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皇帝的调令
仙童2021-04-23 16:022,136

  大司马项戈竟然主动替儿子请罪,并且恳请陛下给玉门关换帅。

  右相康仲也站出来道,“镇守玉门关,兹事体大!大将军龙星洲戍边有功,深知突厥人的习性,臣附议大司马换帅之奏!”

  皇帝慕容烈还未说话,左相田文已经站了出来。

  只要右相有本启奏,必定少不了左相。两人本就是冤家对头,就这样斗了一辈子,乐此不疲!

  “启奏陛下,大将军龙星洲现在镇守雁门关,并且前不久才打下了匈奴人一座城池,这时调离他,恐怕雁门军会军心动摇。万一匈奴人听到风声,带兵攻来,雁门关岂不是陷入危机?”

  田文为了抗衡康仲,也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样的找说法。

  当初让把大将军龙星洲调离玉门关,可是太子的主意。

  而太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听信了谋士许侑的话,他认为不能将大将军和七皇子放在同一个地方,万一大将军将来挟持了七皇子,想立个傀儡皇帝出来,对太子(未来的北彦皇帝)可是大大不利。

  因而,在慕容云北未离开玉门关之前,一定要把他和大将军分开。

  皇帝慕容烈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此时形势逼人,项前的能力不足以抗击突厥,镇守玉门关,恐怕换帅之举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父皇,儿臣认为……”

  太子慕容鼎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慕容烈无情打断了。

  “好了,十万火急调大将军龙星洲从雁门关返回玉门关,重掌玉门关兵权!”

  圣旨下,马上有人接了去办。

  皇帝又道,“另,调山海关大元帅铁昌阁前往雁门关,接手雁门关一应事务!”

  “大司马项戈,即刻前往山海关,接替铁昌阁的位置!”

  “现玉门关统帅项前,调回京城受罚,一个月后发配辽东,帮助辽王抗击倭宦!”

  “散朝!”

  皇帝一口气宣布完了所有调令,气呼呼的离开了垂拱殿,一众大臣面面相觑,不敢多留,亦纷纷散去。

  阴霾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

  太子回到东宫,跟许侑抱怨一通,龙星洲被重新调回玉门关,当初的一番努力算是白费了。

  许侑却不急不躁的荐道,“太子不用慌张,既然玉门关告急,大将军不得不调回去。那咱们就另想他法……”

  许侑眯着小眼睛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太子惊慌道,“不行不行,大将军龙星洲战功赫赫,绝对不能动!此事休得再言!”

  许侑摇头道,“大将军乃北彦国柱国之将,非得不能动,还得重用。我的意思是西北边陲毕竟是蛮夷之地,如果有的人不小心被马贼或者喇嘛给害了……嘿嘿……”

  太子脸色骤变,“住嘴!枉你也是读圣贤书之人,岂不闻有诗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许侑面色**,窘迫道,“是在下鲁莽了,在下告退!”

  虽然告退,可是许侑心中却甚是得意。因为这样的耳边风,只要他天天吹,太子爷总有耳根子软的时候。

  许侑退去,一个随从小太监从后面出来,跟太子问道,“许侑此人,阴险狡诈,恐怕会坏了太子爷的名声,要不要我安排人将他……”

  太子摇头,“许侑有才,只是太狂妄了些!有些话不能说,这个蠢猪真是蠢的够可以!你过来……”

  小太监附耳过去,太子慕容鼎一番稀碎言语,也不知道叮嘱了些什么。

  东城门外,大司马项戈已经披甲上马,欲赴山海关。

  儿子不肖,连累七十岁的老子还出来受累,也真是够心酸的。

  不过军人的荣誉和骄傲,莫过于为战而生,为战而死!

  大司马之行,满朝文武只有一人来送行,就是右相康仲。

  “大司马古稀之年,还要披甲出征,当真令人唏嘘,一路保重啊!”康仲叹道。

  大司马项戈哈哈大笑,“我纵横沙场一生,习惯了!倒是你,右相大人。我不在朝中的日子,朝堂的风向可就靠你了!”

  北彦朝堂,左相田文和御史大夫车未迟是一派,右相康仲和大司马项戈是一派,其他人像司徒王朗等墙头草,一般都是哪边风大向哪边的。

  不过整体来说,还是左相的势力要大很多。

  不为其他。

  就因为他是当今北彦皇后的兄长,太子慕容鼎的亲舅舅,他的身后不但是京城最大势力的田家,还有整个太子东宫。

  本来有大司马项戈在,和右相康仲一唱一和,在朝堂上还能和左相掰掰手腕儿,现在大司马一走,右相一人恐怕是独木难支啊!

  可是右相康仲这人倒是挺豁达,一点忧虑都没有,“放心走吧,有我康仲一天在,陛下的耳根子就不会被左相党人扭到一边去!”

  大司马哈哈大笑,拍马而去。

  雁门关。

  统帅龙星洲眉头深皱,因为他收到了儿子龙战从玉门关的来信,玉门关情势危急,被突厥大军攻到了城下,已经开始了守城战。

  可是他这个玉门**领竟然被迫窝在雁门关内不能动弹,这可如何是好?

  消息闭塞,只能靠人力马力通传,此时龙星洲收到的还是龙战大年初一送出去的书信,因而他并不知道突厥大军已经被迫撤军的事情。

  次日,龙星洲收到了皇都的八百里加急调令,皇帝慕容烈下了圣旨,让龙星洲日夜兼程急赶往玉门关接替项前的统帅职务。

  而雁门关防务暂且交给副将打理,一日内原山海关大元帅铁昌阁便会赶到。

  龙星洲大喜过望,接了圣旨后只带了五十人便匆匆离去了。

  他当初带来的一万玉门军则随后上路,又他的侄儿龙硕带领。

  三日后,龙星洲终于抵达了心心念念的玉门关,他本以为此时的玉门关定然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可是进了大城后才知道原来大年初三的时候突厥人就撤军了!

  玉门关最可惜的就是,驻扎在城外的三万玉门军全部被突厥人围歼了!

  而城内的守军虽有伤亡,却并未伤到根骨。

  龙星洲来,项前可算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马上将一切防务交还了回去。

  又两日后,汴梁圣旨到来,以镇守边关不力之罪名将项前召了回去。

  项前乐呵呵跟着传旨官走了,殊不知回到汴梁皇都,他还要受刑一月,之后再被发配辽东助辽王抗击倭宦。

  若能提前预知,项前绝对会肠子都悔青!

继续阅读:第50章 大将军的眼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彦烽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