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您这说的什么话,感情我俩好像叫您去送礼是的。”
“那好,就此别过了,等有缘再见吧!”
“慢走。”
此时逃亡几天的政光也终于垮掉了,自己都不知道跑到了那里,走时真的太急口袋中就有许多银两在就没有东西了,本想着在前面的小铺买点干粮在路长吃,可却没有想到这一路竟然一个小铺都没有看到。
如今跟本就不知道自己在那里,这荒山野岭的在走不出去恐怖就要饿死了,而且这天色也快要黑下来了,说不定这里还会有什么野兽,搞不好晚上便会被吃了。
可走了一小会的政光便倒了下去,真的是累了真的不能在走了,可就在政光趴下的时候,却听到了前方有流水的声音。
抬头看去竟然真的发现面前有一条湍急小河,这是他的希望便连忙的爬了过去,喝了几大口的水,总算是恢复了一下,可还是有点饿。
就在政光抬头张望着四周看看那里有近路时便听到了一声巨吼,好像是什么大型野兽的声音,连忙的向四周看去,却发现了一只黑熊。
距离自己也就能有十步远的距离,政光有些慌了自己的手中根本什么都没有,而那黑熊此时已经冲了过来,情急之下政光便跳入了小河之中,顺着水流不知道冲到了何处。
此时某处一小渔村内一名青年男子看到了河边有人,便跑了过去叫了几声没有回应便道:“张老你过来看看这里有个人。”
这时一位老者走了过来与一身最不符合的便是手中的灰拂尘,走了过来看着人一眼有点眼熟,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叫着走,这小河经常有溺死的,还是躲远远的好。
“张老你看他还有口气。”
说话的这位可是一代皇室之人,同为吴国太子身居第六名为甲仁,而这名为张老的便是吴国一位小文臣,当年趁着战乱之中带领着甲仁离开,来到了小渔村,这一呆便是十八年。
而这带走之意也是其吴王太宗所为,他知道吴国不保了便想要留下自己的血脉,等着时机成熟归来重振他吴国。
甲仁也是有心无力,当年吴王太宗还没有册封他兵力的时候,吴国便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如今的甲仁也明知这天下的残局,可自己一点兵力都没有有该如何光复,还不如安安静静当个渔夫。
“长老我们把这人带回去吧,我感觉还可以救一下。”
“好吧,就依六太子的。”
甲仁把政光抬到了家中,对着腹部就是一顿按压,在这里呆了那么久对于该如何救溺水的人也是了如指掌。
“救救我。”
听此甲仁便知道这人可算是救过来了,要不然是不可能说话的,随后便在周围升起了火炉,没过多久政光便慢慢的挣开了眼睛。
看了看周围的情况便知道自己还没有死,真的是万幸便又道:“谢谢你们!”
长老这时走了过来看着眼前的男子可是越来越像一个人,便是吴王太宗,可就不敢乱说便没有说什么。
“你怎么会在小河边啊?”甲仁问道。
“在这乱世中为了逃亡一不小心陷入了进去,这不就飘到了这里。”
政光对自己也是有点惊讶,竟然没有死那就说明自己的命就不该绝,他要反转这一切,这时一旁的张老便问道:“你是被何人追杀?”
“周是那陈文王的人。”
“据我所知这天下不是统一了,归于宇文吗?”
“没错,可这陈文王甘愿羞辱每年为宇文国进贡。”
听这么一说张老便点了点头,坐在了一旁看着甲仁,而甲仁也明白是什么意思,把这个人的底细打听清楚,不然要是坏人留在这里可就是一个祸害啊!
“还未请教你叫什么,祖籍归属?”
“多谢救命之恩,在下政光,生于吴。”
听此张老有些惊讶因为他知道吴王太宗二子名为政光,而这人又有那么的相似,而且最重要的他竟然也是吴国之人。
“我叫甲仁,这是我姥爷张老。”
当时政光五岁的时候,甲仁才一岁,两人根本就没有见过便也就不知道对方,但张老可就不一样了,他见过每个太子,除了丽珍娘胎中未降生的太子或公主。
“那个甲仁你出去把外面筛的咸鱼拿回来吧,待会恐怕要下雨啊!”
