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潘家,宝华如约而至。
卢氏拉着她的手,惊喜地说:“没想到宝华你学的西医,却还是个中医高手,树培喝了你的药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
“伯母您过奖了,我也只是试一试,是潘大爷跟中医有缘。”宝华谦虚。
“还叫潘大爷这么生疏,他一早上就起床等你了,你赶快去看看他吧。”卢氏笑意盈盈,吩咐佣人带宝华过去。
房间内,推开门,潘树芬已在窗前逆光站着,阳光透过窗户在他挺拔的身上洒上一道光。他转过身,笑道,“你来了。”
宝华不好意思,“是不是等很久了?家里有点事耽误了点时间。”
“没关系,人安全来到就好。”
宝华也不啰嗦,坐下来开始给树芬仔细把脉,现在树芬基本没有明显咳嗽和痰,宝华把原有的药方停掉,给他换了个陈夏六君汤,清掉一些尾疾。
“自从吃了你的中药,我明显觉得身子有力气了,胃口也好了。中医的作用还真是被低估了。”
“嗯,前提是要断对症,这就很考验中医的功力了。”
“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看病比一些老中医还要准。”
宝华笑笑,她隐约觉得树芬并不讨厌自己,甚至是有点欣赏的,喜不喜欢就不好说,但至少他目前是认同这门婚事,也并没有退婚的打算。这样就只能自己摊开来说了。
“潘少爷,其实你的病再吃几副药,病应该就不会复发了。”宝华顿了顿,觉得把话摊开说。
“我们的婚事能不能退了?开头也是你身体不好,着急才订的婚,等你的身体好了,毕竟凭着你的要样貌家世,大把好女孩给你挑,我不想耽误了你。”宝华一鼓作气全说了出来。
“你心里有人?”半晌,潘树芬才平静地问了一句。
宝华滞了下,然后点了点头。
“他现在在你身边吗?”
“他在国外。也许,不会回国了。”宝华想起潘斯年要留在大学做老师的事。
“那你是要回去英国继续读书?”
宝华摇了摇头,“现在不会考虑回去了,我爹现在得长期吃中药,我得看着调药。”
“那,你既然跟心上人都不会在一起,为何要退婚?
“不能对你不公平啊。其实我们家等着你们家的钱渡难关,这个你也知道……”顿了顿,宝华隐约觉得树芬貌似不想退婚,她道:“毕竟我也快治好了你的病,到时你能不能跟世伯伯母提议下退婚。”
“做个约定如何?我们过半年再对外宣布解除婚约,原因是双方相处不合。这样也有时间给你们船行周转。”树芬提出。
他的提议其实是有道理的,虽然宝华治好了树芬的病,但是订婚典礼搞到全城皆知,潘家长辈也说不好是否因为这个而同意退婚,毕竟有损脸面,。至于那30万的借款,银行说要收回也是潘家一句话的事。如果有半年的周转期,这就有可能足够船行渡过难关了。
“好,我答应。”半年时间很快过,宝华觉得毕竟潘家助自家一个大忙,过河拆桥也是不道义。“谢谢你啊。”宝华感谢。
“不用谢,我也是有私心的,至少半年内我娘不用到处给我找对象了。但是这个约定自然不能与旁人说。”树芬温和回道。
现下他提出这个解决办法,宝华彻底放心了,半年后,大家就可以各不相干了。
日子过得很快。
宝华每天早上就会定时给陈仁山号脉,看病情需求调整每天的中药。调理了三个月后,陈仁山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也能随便走动了。这三个月里,宝华除了陪伴父亲外,也在着手筹备重开外公的中医药堂“养和堂”之事。
昔日的名中医张今墨的养和堂曾非常有名,当时西医诊所和医院还是权贵人家消费得起,很多老百姓还得依赖传统中医治病。张今墨看病不贵,也不会乱开药多开药,深得人爱戴。
张今墨就只生有宝华母亲一人,因此宝华是他从小手把手传授医术的唯一传人,宝华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坐在张今墨的膝盖上,认记人体经络与各味中药药理。外公过身后,娘家已无人能撑起药堂,因此当时陈仁山做主暂时把药堂关闭。
时间一晃,冬去春来,粤城的春天雨水多,四月初就下了几天的连绵阴雨。好不容易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早上放晴。
就在这天,养和堂在粤城重新开张了。这消息在粤城是大新闻,但听说坐诊的是个小姑娘,大家就开始怀疑起是否打着养和堂的名号来骗钱。
养和堂里,老刘和妻子刘婶忙前忙后,他们原是跟随张今墨多年的药堂伙计,敦厚靠谱,也是看着宝华长大的长辈。这次重开养和堂,宝华邀请两个老伙计重新回来帮忙管理药堂,买了两家连着的店铺,打通成一家。养和堂的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门口两边摆满的庆贺的花篮。宝华身穿豆绿色旧式裙褂,站在门口招呼来客。平时出行着洋装方便,但骨子里宝华其实喜欢传统的裙褂旗袍。
