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温馨气氛如同缓缓流动的溪水,表面平静,底下却藏着不易察觉的暗流。
林母还在兴致勃勃地分享着邻里间的趣事,林清晓偶尔应和一声,沈墨华则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倾听。
然而,沈墨华的注意力始终分了一部分在岳父林建国身上。
他注意到,林建国面前的汤碗已经许久没有动过了。
他只是用汤勺无意识地在碗里轻轻搅动着,目光低垂,却没有聚焦在汤上,而是穿透了瓷碗,落在了某个遥远而沉重的地方。
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凝重再次浮现,甚至比之前更加明显。
林母似乎也察觉到了丈夫的心不在焉,她停下话头,轻轻碰了碰林建国的手臂,声音温和地提醒:"建国,汤要凉了,快喝点。"
没有反应。
林建国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妻子的触碰和话语毫无所觉,依旧维持着那个发呆的姿势,手指甚至无意识地停止了搅动。
林母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底掠过一丝担忧,又稍微提高了点声音:"建国?"
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空气仿佛凝滞了几秒,只有餐厅角落那座老式座钟发出规律的滴答声。
就在这时,林清晓放下了筷子。
她没有像母亲那样温和地再次呼唤,而是直接抬高了音量,声音清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强硬,打断了这令人不安的沉默:
"爸!"
这一声如同一个小型的警铃,骤然响起。
林建国猛地一个激灵,肩膀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仿佛从深沉的梦魇中被惊醒。
他倏地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瞬间的茫然和恍惚,迅速扫过餐桌上的众人,最后聚焦在妻子带着担忧的脸上。
"啊?哦…哦!"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上迅速堆起一个略显仓促和僵硬的笑容,掩饰性地连忙拿起汤勺,舀起一勺汤送入口中,含糊地说道,
"喝汤,喝汤…这汤炖得真好…"
他的动作有些急,甚至差点呛到,咳嗽了两声,耳根微微泛红,不知是因为尴尬还是别的。
就在林建国慌忙掩饰、林母欲言又止的这一刻,沈墨华和林清晓的目光在空中迅速地交汇了一下。
极其短暂的一瞥。
没有言语,甚至没有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
但就在那零点几秒的眼神碰撞中,一种清晰的、无需言说的默契瞬间达成:
都看到了,都明白不对劲,但都不要再追问,不要点破,不要让他更难堪。
几乎是在视线分开的同一瞬间,沈墨华脸上已经重新挂起了温和自然的笑容,他像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刚才的插曲,目光转向林母,语气轻松地开口道:
"妈,说起放松,前几天我和清晓倒是抽空去看了场电影。"
他自然地接过了话题的主导权,试图将气氛重新拉回轻松轨道。
他说着,甚至还看似随意地看了林清晓一眼,仿佛在寻求认同。
林清晓接收到了信号,尽管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也极其配合地、用她那平直的语调接了一句:"嗯,画面挺好看的。"
算是给予了最低限度的认可,虽然听起来更像是在评价一张宣传海报。
沈墨华继续笑着,语气带着点适当的调侃,既是对林母说,也像是在对林清晓说:
"就是片子节奏有点慢,我看到一半差点睡着,还被某人嫌弃了。"
他巧妙地用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抱怨",将话题引向更生活化、更轻松的方向。
林母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转移,立刻笑了起来,开始追问电影细节,以及沈墨华是怎么"差点睡着"又被女儿"嫌弃"的。
林建国也顺势跟着笑了笑,虽然那笑容依旧有些勉强,但紧绷的气氛总算得以缓和。
沈墨华和林清晓配合着,你一言我一语,将电影话题聊了下去,成功地用一段编造的、但足够生活化的"夫妻日常",掩盖了方才那令人担忧的沉默瞬间。
饭后,几人移步至客厅。
阳光西斜,透过白色的纱帘,在深色的实木地板上投下温暖而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飘散着清雅的茶香,林母亲手泡了一壶上好的龙井,倒入精致的白瓷杯中。
林建国似乎努力想从之前的失神中挣脱出来,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试图打起精神,将话题引向更男性化、也更安全的领域。
他呷了一口茶,看向沈墨华,语气尽量显得轻松自然:
"墨华啊,最近国际经济形势波动不小,你们做企业的,感受应该最直接吧?听说东南亚那边的影响还在持续?"
