卫防不胜防,直接被三皇子一顿乱杀。
三皇子没有把人全部赶尽杀绝,还是留有几个活口,将其捕捉,带到皇上面前。
皇上当看见这几个暗卫的时候,也询问道,“大胆,居然敢在京城里面引起骚乱,你们的幕后主使是谁?”
这些暗卫一个个都是硬骨头,都不愿意说。
皇上也以最严格的规格对待,“抓这些人去大理寺,我就不信,他们一个个嘴巴这么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