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指挥走后,赶巧张喜民和赵博洋又一起来看望李正。李正高兴地把朱总指挥来过的事情一说。
赵博洋和张喜民高兴了,看来熊孩子的救了,死不了了。
不过,离开之后,赵博洋和张喜民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和不解!隐隐的二人已经猜到上面的意思。二人苦笑,这么大个事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吓死我们了。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看明白了,李正还不想明白。
李正提心吊胆等了好几天,也没信。李正也上火了,再没消息,李正就决定跑了!
正在李正抓心挠肝的时候,上级下达了对李正的裁决,根据当今局势,鉴于李正同志以往的战功,免除李正的刑责,以待罪之身,全面负责钢铁部队的组建,并任命李正为钢铁部队的军长。钢铁部队的番号为赤色军团!
李正接到任命,有些蒙圈,这是升官还是惩罚老子?怎么犯了一次错误,官职不降反升了呢?神马情况?立功了也升官,犯错误也升官?
此时,李正隐隐猜到,被坑了。而且一坑到底,坑得他毫无脾气。
不但李正明白了,所有人都明白了。
李正背地里把彭老头臭骂一顿,别人他不想骂,因为老彭头是直接当事人!
李正相当郁闷,他感觉到,自己现在的胆子有些小了,个性正在消失,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有了后顾之忧。儿子小英雄是他最大的后顾之忧。
哎!李正叹气,原来他想象着有了儿子,就解决了传宗接代的后顾之忧,如今却是更割舍不了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
干!大姨夫说了,官越大,越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李正下决心当这个军长,只是,他真不甘心啊!
李正认为自己的官职升的很快,可是最高首长可不认为,以李正立下的战功和他的军事才能,别说军长,统领一个集团军都也没什么不可以。
既然要组建赤色军团,招兵买马势在必行。最高首长的意思是越多越好;总部的意思是兵力控制在五万人以内,太多,怕李正忙不过来。
落实到李正这里,李正当时就炸庙了。五万人?开毛玩笑?不说别的,单单吃喝拉撒睡,得花多少银子?但是上级的命令,他不得不从。
李正鸡头白脸地向总部要军事物资,要银子。
总部一口就回绝了,让他自给自足。
李正急眼了,当老子是软柿子呢?还是以为老子答应做这个军长了,就以为老子会像以前那样心甘情愿地自给自足?美得你们!
熊孩子倔劲又上来了,干脆不理朝政了。这个军团建不起来,我看谁着急?老子搞来那么多金条和物资,到头来,老子要建军团了,毛都没给一根?拿谁当傻子呢?哪知部队建立之初,不是又拨粮又拨款的?
朱总指挥急坏了,当初以为把熊孩子拿住了呢?以熊孩子的能耐,这些军事物资,他应该能搞回来。可是以目前的情况看,熊孩子是真没辙了。可是那也不能在这耗着啊?你丫的也不能一个兵也不招啊?
李正还真一个兵也没招了,用他的话说,招来干屁?老子自己都吃不上溜,还能养起一个大活人?
朱总指挥没办法,只好找来赵博洋和张喜民来当说客。
“三黑子?”赵博洋刚走到李正的军部门口,就大声喊道。
“喊屁呀?老赵头?被狗撵了咋地?”军部里传出来李正同志懒洋洋的不满的声音。
赵博洋笑眯眯地、意味深长地回头看了张喜民一眼。
“看啥?我没撵你!我又不是狗!”张喜民被李正这一句话给气得脸色铁青,他第一次跟赵博洋这么大声说话。
赵博洋咧嘴笑笑,不搭理张喜民。
赵博洋走进军部,就看见李正翘着二郎腿,把脚搭在桌子上,睡眼惺忪地瞪着他呢?
赵博洋见此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几步走过去,揪着李正的耳朵,就把李正提了起来。
“你干啥?放手?再不放手,老子揍你了?现在咱俩平级,打你白打!”李正梗着脖子说道。
赵博洋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立马放手,老脸不禁一红。
李正现在是军长,与赵博洋平起平坐,比张喜民官大一级。
“啥事?公事私事?”三人见面之后,李正抢先开口问道。
“公事!”赵博洋说道。
“既然是公事,那咱就公事公办。”李正站了起来,整整军装,正正帽子。
赵博洋和张喜民都没明白咋回事。
“张喜民同志?见到上级为啥不敬礼?”李正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张喜民的鼻子差点被李正气歪了。
论官职,李正是军长,张喜民是师长;论级别,李正现在是中将,张喜民是少将。下级见上级可不得敬礼吗?可是,张喜民拉不下这个脸,自己毕竟是李正的大姨夫。这熊孩子今天抽那股子邪风?
“老赵头?咱俩平级,不敬礼没啥?可是下级见上级不敬礼,就是不尊重领导!他可是你的兵,你的管管!”李正煞有介事地说道。
“呃!”赵博洋差点一起上不来,噎死!
赵博洋求助似的的看向张喜民,他也不知道,熊孩子今天是怎么了?抽什么邪风。可人家说的在理,不容反驳。
“你个混球!老子给你敬礼!”把张喜民气得一边大骂李正混球,一边敬完礼,他真想立马脱鞋拍死熊孩子。
李正欣然笑纳,还不忘回礼。李正总被张喜民欺负惯了,今天心血来潮,就像找找欺负大姨夫的感觉。感觉找到了,真爽!
