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世界震惊
就为活着2025-10-30 15:124,032

大总统特地叮嘱军事委员会,再次授予何云少将军衔。

  何云听到这个消息时,已经病得连话都说不出了,他只是艰难地微笑了一下。

  不久,何云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终年67岁。何云的一声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黑暗与悲哀!

  当然,李正是不会告诉何云后期的事情的,只说当前。

  听完李正的讲述,何应钦大惊失色。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

  “你怎么知道的?”何应钦脸色苍白地看着李正问道。

  “掐指一算,尽知天下事!”李正神叨地摆弄着手指头,神秘兮兮地说道。

  “真的是算出来的?”何应钦惊讶道。

  “那当然了!”李正煞有介事地说道。

  “那你给我算算?”何应钦试探地说道。

  “给钱!”李正到不客气。

  “啊?还要钱?多少?”何应钦哭笑不得地说道。

  “看着给吧!反正这卦钱给的越多,我看的越准!”李正笑着说道。

  “得!我兜里的都给你吧!”何应钦被李正逗乐了。

  何应钦从兜里掏出一把银票递给李正。

  李正一看,大约五万法币。

  李正很不满意,这法币再过几年就不值钱了。

  抗日战争期间,银毫、铜元由国家银行逐渐回收,并印发5角、2角、1角三种钞票代替银毫,另铸造5分、2分、1分三种镍币代替铜元,作为辅币流通。

  中原自铸的银元极少,只有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1元(俗称“大银”)、5角的银元,由于铸造的数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国铸造而输入的银元,通称“大洋”。其中以日本的“龙银”最多,还有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外国银币。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银元。

  大约在民国七八年间,曾收回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版的银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铸造。

  1926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建都于南京,由国家银行改铸了孙中山头像版的银元,其后又铸出帆船版的银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银元逐渐由国家银行回收,印发钞票(法币)。

  由于物价波动,钞票一直贬值,起初市场上拒用1元以下的法币,买卖以5元面额起码算,不久以10元面额起码算。

  到了1945年—1947年间,则以100元、500元、1000元面额起码算,数字变化迅速惊人。

  1948年初,市场上拒用1000元法币。不久,1000元、1万元的法币也停止使用,交易以4万元起码算,法币丧失币值,人民对法币失去信任,美钞、黄金充斥市场。

  国民政府为了挽救财政,开始收集金银、外币,管制物价,企图以政治压力,使经济免于崩溃。

  1948年8月间,当局宣布发行“关金”,不久,又先后改用银圆券、金圆券,但是不到两个月,又告贬值,这两种券几乎等于废纸。

  当时物价一日数变,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到了国军政府撤离漳州后,金圆券终于完全失效崩溃。

  李正收了这些法币,还得抓紧兑出去,李正嫌麻烦。

  “行了,我的好兄弟!我就这么多钱了了,以咱辆的关系,就别要手表、自行车了!”何应钦苦笑着央求。

  “那好吧!看你挺可怜的!我就不要自行车了!”李正这才勉为其难地,给何应钦算了一卦!

  当然,只算以前,不算以后。要是算了以后,何应钦必定会一心一意辅佐大总统。

  不过,李正也把何应钦的政治方向有意向八路这边引,起码,让他不要或者少和八路作对。

  听完李正的神算,何应钦傻眼了。太准了!

  能不准吗?有历史为证!

  何应钦是带着一脸的震撼和满头心思回去复命的。

  大总统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吓出一声冷汗。

  还真有毒气弹和细菌弹?幸亏没打,这要是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撤军!撤军!”大总统发出无奈地吼声。

  国军撤军,不再觊觎东北。

  其实大总统还想打吉林,但是,他怕被其他两省的鬼子一左一右把他夹击了。

  只是,大总统不甘心,老想着插一脚。可是,八路压根不给他机会。你没看人家李正部队一直只围不攻吗?傻子都能看出来,熊孩子想干啥!

  而此时,安徽的日军针对河南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北的日军也不再防御为主,施行反攻计划,目标直指河南。

  鬼子只是在打围魏救赵的战略啊,他们怕国军攻打安徽、湖北,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让国军只能力保河南,而无暇分身攻打安徽和湖北。

  国军兵力不少,但是各地都有鬼子,想要肃清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现在国军和八路地位反调,国军想借助八路的力量打小鬼子,占地盘,而八路现在是合不合作都行,而且专挑难度大的地区打。

  国军望尘莫及。

  原本,国军还嘲笑八路只敢打游击战,只会打游击战,不敢打大仗。可是现在看来,八路不但敢打大仗,还敢打硬仗。

  大总统心里有些发憷,有些堵得慌,有些忐忑不安。甚至,大总统感觉到,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国军既然放弃打击东北,李正决定展开攻击。

  辽宁不用说了,之手可拿,吉林想要拿下可不轻松。

  李正知道,鬼子在吉林有两大机场,白城和敦化军用机场。

  战机达到三百多架,而且,东北三省,有多个日军储备库,囤积着大量的军事物资和其他物资。

  八路没有飞机,鬼子的飞机就成了八路的心腹大患。虽然有五大国的飞机帮忙,但是,如果能够预先摧毁鬼子的机场,那么,留着五国的飞机轰炸鬼子的据点、碉堡、阵地和军营,势必为进军吉林扫清不少障碍。

  五特部队再次抢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只是,接二连三地机场被摧毁,鬼子早就做出了周密防范。可谓是无孔可入。

  五特部队无奈之下,准备强攻。

  只是,李正得到消息后,命令五特部队取消强攻计划,由原来的摧毁计划改为周密侦查。

  王大炮不解,也很不甘,但是李正的命令,王大炮不敢不从。

  李正指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五特部队的实力,再者,李正可不是就这一种针对鬼子机场方法。

  李正立即联系了五国空军。

  为什么联系五国?李正的目的只有一个,一碗水端平,都拴在一条绳上,哪个一别想跑。

  李正这是在造势,给国军看,给鬼子看。

  李正的造势不单单在五国的战机上......

