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出现了一片黝黑的陆地,随着战舰的驶近,被郁郁葱葱深林覆盖的宝岛,逐渐掀开了她的神秘面纱,黛墨色的岛屿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万顷东海之上!岛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岛上的山峦白云缭绕。美丽的宝岛,此刻,她正如处子一般逐渐显出她那完美的身姿,绿色的树林、白色的沙滩、蓝色的海洋层层叠叠落在一起。举目远望,蓬莱仙境亦不过如此!
“啊!真是美仑美焕啊!这就是传说中的人间仙境、东海蓬莱吧?”谢小环和秀萍一边一个依偎着张克成,感叹地说道。
“这就是夷州岛,前面不远处应该就是镇海港了!看,那边来船接我们了!”张克成指着前方出现的五艘大船回答道。
来船挂了满旗,这是海东水军的最高礼仪。待来船行近,就看见武云峰、李国章、郭琼、曹渊等人正站在船头拼命地向这边招手致意。
在来船的引导下舰队徐徐开进西港码头。码头上一队队海东军在道路两边列队相迎。
夷州西港、如今叫镇海港,经过几个月全力以赴的扩建、翻建,早已不是海东军初来时那个临时搭建的小码头了,由东至西横列着二十余座码头。镇海港口地理形势十分优越,是利用自然泻湖修建而成的。港区的外侧有一条天然沙洲——旗津岛,它如同一条巨龙蜷卧在台湾海峡的碧波中,成为一道天然的防波堤,为镇海港遮风避浪。坝内港阔水深、清波荡漾;坝外骇浪汹涌,水天相连;港内各种船只云集。西半部停靠着商船,东半部停靠着战舰。目前镇海港虽然还无法和刺桐港相媲美,但从布局上看,若假以时日,眼前的海港将成为不亚于任何天下名港的东方巨港!
船靠码头,李国章安排吏员带占城客人去驿站休息、安顿。
张克成在武云峰、李国章的陪同下走上了码头。张克成穿行在战士们中间,微笑着不断地向两边的战士们嘘寒问暖,询问他们在这里过得如何?还需要什么?关切的温暖融入每位战士的心中。这也是后代屡试不爽的稳固军心、将士效命的好方法。
远离家乡数千里,身处陌生的环境,任何人都会感到一种无助的孤立,而这时,以领导者、长官的身份亲入基层,询问士兵疾苦,了解士兵心中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即便此后不再做什么,也能获得士兵的忠诚。
当然,张克成此举并没有那么多的功利之心,他更多的是发自内心,这与他来自的那个世界有很大关系。众生平等,士兵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海东军自建军以来,之所以全军一心、将士用命、屡战皆捷,除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外,与张克成自建军以来就身体力行是分不开地。
……
镇海城境内并无长度较长或流域较广的大型河川,最主要的河川为发源自东北面的八卦寮一带田野地,长约12公里的爱河和前旗河、后劲溪三个小河。流经凹子底、鼓山、盐埕,最后汇流于西港码头西南侧出海,沿途共有六条小支流自爱河分出。
镇海镇沿爱河而设,为了节省开支、同时也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建造更多的房屋供人们居住,镇海城并没有建造城墙,而是在两千步见方的护城河内,按照井字形,在四条宽广的大道旁建造了数以百计的四合院。院墙高达而坚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御的功能和作用。
接风宴安排在镇海城内的明月楼,这是曹渊的产业,但由于下午还要举行开府仪式,大家只是相应地走了一个过场。众人接风宴毕便随同张克成前往府衙。
夷州州府衙门就坐落在港口北面的第一个街道上,和南北街东面的子爵府并肩而立。如天下所有的府衙一般,夷州府衙也是由五座五个方位的牌坊和衙门的照壁相对应,形成一个衙前广场,只不过泉州的府衙广场要小上一些。衙门正面也像泉州府衙一样,高檐、大门、八字墙。
进了六扇门,绕过萧墙,进到院中,左右两院,一边是迎宾馆,一边是大狱,二者倒是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都可以免费住宿。
进了二门,大家跟着张克成一步三跪,公服参拜仪门。穿过仪门,迎面可见高峻威严,气势宏大的府衙大堂,这里就是府尊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诸如迎接圣谕,上任典礼之类,日常却不会在这里办公。
张克成踏上月台,跨上丹陛,来到大堂之上。整理衣冠,面南而立宣读了朝廷谕旨,然后鼓乐齐鸣,张克成率领各位属官向北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答谢皇恩,接着是拜印,这就算是正式开府、各官也算走马上任了。
……
尔后,包括陆吉先、李章国、江稿、武云富、马德民、纪灵、杜炎清、曹渊、陈瓒、陈景、许焕、沈小舟在内的文官;张达、武云峰、郭琼、白勇、武海涛、武大牛、武海军、周正武等在内的武官都齐聚东衙(子爵府)议事。由于樊纲带领倪鹏、白林的两支舰队与上月前往鸡笼尚未回来,陈维仁、陈维智、钱澧等在泉州和临安,都缺席了这次会议。
沈怀志虽然敬陪文官末座,心绪有些激动。能参加今天的会议,说明张克成已经把他作为夷州州和海东军的核心人物。