赵博洋看着张喜民一脸怒色,再看看熊孩子一脸得色,他有些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来的时候想好的语言,此刻,全部都想不起来了。
最后,还是张喜民气呼呼地说明了来意。
赵博洋在旁边也劝李正赶紧行动起来,毕竟组建赤色军团是大事,耽误不得。
李正一听,眉毛就挑了起来。
“你们着急?我还急呢?毛都没有?我招个屁兵?喝西北风啊?武器弹药也没有,让他们赤手空拳去杀鬼子?老子倒是可以像以前一样去抢鬼子物资,可是现在老子就是光杆司令一个,能抢几条枪?你们要是能等得起,老子这就去一条一条地去抢。”不提这事好点,一提,老早就气不打一处来。李正铛铛地就放开了大炮。
李正一席话,把赵博洋和张喜民彻底惊醒。可不咋地,原来熊孩子手底下有兵,抢鬼子物资,讹鬼子物资都可以,现在就他老哥一个,确实没办法可想。怪不得熊孩子躲在军部里睡大觉?看来还真是冤枉了熊孩子。
于是,赵博洋急忙忙和朱总指挥沟通。
朱总指挥也是忙晕了头,听完赵博洋反应的情况,当即狠狠滴一拍脑门。可不咋地!咋把这茬忘了呢?原本打算红色尖兵和五特部队先期划拨给李正的,作为赤色军团的基础力量。结果,一忙,他给忘了。
现在的五特部队虽然名声依然响亮,但是人数锐减。老人几乎都打没了,聂小天、彭少庚、肖飞、肖战四位队长全部壮烈牺牲。
如今,五特部队虽然招募了不少新兵,但是战斗力大不如从前。也不是陈半仙无能,而是,五特部队的使命所在就是攻坚克难,如此战斗下去,不死人都怪了。再加上,谁能有李正的号召力、影响力和足智多谋?几十场攻坚战下来,除了陈半仙命大,侥幸不死之外,所有在五特部队的老队员几乎消耗已尽。
不但五特部队如此,如今,原斩首突击队的队员除了李正、陈半仙、王大炮以外,分散在各部的队员,全部阵亡。就连猥琐男和他接手的武工队全员也全部壮烈牺牲。
这些事情,上级下了封口令,严禁李正知道,就怕熊孩子惹出什么事端。
如今,赤色军团成立,上级有意将五特部队、红色尖兵部队和赤色军团整合,使其得以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上级也发现了,无论多好的部队,只要离开李正的指挥,就会损失惨重,虽然克敌无数,但是实力却是日渐锐减。
此次,上级部门主要还是想借用李正的能量和影响力,来组建一支国家级的、长久的、天下无双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将成为抗战中和抗战后,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政权的核心力量。这支部队的首领,非李正莫属,上面也不打算把李正再调来调去了,是该让熊孩子稳定了,是该重点培养熊孩子了。
总部也不是不想给这支新组建的部队提东物资供应,而是真没有。八路穷啊,一直都穷,因为他们不但要自给自足,而且还要救济贫苦百姓,所以,八路一只都没富过。即使李正搞来大批的物资,也是杯水车薪,只解燃眉之急,难解久旱之地。
李正的智商再高,他也不会想到这么多复杂的背景,毕竟他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头脑还达不到那个高度,而且,他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赵博洋的报告,让朱总指挥认识到了是自己的失误,他赶紧亲自来见熊孩子,把个中曲直如实地跟小孩子一说。
李正听完,气顺了,也理解了,心生惭愧了,他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
李正当场表示,如果真把红色尖兵和五特部队都纳入新建赤色军团里,所有物资自给自足绝没有问题。同时,李正提出,要从各部队抽调一些精兵强将来作为赤色军团的骨架基础。当然,也要招一些新兵来充斥军团血肉。
朱总指挥表示同意和支持。
知道了八路军现在的艰难处境,李正惭愧之余,大力着手前期工作。
李正先是把红色尖兵部队派出去抢粮食;又从各部队借粮食,答应借一换=还二;各部队乐颠颠地拿出省吃俭用省下来的粮食借给李正。李正执意打了欠条。其实大家都信得过李正,目前,哪知部队没借过李正的光?
不久,五特部队应上级指示,前来向李正报道。
李正和陈半仙相见,自然兄弟情深,拥抱热烈,喜极而泣。
只是,当李正得知所有的情同手足的斩首突击队队员只有陈半仙和王大炮还活着,而且五特部队的四大元老也全部阵亡之后,李正放声痛哭......
李正以酒浇愁,边哭边喝,整整大醉了三天。
三天里,李正并没有醉得昏睡不起,他利用这三天的时间,想了很多事情。
前世今生,现在将来,李正非常认真地思前想后了一番。李正还是第一次刻意地去捋顺这些事情。
李正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始终都有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人,他心里总是怀揣着一丝能回到二十一世纪的期望,所以,做什么事他都留有余地,一直以来他都在瞻前顾后,都没有完全尽心尽力去做......
一个个战友的离开,让李正想通了,也就释怀了。
李正已经抛弃了任何回到前世的想法,面对现实,着力现在。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今世,他要竭尽所能,大展宏图!
悲至极,喜从天降!
李正的气功经过大悲之后,竟然又得到了一次晋升......
李正没有狂喜,更没有仰天长啸,他只是宝相庄严地盘坐在床上,就像一名拥有大智慧的智者,眼神深邃犹如宇宙黑洞,神情淡然犹如视线中万物皆无。李正此刻给人的感觉是无悲无喜,不骄不躁,顺其自然,淡定非常!
就拿战友的死亡这件事来说,这要是以往,李正绝对会立马不管不顾地疯了似的去找鬼子算账去!
三天后,所有见到李正的人都觉得李正同志突然之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了,再没有了以往的不拘一格和毛毛糙糙。
此时,你会从李正的脸上看出坚定和决绝,他的眼睛更加明亮,更加深邃,犹如朗夜星辰!
李正的质,在悄然改变!李正的势在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