  李正部队攻打辽宁,被五大国媒体公开曝光,报道中将李正部队四十万大军诈称百万。

  有了五大国的证明,假的也是真的了。

  鬼子懵了,李正部队什么时候这么多人了?一百万?东北三省才多少兵力?

  鬼子总司令山本愁坏了,这可咋整,大本营刚调来三十万新兵,李正部队又多出六十万。

  山本不信,他估计是别的八路部队充进了李正部队。

  但不管怎么说,五国都出面证实了李正部队有百万雄兵,那就不会假。

  如何抵挡,成了山本最头疼的问题。

  山本也想从其他地方调兵,可他不敢,因为八路和国军都等着趁虚而入呢。

  山本无奈之下,向天皇求援,天皇也在窝火呢。太平洋战争每况愈下,中原之战损兵折将,迟迟拿不下。天皇焦头烂额。

  天皇现在对山本意见大了去,是你当初口出狂言说三个月拿下整个中原,结果呢?这都七年了,也没见拿下。天皇自觉对得起山本了,他们把山本早早地送上军事法庭,已经是他的仁慈了。

  天皇盛怒之下,回复山本:东北不能丢,北平不能丢,天津不能丢,南京也不能丢。

  为什么?因为东北可抑制苏联,其他地方靠近海洋,天皇期待着太平洋战争胜利之后,好利用海上力量,以几地为突破口,一举拿下中原。

  山本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

  山本急眼了,他知道自己战败的下场就是上断头台。

  山本孤注一掷,命令黑龙江驻军,关键时刻可以启动731计划。

  山本不惜与国际为敌,疯狂了。

  大战前夕,五国战机三百余架一齐升空,在黑吉辽地域洒下大批传单,声称,如果鬼子动用战机对付八路,他们将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五国战机升空,及时显著报端,美国F-18战斗机,英国B-25战斗机,D.520 战斗机,德国JU-88容克轰炸机,苏联拉格-3战斗机等等五国战机跃然纸上。五国在媒体上公开了支持八路的宣言。这一宣言可了不得了。

  世界哗然!

  鬼子天皇大惊,大惊之余,倒是稍微安心,毕竟,如果五国战机直接对他们在中原的部队开战,损失的绝对是日方。

  大总统慌了。你们五国公开支持八路,那我们咋办?你们不是一直支持我们吗?

  大总统立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委婉地询问五国。大总统可不敢强硬抗议,在五国眼里,他不算什么,渺小的很,甚至都不如李正受重视。

  五国的口径出奇的一致:他们只参与打鬼子,不参与内战!

  这是一颗定心丸,大总统放下一半心来。

  大总统擦着冷汗,心道,要是五国一直支持八路,自己还打个屁呀?直接卷铺盖滚到台湾去得了。

  虽然五国已经做出解释,但是,大总统还是很担忧......

  没有了鬼子飞机的威胁,李正大军开始”进攻“辽宁。

  先后占领了辽宁要地和部分大小型机场,以供五国飞机起降。

  长谷川泰按照李正授意,节节败退。同时,向山本告危求援。

  山本无奈之下,命吉林驻军支援辽宁。他没怪长谷川泰,因为李正部队的兵力是在太多了。

  可是,让山本恼火的是,辽宁战场就像是填不满的窟窿,大批的吉林援军,被李正部队吞噬!

  山本想破釜沉舟,动用731,可是,相当忌讳五国。

  五大国现在代表世界,代表国际。要是731把五国的人给弄死了,那事情可就大了。别看小日本在太平洋上嚣张跋扈,那是因为他们强大的海军力量,要是五国齐出大军,支援中原战场,用脚后跟都能想出结局,被灭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山本憋气,窝火,忍着!

  李正部队太强势了,所向披靡。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正部队在占据占优的形势下,居然放弃了辽宁西部城市,而直插吉林。

  吉林告急!

  而此时,八路高层秘密调兵,进入辽宁地区,将西部的鬼子团团围住,只围不打。

  如此一来,李正部队直击吉林,就不会受到辽宁西部鬼子的夹击,避免了腹背受敌、以避免了因首尾兼顾而分散兵力。

  李正兵出奇招,看的各界瞠目结舌。

  当然,只有八路和长谷川泰知道,这是他们合作演的双簧。

  就在李正部队长驱直入进入吉林地界之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令世界人民都站出来声讨小日本的大事。

  原来,吉林白城郊区鬼子储备库突发爆炸,爆炸中,储备库里的四枚毒气弹和两枚细菌弹也在爆炸中被毁,但是毒气和细菌随着狂风向黑龙江方向扩散。

  也幸亏是在郊区,也幸亏储备库里军事物资的巨大的爆炸高温消融了部分毒气和细菌,才没有造成大的伤亡。但是也死了不少鬼子和中原百姓。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李正部队炸毁的储备库,但是事后国际联合调查组检查时发现,属于化学物品没有分开存放,由于存放不当,长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这场震惊世界的爆炸。

  也因为这次爆炸,暴露了日本不顾国际公约,依然想动用化学武器参与战争的丑恶用心。

  五国极其震怒,这要是小鬼子把化学武器投放到中原战场上,没人管制,那么小鬼子万一再把化学武器投放到太平洋战场上,那遭殃可不是一国两国,而是太平洋周遭的所有国家。

  这还了得!

继续阅读: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俩关系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之铁血小兵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