沈怀志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次子沈青的后人,由于沈括虽然在科学上很有建树,但作为官吏是失败的,为人也是失败的。特别是他参与到了迫害苏轼的“乌台诗案”中,罗织罪名、攻击苏轼,这又令后世一大批苏轼的拥趸,对沈括的政治人品大加挞伐。以致后人对他的子孙很不待见。
沈怀志虽然在科学上秉承了先祖的天赋,但多年以来还是与仕途无缘,在乡里也是饱受士绅们的鄙视。咸淳二年终于忍受不住世俗迫害、刚满二十岁的他与一众不甘被压榨的乡邻一起冒险来到夷州。几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夷州的山山水水,画出了一副夷州地理图,李国章等人来到夷州后他如同拨云见日般。他所发现的玉山金矿已经开采,铁矿和煤矿的开采事宜也已提上了日程。
张克成认为不管沈怀志的祖上如何不受人待见,但沈括作为科学家却是成功的,也正因这种成功,使我们对这位有着瑕疵的古代科学家仍然怀有一种崇敬之情。并且沈怀志对夷州的了解与发现,对夷州的开发意义重大。为此,上奏朝廷给他封了个承事郎,夷州功曹参军事、屯田副使。
第一个议题是夷州行政区域的划分,多数人认为夷州南北约八百里,应该划为八至十个县,也有人认为,目前夷州人口就算加上当地土人,也不过二十万人口,设立南北中三个县为妥,便于集中管理。两种意见僵持不下,最后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了张克成身上。
张克成想到历史上的明朝,台湾在单独设省后,由原来的2府8县4厅增为3府11县4厅1直隶州,后又增设一个南雅厅。到了张克成原来所在的那个时代,台湾不计金门和马祖,设立16个县市,但现在却是无法和后世相比。于是他说道“从沈参军所画的地图来看,夷州多山,平地和丘陵面积占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夷州的山系与多与夷州岛的东北――东北走向平行,竖卧于岛的中部偏东地位,形成了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东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岛上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我们就给它命名为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张克成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写上名称标记。
停了一会张克成又接着说“这样我们就先设立除了镇海和鸡笼外,噢,我把他改称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撤销澎湖县,并入彰化县。再设立屏东县、彰化县、宜兰县、嘉义县和南投县。在彰化的鹿耳湾再建一个海港,作为镇东、基隆之间的中转港口。那里泉州的移民和流放官员较多,应首先发展起来。”
另外一个议题是海东军的整编,由于原来只是海东水营,现在要扩编为海东军、海东水军,变动的幅度要大许多。张克成自武家寨以来先后进行三次组军,现在军队的组成主要有武家寨56人、陈家寨招募400人(淘汰26人)、南江会先后加入320人、丁壮营先后转入1400人、陈家武卫和护院转入120人、曹家护院70人、许家庄丁100人、张达的徒弟67人,嵊泗岛反正海寇1000人,除去牺牲和现在正在养伤的人员现在共计兵力(不含水手),3237人,另外还有300名乡勇、丁壮营1500人,辎重营500人。张克成决心把他们打乱重新编伍。
成立海东军猎豹营(以骑兵为主)、猛虎营、飞虎营,每营编制600人,设统制一人,副统制二人;每营下设三个大队(都),每队五哨、每哨50人,每营辅兵400人;营部另编通讯旗、警卫旗。设立辎兵营暂时定编600人。
海东水军整编成三个舰队每支舰队设统制一人,副统制二人,辖武卒600人,水手500名,每支舰队辅兵400人,分驻镇海、基隆、鹿港。每支舰队编武威级旗舰一艘,乘风级十艘,顺风级海鳅船二十艘,艨艟、走舸、斗舰、大翼船、车船等中小型船只为辅助战船。
编特战营,150人,设统制一人。编亲卫营(以骑兵为主),编制300人,设统制一人,副统制二人。编霹雳营(炮营),编正卒400人,辅兵600人,设统制一人,副统制二人。编女营,编制500人设统制一人。
这样海东水陆两军共计正卒4950人(含女营),辎兵600人,辅兵3000人,水手1500人。共计10200人。
张达兼任猎豹营统制,武建朋、许汉林为副统制;武大牛任猛虎营统制,陈飞、秦继先为副统制;武二苟任飞虎营统制,武小坡、陈大虎为副统制;乔小宝任霹雳营统制,付彪、为副统制;柳飞为军情司统制、陈维言为副统制;武云富兼辎兵营统制,徐天川、吴文臣为副统制。陈璧娘任女营统制。
樊纲兼任第一舰队统制,倪鹏、武海明为副统制;武海军任第二舰队统制,白林、周正勇为副统制;白勇任第三舰队统制,武景亮、海大富(海狗子)为副统制。
武海涛任特战营统制,武海波任亲卫营统制,吴鹏、周正武为副统制。
……
恳求各位书友大大收藏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