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管道瓷
初晴时2025-05-23 14:133,123

照如今的势头,过不了多久,永宁绣坊就会在花颜绣坊之上了!作为花颜绣坊的后台是延兴府严同知很快就知道了永宁绣坊的名头。

花颜绣坊明面上的主人姓徐,就是乔水芸之前提到的好色的徐桂哲,他是延兴府同知严久芒的小舅子,两人官商勾结,暗地里都捞了不少来路不明的银子。

花颜绣坊表面上是一家正经的绣坊,可暗地里却是替富贵人家解决烫手事的暗档,借着阴鸷之事敲诈了不少银子。

眼看着永兴绣坊吸引了原本属于花颜绣坊的富贵人家的银子,徐桂哲想想就觉得心肝疼。找了严久芒商量后,定下了一条计策,想来用不了多久,在山阳县城就没有“永宁绣坊”的存在了!哼,不过几个妇孺,成不了大事!

徐桂哲却忘了,就是几个“妇孺”让花颜绣坊的生意冷落了不少。

房世宁等人并不知道永宁绣坊已经被人盯上,她如今要做的是把村里的二进院子给修好。

孙一刀却一脸愁容的找来,“宁姐儿啊!”他听旁人都叫房世宁“宁姐儿”,觉得亲切,他也就随着喊了,“我找了好几个烧窑的,都没能把我们想要的管道瓷给烧出来。”

“管道瓷”是孙一刀想到的,因为他想要的东西是专门用作疏通水流的管道,为了好听好记,还能和别的瓷器分开,他就给取了这个名字。

“就一个也没有成功的吗?”房世宁很相信大顺朝的烧瓷水平,上世她要的许多奇形怪状的瓷器,李作栋可都是给她烧出来了。

孙一刀道:“有一个倒是还算有模有样,可是不太耐用,我泡水里几天就透了,用不了。”

眼看着院子的完工日期就在眼前,就差厕所和澡房的管道瓷了。他本以为这个不难,可是一连找了七八个烧瓷的、烧砖的,没一个能达到要求的。他还想着能靠这个好好赚一笔呢。

房世宁也觉得把事情考虑简单了。上世李作栋能做出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能做到。

也许是时候去找李作栋了。

房世宁让孙一刀把管道瓷放一放,先把其他的事情做好,“我想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人能烧出管道瓷来。”

她都这么说了,孙一刀也只能照做。

刘台那边的鱼灯笼做的如火如荼。果然如他所说,他不但召集了村里人,还在别村也找了不少人。

很多人都看中了这个活儿,既轻省还能赚钱,都想方设法的想要刘台用他们。好在刘台已经有了想法,他要把“探春”的名头正正经经的打出去,所以鱼灯笼的质量一定不能差了!

刘台招人做鱼灯笼,采用的还是去年房世宁那一套,每人各有分工,五个人就能组成一条线。

他招来的人挺多,也因为五人一组,他就没全部把他们“框”在家里,而是谁家宽敞就去谁家,他另外会出一点费用算是补偿,但声明:质量一定要过关!否则拿不到任何工钱!

刘台一人自然是忙不过来的,他和房世阳搭档多多次,彼此相熟又互相信赖,所以他这次也还是找了房世阳来帮忙。

刘家兄弟多,要说找不出人来帮忙是不可能的,像刘台的双胞弟弟刘楼,也想参与到哥哥的事情中来。刘台也不是没让刘楼干过,但刘楼好像对这个天生却一根筋,总是做不好,最后还是刘银出面作出决定,刘台既然能干买卖,以后他生意上的事就他自己负责,刘楼不是干生意的料,就少掺和,不是懂牲口吗,就专注在牛马这一块,干的好了,一样能出彩!

就这样,刘台和房世阳没日没夜的忙乎了几天,终于把六千个鱼灯笼按时按质按量的交货!

