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
他重复了一遍,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维克汉姆先生,谷歌的爬虫和索引算法效率,至少比我们目前的测试版本落后18个月。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你们在斯坦福和MIT的专家内部评估报告里的结论。"
他报出了两个名字,是那两所大学里极负盛名的计算机教授,也是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长期倚重的技术顾问。
维克汉姆的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沈墨华继续道,语速平稳,却带着强大的自信:"复制?他们当然会尝试。但算法的精髓不在于创意,而在于持续迭代的工程能力和数据喂养。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26岁,他们可以连续72小时不睡觉,只为优化0.1%的搜索相关度。那些巨头的工程师们,下班时间回个邮件都算加班。至于资本碾压……"
他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这正是我坐在这里的原因。我们需要的是聪明的资本,而不仅仅是钱。"
转向艾米丽·索恩:"至于信任问题,索恩女士,您说得非常对。这恰恰是我寻求与华尔街最顶尖机构合作的核心原因之一。"
他的目光坦诚而直接,
"我们需要你们的‘招牌’,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你们在全球监管机构中的信誉背书、你们的游说能力、以及你们帮助我们将服务器本地化、数据管理透明化的资源。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去征服世界,而是一家诞生于中国、但由全球顶级资本赋能、遵循最高国际规则运营的科技企业。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全球化的数字基础设施,就像过去的IBM,或者现在的微软。"
停顿了一下,让这个定位深入对方心中,然后抛出了真正的诱饵:"高盛、摩根士丹利,或者其他有远见的机构,将以最低的估值进入,获得董事会席位,并深度参与我们未来的全球战略部署。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重新定义搜索、社交和信息流动方式的机会。第一个看清这一点并全力投入的机构,将获得超额回报。"
沈墨华没有挥舞手臂,没有提高声调,但他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冷静的说服力和对未来的绝对信念。
他不是在乞求投资,而是在提供一场史诗级投资的入场券。
维克汉姆和索恩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的审视依旧,但已悄然混入了一丝浓厚的兴趣和计算。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窗外纽约不夜的灯火,映照着这场可能决定未来格局的密谈。
——————
沪上,汤臣一品。
林清晓刚把沈墨华书房里又一次"惨遭荼毒"、文件堆得如同遭遇台风的办公桌恢复成横平竖直的绝对秩序,吸尘器推过最后一块地毯,确保每一根纤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她直起腰,满意地看着堪称标本般整洁的书房,正准备关灯离开,客厅的电话响了。
她走过去接起:"喂?"
电话那头是沈墨华的声音,背景异常安静,只有他清晰平稳的语调:"是我。我书桌左边第二个抽屉,有一份淡黄色标签的文件夹,看到了吗?"
林清晓的目光立刻精准地投向那个抽屉:"嗯。"
"帮我打开,找到第7页,右上角有个红色星标的那张数据表。"
林清晓依言打开抽屉——
果然,里面虽然叠放整齐,但纸张的边缘仍有几毫米的参差,让她强迫症几乎发作。
她忍住重新整理一遍的冲动,精准地翻到第7页:"找到了。"
"把第三列,Q3的预估增长率读数给我。"
"17.8%。"
林清晓念道,声音平静。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有轻微的呼吸声,似乎他在心算着什么。
然后他的声音再次传来:"好。现在,看我电脑旁边那摞书最上面那本,黑色封皮,《通信协议详解》。"
林清晓看向那堆书——
最上面那本歪了大概五度角。
她伸出手,精准地将它扶正,与桌沿和下面所有的书完全平行,动作流畅得像演练过无数次。
"嗯。"
"夹在书里第120页,有一张便签纸,上面写了个网址和登录口令,念给我。"
林清晓小心地抽出那张便签,扫了一眼:"URL是……口令是AlphaTangoSevenNiner。"
"收到。"
沈墨华那边传来极轻微的键盘敲击声,
"好了。谢谢。"
就在林清晓准备挂电话时,他的声音又传来,语气听起来和刚才吩咐做事时没什么两样,却多了一点点难以察觉的……
停顿?
"对了,"
"我书房右手边书架,从上往下数第三格,靠右的位置,有几本……嗯……弓箭杂志。上次你说想看看那篇关于复合弓省力系统评测的文章,应该就在最上面那期。"
林清晓愣住了,拿着话筒,一时没反应过来。
她确实偶尔会翻翻他的那些军事和机械类杂志,甚至吐槽过他居然也会看这种"不动脑子"的东西,但她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具体提过哪篇文章。
她下意识地看向那个书架格子。
那里确实散放着几本不那么"沈墨华"的杂志。
"……哦。"
她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极细微的困惑。
"嗯。"
电话那头也只是简单应了一声,然后便是短暂的沉默,仿佛两人都不知道该再说什么。
"挂了。"
最终,他说道,语气恢复了一贯的简洁,随即电话里传来了忙音。
林清晓慢慢放下话筒,走到那个书架前,抽出了最上面那本封面印着炫酷复合弓的杂志。
她翻了几页,果然找到了那篇评测,图文并茂,数据详尽。
她拿着杂志,站在整洁得一丝不苟的书房中央,窗外是沪上的璀璨夜景。
她低头看着纸页上冰冷的机械图片和数据,脑海里却莫名闪过那天在战略会议室里,他运筹帷幄、锋芒毕露的样子,以及刚才电话里,他那听起来极其自然、却显得格外突兀的……
提醒。
这种截然的反差,让她清冷的眼眸中,再次浮现出那种复杂的、若有所思的神情。
她轻轻摩挲着杂志光滑的铜版纸页,第一次没有立刻去纠正那堆书中另一本微微歪斜的书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