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初见县委书记
珜珜2025-11-18 17:112,176

“我知道,你当初以为我的履历上有政治污点,再加上没有背景,是个孤儿,觉得拿捏住我了。”

李先明从衣兜里掏了包红塔山出来,散给了他一支。

“对···”

张国元低下头,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李先明作为汉东大学的高材生,被调到龙门镇这个偏僻角落,就是因为他得罪过一个省上的大人物。

没有背景再加上有档案有污点,这在张国元眼里就是天生的牛马,随意压榨。

“你接着。”

李先明让他接过烟,掏出火机来给他点了个火。

尽管这事,两人以前经常做。

但此时二人地位已然不同,张国元的心里阵阵发虚。

“我今天找你来,不是为了算以前的旧账。”李先明点上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张国元却愣在了原地。

“这根烟抽完后,过去的事情,咱们一笔勾销。”

“以后,只要你够配合我工作,我绝不会刁难你。”

李先明说完,自嘲式地笑了笑:“当然,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给你点烟了。”

张国元今天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李先明发达了以后,跟他翻旧账。

但没想到,李先明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举动,让他心里一时间百感交集,甚至有点感动。

“谢谢你。”张国元沙哑道。

“小事,把你的那辆夏利借我开开。”李先明挑眉道。

镇上配公车的单位并不多,除了高级干部以外,就只有安监站、派出所、工商所这几个常出外勤的单位才配有公车。

安监站的这辆夏利长期被张国元私人使用。

“别说借,李组长拿去用就行了。”张国元连忙从裤腰带的钥匙串上把车钥匙拆了下来,塞到了李先明的手里。

“你这几天找些个同事,去检查一下五家沟的那道水渠,还能不能用。”

李先明不也客气,顺手装在了兜里。

“好!我亲自带人去查!”张国元拍胸脯道。

李先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将烟蒂摁在了烟灰缸里,冲他挥了挥手,离开了办公室。

五家沟有一道六十年代修筑的水渠,现在已经荒废了。

如果想要在当地建设一个大型药材培育基地,必须要将水渠重新启用,开出几条灌溉小渠道出来,能够完全灌溉到划出来的那二十几亩地。

自从上次在五家沟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后,李先明就萌生了建设药材培育基地的想法。

现在正值中药市场鼎盛时期,如果能利用五家沟的自然特色,做成一个超大型的药材培育基地,不但能够让那一片乡村脱贫致富,更能将龙门镇建设成一个中药材的流通市场。

想起五家沟那漫山遍野的野生药材,李先明心中就涌动着大干一场的热血。

李先明坐上夏利,直接朝着县城开去。

龙门镇离县城仅有三十多公里,开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他将车驶入了县政府,凭自己的工作证件,领了一张临时出入证。

南源县是个穷县,但县政府却修得极大。

一栋扇形的高层建筑坐落在花园之中,外墙做了玻璃幕墙的装饰,巨大的国徽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李先明看着县政府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走进到了政府大楼里面,大楼里的装修也极为奢华高档,雕花吊顶,烫金墙纸,还有随处可见大理石雕塑和水晶吊灯无一不显出高级气息。

现在电梯还是个稀罕物,但县政府已经全部安上了电梯。

县委书记办公室在十二楼。

李先明站在电梯里,眉头微皱。

他是从省厅被下放到龙门镇的,从来没有来过县政府。

没想到县政府竟然修得如此气派,完全和南源县这个特别贫困县的头衔不相符合。

县委书记办公室的门虚掩着。

李先明深吸一口气后,敲响了门。

“请进。”

蔡振华正伏在办公桌上写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说电脑就摆在他旁边,但他习惯了用笔写字。

“蔡书记,我是龙门镇的李先明。”

李先明走到办公桌前,微笑地伸出了手。

“哦!第一次见,果然是少年才俊!请坐!”

蔡振华站起身来,伸出手和他握了握。

“我已经接到了徐副部长的通知。”

李先明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中年人,心中疑惑更深了。

果然蔡振华也不认识他。

那为什么会这么提拔自己?

“怎么样,管理一个镇的经济,有没有压力?”

蔡振华的声音浑厚,他像是在看一个初入职场的晚辈一样,神态语气中满是亲切。

“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怀疑。”李先明不卑不亢道。

“不错,有自信!”

蔡振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么大起大落后,还能保持这种气度,此子绝非等闲之辈。

李先明话锋一转,脸上浮上了一抹笑容:“不过我很疑惑,蔡书记是怎么选中我的。”

蔡振华也笑了笑,他自然不能说是省委秘书长打电话来特地嘱咐的。

不过他在官场混迹多年,官话张口就来:“我到任这几年,也走过不少乡镇,对于南源县的乡镇长期贫困的原因,还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就拿龙门镇来举例子,龙门镇的自然禀赋在全县三十多个镇里面,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它离县城又近,地理区位很不错,但就是穷,每年都要找县里面要钱,才能维持镇政府的运转。”

“你在龙门镇干了两年,你能不能说出其中的原因?”

蔡振华把问题抛给了他,眼中藏着些许期待。

他这次提拔李先明,不但是为了搭上省委的这根天线,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他真的有本事,能够真正的做出政绩,而不是一个来混履历的二世祖。

“我认为,原因有三!”

说起这个话题,李先明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道:“第一,镇政府以花样名目私吞财政资金,扶贫款项长期无法落到实处,全进了领导干部的腰包。”

听到这句话,蔡振华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这一点,只要在镇政府里干过的人都能感受到。

“第二,龙门镇经济长期陷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孤立,不但存在县镇之间的经济隔离,而且龙门镇的镇村之间也不存在经济流动,这让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李先明说出了第二点。

“说得好!”

听到这个判断,蔡振华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对于乡镇经济的观察竟然如此深入,一语就切中要害!

果然不愧是省委秘书长点名要提拔的实权干部苗子!

继续阅读:第二十八章:问题关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正义至上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