他起了个话头,谈论宏观经济,这既符合他儒商的身份,也是一个不会出错的社交话题。
沈墨华放下茶杯,坐姿端正,认真地回应:"是,爸。全球化背景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外贸和金融市场,敏感度很高。我们也在持续关注,适时调整策略。"
回答得谨慎而专业,既表达了观点,又不过度深入,以免暴露太多商业机密或显得卖弄。
林建国点了点头,看似在认真倾听,但沈墨华敏锐地捕捉到,他的眼神偶尔还是会飘向窗外,或者落在茶杯里沉浮的茶叶上,焦点并不总是那么凝聚。
聊了几句经济,林建国似乎想起沈墨华带来的礼物,又勉强将话题转向了古董收藏,语气带着赞赏:
"上次你送的那个卷缸,我看了,品相和画意都很好,清中期的东西,保存得这么完好,难得你有心。"
"爸您喜欢就好。"
沈墨华微微欠身,
"我也是偶然遇到,觉得合眼缘,想着您可能会欣赏。"
"嗯,眼光不错。"
林建国笑了笑,但笑容很快又淡了下去,他似乎在努力寻找话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
"收藏这东西,讲究个缘分和沉淀…急不得…"
他的话语间时常会出现一些短暂的停顿,仿佛思绪需要费力地从某个沉重的地方拉回来,才能继续眼前的对话。
那种心不在焉的感觉,如同背景音一样,始终隐隐约约地存在着,尽管他努力掩饰。
沈墨华看在眼里,并不点破,只是配合着话题,适时地回应几句,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天色在闲谈中渐渐暗了下来,窗外的天空染上了暮色。沈墨华适时地提出告辞。
林母脸上流露出不舍,一直送他们到了院门口。
晚风带着凉意,吹动了她的发梢。
她先是笑着对沈墨华说:"墨华,以后常来吃饭,妈给你做你爱吃的。"
然后,她拉过林清晓的手,轻轻拍了拍,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充满了真挚的欣慰和嘱托,目光却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站在稍远处的沈墨华:
"晓晓,墨华是个好孩子,稳重,懂事,对你也好…妈看出来了。"
她用力握了握女儿的手,
"你们小两口…好好的,啊?互相多体谅,好好过日子。"
林清晓被母亲拉着手,听着这番话,嘴唇微微抿紧,眼睫低垂着,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绪。
她没有像平时那样立刻反驳或者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只是沉默着,轻轻点了点头,从喉咙里发出一个极轻的、几乎听不清的"嗯"声。
另一边,林建国也送沈墨华到了车边。
他拍了拍沈墨华的肩膀,手掌宽厚却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他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看着眼前一表人才、举止得体的女婿,眼神却有些复杂,那复杂中有认可,有托付,似乎也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疲惫和…
或许是羡慕?
"墨华,"
林建国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些,
"晓晓这孩子…性子是倔了点,打小就有主意,认死理,但她心是好的,单纯…"
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拍了拍沈墨华的肩膀:
"你…多担待点。"
这句话里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了解和无奈,也带着一份沉重的嘱托。
随即,他振作了一下精神,笑容重新变得明朗些:
"有空就常回家吃饭,别客气。一家人,就该多走动。"
"我会的,爸。"
沈墨华郑重地点点头,感受到肩膀上传来的力度和话语中的分量,
"您和妈也多保重身体。"
车子缓缓驶离林家别墅,将那片温暖而略带忧色的灯光留在身后。
沈墨华透过后视镜,还能看到林建国和林母相携站在门口的身影,直到拐过弯,再也看不见。
车厢内很安静,与来时那种紧绷的沉默不同,似乎多了一些难以言喻的、沉淀下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