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拿人钱财
就为活着2025-09-09 10:584,023

朱总指挥来到二师的时候,少帅还没有来,而李正同志正在睡大觉,根本就没有组织人列队迎接。

  “你个熊孩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睡觉?”把朱总指挥气得,拿着鞋底子,隔着被就把李正给揍醒了。

  “谁呀?哪个王八羔子打扰老子睡觉?找死咋地?”好梦被打扰,李正心情不顺,他骂骂咧咧地爬起来,就想开揍。

  “你骂谁?你个小王八羔子!”朱总指挥鼻子都气歪了。

  “啊?首长啊?哈哈,您老一向可好啊?”李正看清是朱总指挥,立马笑得跟小哈巴狗似的,讨好朱总指挥。

  “少跟我嬉皮笑脸的,你个小王八羔子,我让你准备迎接少帅,你小子偷懒睡觉?马上给我集合队伍,列队迎接!”朱总指挥拎着李正的耳朵,让他马上去组织官兵列队迎接。

  “嘶!疼!你撒手啊!你不撒手?我咋去办事啊?”李正疼得直叫。“赶紧去,若是耽误事,老子踢死你!”朱总指挥瞪着眼睛骂道,照着李正的屁股就是一脚。

  李正捂着屁股跑了。朱总指挥发话,李正只好照办。要是依照李正的意思,迎接个屁呀?是他们求咱,又不是咱们求他们!

  少帅来了,双方见面寒暄,说了一些没营养的话,自不必多说。

  少帅目不转睛的打量李正。

  李正也目光灼灼地看着少帅。

  历史上,少帅可是个传奇人物。李正对他颇感兴趣,原因是少帅这个名字好听,给人印象深刻。今日见到活的了,李正自然要好生瞧上一瞧。

  少帅的气质非常的特别,既有英武的刚劲之美,又有弱柳扶风的阴柔,身上有种浑然天成的贵气加帅气。

  在前世的网络上,对于少帅的争论很多。首先说他的长相,有说帅的,有说不帅的。

  李正的感觉是,不帅,但绝对有气质!

  其次是少帅的人品,有网友评论其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放一枪丢了东三省,对国家,这是不忠。

  把东北父老乡亲一扔自己跑了,这是不仁。

  大总统为了保持嫡系部队的兵力,消耗了他几十万兵力,而他委曲求全,不敢反抗,这是对属下的不义。

  自己亲爹被日本人害死了,却不报仇,这是不孝。

  少帅对自己一生的考评就是八个字:平生无憾事,惟独好女人!他还自嘲地写了一首打油诗:“英雄皆好色,不色非英雄,我非英雄汉,好色似英雄!”。

  少帅一生中有两个老婆,十多个个情妇,两个老婆是他主动追来的,其他女人都是主动投怀送抱的。

  对于这些评论,李正不敢苟同,也不知道真假。李正对少帅的感觉还好,外张内弛,深藏不露,温文尔雅,博学多才。

  少帅见到李正,心中竟然油然而生一种亲近之感。李正给他的印象是:其貌不扬,气质出凡,不拘一格,外慧内忠,足智多谋,文武双全!

  两个传奇人物相见,均有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互相挽着手,一路谈笑风生,笑声朗朗。

  朱总指挥和一众军官,都撂在了原地。

  朱总指挥自嘲地笑笑,自己刚知道,有熊孩子在场,自己这么不招人待见。

  李正和少帅谈古论今,一聊聊到月上中天。直到已经沦为陪坐的朱总指挥困得不行了,两人才停止了高谈阔论,各自回去休息。

  少帅停留了两天,李正收了装备,少帅任务完成,两人惜惜分别!

  李正对少帅很有好感,在当今乱世,文化人不多。少帅的才华横溢,让李正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等送走了少帅,朱总指挥气呼呼的把少帅护送来的物资拉走了一大半。他生气,早知道自己不来了,从见面到散伙,一共和少帅说了不到十句话。好歹自己也是一个上将啊!

  李正看着朱总指挥铁青着脸,也不知道他因何生气?李正怕招晦气,愣是没敢阻拦。不过,心里老郁闷了,老子处心积虑的搞来的东西,你丫的接二连三的跟搬自己家的东西似的,连一句谢字都没有,气死我了!

  李正拿人东西,与人消灾,带领二师出征重庆。

  到了重庆,依然是秦政负责李正一行人的食宿。

  秦政对待李正的态度,更加恭谨。

  大总统这次没有接见李正,大概是还在生气。谁接二连三的被讹诈,又有苦说不出,搁谁也得生气。

  不过,大总统也不敢怠慢李正,便委派少帅作为全权代表,负责与李正接洽。

  李正高兴了,起码在国军这里,有个陪聊的了。

  李正和少帅两个人很投机,少帅比李正年长,便提出要做李正大哥。李正自然不会推却。

  谭海见此,喜出望外,他是李正的小弟,少帅成为了他大哥的大哥,那自己和少帅的关系又更上一层楼了。

  少帅和李正因为谈得来,关系密切起来。大总统见此,心里掀起了波澜。

  李正没在重庆呆多久,鬼子大军压境,陆海空三军全面出动,势必要攻下重庆。

  鄂西地区是鬼子和中国军队错杂盘踞的地区,谁都想当老大,但谁都当不上。经常发生战争,僵持不下。

  日军在占领了长江上游的宜昌城以后,即派大军驻守。鬼子大军虎视眈眈地觊觎宜昌至岳阳段的国军第六战区,一心想要踏平第六战区,打通水陆,也好把从长江上游掠夺的战略物资东运武汉。