“陈大夫,生意兴隆呀。”一声温润的声音传来。
宝华扭头,潘树芬手捧一扎鲜艳的红玫瑰,朝着她微微笑道。
“树芬哥哥,你可别笑话我了。里面坐。”宝华接过潘树芬的玫瑰,引他入内参观。
只见药堂布置得古色古香,典雅又不失古朴感。宝华也是尽量还原了养和堂的原貌,因为,那里承载着她的全部童年。
“布置得很不错,看了你花了很多心思在这药堂上。”
“也就想为大家尽点绵薄之力。”
“我力邀你加入仁济医院,你都不肯,很可惜啊,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你们又没有中医科。我西医的话,我硕士都没念完,只有学士证书。”
“你可以慢慢先实习。”
“免了,当初出去学西医也是想西学东用,发扬中医,现在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那我也不勉强了,被你一直拒绝,我也是要面子的。”潘树芬宠溺地笑笑。
“潘院长的面子大着呢,不用我给。”宝华揶揄,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她跟潘树芬相处得更像兄妹般,没有当初的拘谨生疏了。
“对了,我三弟过几天从国外回来,到时候我娘会叫上二弟夫妻回家,到时候一起吃个饭?”潘树芬提出。
“药堂刚开张,最近都比较忙呢,之前已经跟你出席了一个舞会了,这次能不去吗?”宝华颦眉,她不想过多的再和潘家有过多的牵扯。
“你过几天还有空跟我去教会孤儿院做义诊呢……跟我家人吃饭就没空了。”潘树芬无情揭穿。
“哥,你懂的,跟你家人接触这些事情适可而止就好。”宝华扶额。
潘树芬暗暗叹气,其实他开头很欣赏这个眼前的丫头,当初拖半年,也是权宜之计。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宝华孝顺又跟自己志趣相投,他对她已是有几分喜欢的。但除去做义工的时候,陈宝华总是对他保持距离。
最后潘树芬妥协,但强调“大后天的义诊要记得准时,小朋友们可盼了很久了。”宝华承诺准时。
粤城四月天,又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潘斯年手撑玄色油布伞,走在了恩宁路的石板街上。他依着爱颐写给他的地址,一边走一边目光梭巡,最后站在了写有“陈宅”的大屋前。不徐不疾地叩门,屋内来了一个青衫中年男佣人,“您好,请问找谁啊?”
“请问,陈宝华陈小姐可是住在这里?”潘斯年试探问。
“原来找我家大小姐啊,她不在呢,出去了。先生贵姓,我给您留话?”佣人见来者仪表和谈吐不凡,想来是陈宝华的朋友。
“不必,我择日再来就好,小姐一般什么时候在家?”
“这就不好说了,最近经常不在家。”男佣人为难道。
潘斯年道谢后,抬眼又望了一眼宅子,然后离开。
潘宅,潘斯年正在整理行李,把书一本本拿出来,有人叩门,“进来。”潘树芬推门而入,“你这个小子,回来就立刻人影都没了。”“我只是去找了下朋友。”斯年解释,“你的肺病现在怎么样了,当初你可瞒得我严实。”
“早好了,遇到个女中医,推翻了我对中医的所有印象。”潘树芬含笑道。
“哦?女中医?但我觉得治好也有可能是巧合。”斯年淡淡道。
“这个中西医的话题应该几天几夜也讨论不完,对了,你不是被留下来做大学老师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我从没说过要留校做老师,博士课程提前完成就回来了。回来看看你们。”
“回来好啊,我的医院很需要你这种外科人才。”
“再看吧。听闻你订婚了?”
“算是吧。”树芬有点尴尬。
“什么叫算是?”
“那姑娘好像不喜欢我。就是给我治好病的那位中医。”
“那个中医就是你的未婚妻?“如此年轻,斯年更笃定治好树芬的病是巧合,”那不喜欢你为何还要跟你订婚?”
“一匹布那么长,晚点说吧。”树芬说。
斯年伸腰,“我是有些困了,哥你也早点休息吧。”
树芬见状这三弟是要赶人了,便识相起身告辞。“明天一起来我医院瞧瞧。有几个手术需要你给点意见。”他发出邀请。
“好。”斯年答道。
二人各自休息。
此章节为付费章节,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岂容华发待流年
爱奇艺APP扫一扫随身随时随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