“哦,好。”
随即甲仁便走了出去,政光见此便也知道这张老是什么意思,毕竟是一个外人谨慎点也是好的,张老坐在了政光面前道:“不知家中二老过的可好。”
“父啊我爹娘死的早。”
刚刚张老看到了政光的嘴要说的是父皇二字,便吞了下去又道:“不知其父是否叫太宗?”
听此政光有些惊讶,看着张老他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也是吴国之人,可自己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见四周没人便道:“你是什么人,怎么知道我父皇的名字?”
听政光这么一说张老便连忙的跪了下去道:“臣张岳明拜见二太子。”
恰巧这一切都被刚刚进门的甲仁看到了,张老见此便叫着甲仁过来相认,这可是他二哥,政光也是有些惊讶,这甲仁难不成也是太子自己的堂弟,这一切来的是不是太快了。
“二太子他是你六弟啊!”张老道。
“我有点不相信。”甲仁说道。
这么凭空就冒出一个二太子实在是让他难以相信,而政光也是同样如此,张老见此那便只有用最土的办法了,白水滴血认亲。
随即两人便在白水中滴下了自己的鲜血,不过一会俩滴血还真的慢慢的融合了,两人都是非常的惊讶,这真的太巧了吧!
政光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阴差阳错的来到这里竟然遇到了自己的六弟,甲仁还是有些不相信,可这铁证就再此,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说实话在老臣刚刚看到您的时候,就有点怀疑,这不才一点点试探。”
“为什么你们一直在这里?”政光问道。
“这当年吴国毁于一场大火之中,周兵趁机而入,吴王太宗为了保全自己的血脉便叫老臣带着一位太子走,心想着多年后能聚兵光复吴国,可如此的天下那宇文真的太强了。”
听这么一说政光便点了点确实那宇文真的是太强了,不过他相信没多久一定会衰败,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
“不知现在可否有兵力?”政光问道。
两人摇了摇头便不过没有关系,如今二太子与六太子都在便可以号召一些吴国旧部,听此政光便好奇的又问道:“你可知道现在还多几个太子活着?”
“据老臣当年的调查,一共是四个。”
“二太子政光、三公主碧瞳、六太子甲仁,那另一个是谁?”政光问道。
“吴王太宗在位八年,共有八位太子、四位公主在一场大周引发的大火中葬了不少,最后却只活了四个。”
“这个你跟我说过,我们现在想知道的最后那个是谁?”甲仁问道。
“这个老臣也不知道是谁,但能知道的就是当时丽珍娘怀胎之中便发生了战乱,也是唯一一个顶着大肚子逃出去的娘娘。”
“所以你并不知道他是谁,那可怎么找!”甲仁吼道。
“但臣知道丽珍娘与淑华娘都是吴王太宗最宠爱的娘娘,两人便获得了吴王太宗最重要的宝物,也是吴国最重要的宝物——双鱼玉佩!”
“那是什么我怎么没有听父皇跟我说过?”政光问道。
“那是当然这可是吴国最重要的机密,吴王也是在被迫时与我说的,双鱼玉佩一分为二,其丽珍娘与淑华娘各拿一块,所以丽珍娘胎中的太子或公主就一定带走此物。”
“那你说吴国最重要的机密又是什么呢?”一旁的甲仁问道。
此时的几人考虑的就不是那个太子或公主,而是这双鱼玉佩附带着吴国的机密,可这是吴国最重要的机密是要传给继位太子的那人,张老便也不知道。
但却听说吴国有一宝藏,里面的金银财宝多的富可敌国,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里面有一件至宝,但至于是什么这就不知道了。
而当年大周袭击了吴国的时候便是因此,就是为了取得宝藏,可到最后吴国也没有告诉周武皇。
“什么,那这宝藏不就没有人知道了吗?”政光一惊。
“不,当年在吴国陨灭之际吴王太宗曾找到了丽珍娘与淑华娘,给的两人各一份双鱼玉佩,所以老臣想宝藏的地点应该就只是两个娘娘知道。”
“可这都是十八年前的事情了,而且丽珍娘当年带着未出世的太子或公主跑了出去,谁又知道是否活到了今天呢?”甲仁说道。
此时的政光知道了那宝藏一定就丽珍娘知道,因为他坚信父皇不会给淑华娘与碧瞳,因为自己那时无意中路过寝宫恰巧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淑华你老实跟本王说,碧瞳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