  此次发动战争,日军就是打算歼灭江南地区的国军鄂西野战军,打通长江航路,以便加强水上运输能力。从而大军直插中原腹地,遍地开花,以便达到早日占领中原的目的。

  古镇石牌是河西的补给枢纽,地处宜昌县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依山傍水。石牌镇方圆三十多公里,上有军事重镇三斗坪,下有石牌镇的前哨平善坝,两者相距仅咫尺之遥。第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

  石碑镇距宜昌城仅十多公里,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镇便成为了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石牌镇一旦沦陷,重庆将无险可守,长江门户大开,整个中原都将陷入危机之中。

  如此战略要地,国军早就派重兵据守石碑镇,封锁长江,扼守天险。

  石牌镇有一座炮台,两个分炮台,上面安装了数十尊大炮,为长江三峡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川江漂雷队、烟幕队等。

  由于石牌与宜昌几乎处于一条线上,炮台的炮火可以直接封锁南津关以上的长江江面,极具威慑力,鬼子也是心生畏惧,轻易不敢涉险。

  大总统亲自主持作战会议!

  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大总统十分重视李正的看法,在自己陈述了当前形势后,要求李正以友军的身份发言。

  李正也不推辞,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侃侃而谈:“日军对石牌要塞早有觊觎之心,日军想要长驱中原,势必要拿下重庆,要想拿下重庆,必须先攻陷石碑镇。要想攻占石碑镇,最佳进攻路线有两条,一路从宜昌对岸进攻石牌镇正面的平善坝;二路进攻石牌镇侧翼的曹家畈。”

  李正停顿了一下,指点着地图,又说道:“石碑要塞易守难攻,日军要想攻下石碑要塞,必先清除石碑外围守军。按照我军现在的兵力部署,日军投入兵力不会少于十万。石牌要塞是重庆保卫战胜败的关键。如果说,重庆就是一个扇形阵地的话,那么石牌镇久是扇形阵地的旋转轴。坚守旋转轴,顶住敌军的正面进攻,再伺机侧击敌军,乃为良策......不过,具体的还需要大总统定夺!“

  李正一席话讲完,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众人低头沉思不语。

  “我建议,江防军调整部署,以长阳、宜昌两县间的稻草坪、高家堰、余家坝、曹家畈、石牌之线为决战线。第十集团军第九十四军主力部队,在长阳资丘附近,掩护江防军右翼。”李正的话虽然不多,但是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所有人都面露钦佩之色。如果李正所言成为现实,照此采取重兵布置,此战必胜无疑!

  大总统沉思良久,忽地站了起来。他对石牌要塞的安危极为关注,这涉及到重庆之安危!李正所言,正合他心意,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是在军事上还是很有见地。

  ”我命令:第六战区长官陈诚。固守三斗坪;江防军军长吴奇伟,坚守平善坝;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坚守石碑要塞,不得有失;第十军、二十六军、二十九军、三十二军、三十三军、八十六军驻重庆所部,分兵石碑镇外围布防。李正所部作为预备部队,增援各部。此次战役,众位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石牌镇安全。其他各部按照李正的建议布防!“大总统下达作战命令,各部领命而去。

  李正的建议被采纳。

  为保卫国之陪都重庆,大总统还请来了美军空军,与国军空军协同地面陆军作战,将对日军的后方实施轰炸,切断其增援、补给线。军令已下达,各部各就各位,准备打一场大战。

  李正所部作为预备部队,紧急赶赴作战区域,协同作战。

  表面上看,大总统是照顾李正所部,如果一切顺利,预备部队根本就用不着上战场。实则,预备部队就是敢死队,哪里需要哪里去。而且责任重大,国军可以战败,但是预备部队不能败,否则阵地失守,那责任就是你预备队的。否则,人家用你预备队干嘛。

  再者,如果一切顺利,功劳是人家的,你啥也得不着,因为你是预备部队,压根就没上战场,有屁功劳?

  李正岂会不知大总统用意?李正心里憋气,都他嘛这时候了,还玩这些臭氧层子?

  到达指定区域,李正立即召开营级以上站前会议,研究制定作战方案,部署兵力......

  既然大总统不给力,李正又不想己方损失严重,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国军所部都到了指定地点布置完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总统仍不放心,电令所有参战部队: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塞,勿失歼敌之机。此战胜利,所有参战官兵均有封赏。

  三军将士斗志倍增。

  李正苦笑,在国军这里,这一手还真好使!

  这要是在八路那里,你只要喊一嗓子“打胜了,我请大家吃猪肉炖粉条子!”,战士们就会嗷嗷叫着往上冲!八路打仗不为财,也不为官,为的就是能吃饱饭,为的就是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

  此次大战,任务最艰巨的要数坚守要塞的第十一师。师长胡琏深知此战意义重大,以报必死之心,誓死捍卫要塞。

  胡琏颇善于山地作战,经常山地的特殊环境给予来敌痛击,打了不少胜仗。

  胡琏巧妙地利用石碑周围的有利地形,构筑坚工事,凭险据守。

  大战前夕,胡琏挥毫泼墨,写下五封家书,辞别在世亲人,并立下遗嘱,决心与石牌共存亡。

  之后,胡琏把师指挥所推进到离火线很近的虫客蚂包,亲临坐镇指挥。可见其决心至坚,至死不渝,保家卫国的一片赤胆忠心。

  家书寄出,胡琏将军仿照古代将士出征,沐浴更衣,换上崭新的军服。并在正午时分,亲率师部人员登上凤凰山巅,设案焚香,祭拜天地。

  胡琏仰望苍天,吼出铮铮誓言: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

  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胡琏的誓言发出,全军将士,士气高涨.,气势冲天.....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二章 预备部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之铁血小兵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