夏侯繁乌的分成是固定的,又拿到六两银子,加上之前的,银子都由房世宁替他保管着。

后来,刘台又招揽了五千个鱼灯笼的订货量,夏侯繁乌账上的银子又多了五两。

到了正月十八,鱼灯笼的供货告一段落。

只因为鱼灯笼这一项,“探春”已经打出了些许名头,必须得趁热打铁,才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探春”。

房世宁给他出主意,“之前你不是跟着我腌了好多香椿吗?如今叶菜都挺稀罕,更别说香椿这么稀罕的东西了,价格一定低不了!”

刘台眼前一亮。来找宁姐儿出主意,果然就是有收获!

“行!你这里不是也腌了好多?要不我给你一起卖着吧。”虽然还没开始卖,可刘台相信,腌好的香椿一定能卖的出去!

房世宁笑笑:“不用,我这里的香椿都不够吃的,还得送人,你就卖你自己的就好了。”

又道:“我不是开始做小辣菜了吗,正好定了不少陶瓷罐子,要是你觉得合适,就尽管拿去用。”

安氏上次去山阳县做媒人,回来的时候不但带回了房契,也把郭家兄弟带了回来,小辣菜的制作就提上了议程。

在房世宁手把手教了一遍后,郭家兄弟就能做的很好了,如今那边新建的院子里到处都是装小辣菜的大缸。

“不用,不用,你把地址给我,我自己去找那人拿货!”刘台都不好意思从房世宁这里白拿白要了。

反正,他已经决定,以后分给宁姐儿“探春”两成的分红。若不是宁姐儿懂得多,还还不藏私的交给他,别说他能打出“探春”的名头了,就是连饭钱他自己都赚不出来。

刘台拿着夏侯繁乌之前刻好的“探春”的印章去找烧瓷器,让他在瓷器上烧上这样的字号,一下了定了二百个能装两斤香椿的罐子。虽然他手里恐怕也就只有五十斤的香椿可以出售,可是架不住今年好多人家都种了香椿,以后肯定用的上!

安氏一听房世宁要去延兴府,知道拦不住,只能在佛像前拜了又拜,然后选了个适宜出行的好日子,又叫冯沐暄和莫才一路好生保护,还对刘淼再三叮嘱,让她照顾房世宁的时候一定不能大意,该提醒她穿衣吃饭的就得提醒。

刘淼来了村里,开始时候不大习惯,村里人知道她本是县城里的人,却到村里做了下人,看她的眼光充满了不解和不屑。有人甚至还专门来看看她是不是受了胁迫或是别的威胁生命的,胡说八道的,有的还问到她脸上去:“是不是房世宁那个小丫头专门买了你要你嫁给那个傻子的?”傻子是谁,不言而喻。

有的人更奇葩,特意到了安氏这里,指名道姓要刘淼端茶倒水,什么“我也享享被人伺候的福气”,气的安氏让刘淼躲得远些。

刘淼开始也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和村里人相处,要说恶意吧,可也只不过是言语上的,可要说善意,那肯定是不是的。

刘淼最是佩服房世宁,知道自己解决不了,于是就问房世宁的意见。

自从刘淼来了,房世宁感觉轻松了不少,就提点她道:“我、奶奶,和那些村里人不过就是面子情,若真是交情好的,自然不会怎么指派你。以后那些人还胡沁,你就直接骂道他们脸上去,有事我兜着!”

有了房世宁的话,刘淼的底气就足了,骂了不怀好意的人几次,就再也没人敢给她脸子。她是宁姐儿的丫环,可不是那些不相干的什么人的!

为了这次出行,刘淼好好打点了房世宁的行装,单是大毛衣裳就给她带着三件,夹袄带了四件,更别说别的家常服了。

房世宁哭笑不得,“我们来回最多就五天,实在穿不了这么多衣裳。你装这么多,加上暄哥儿、莫才他们和你的,马车都要塞不下人了。”

好说歹说,总算让刘淼减去一大半。

临行前,安氏问她:“怎么车里小五儿没有闹着要跟着?”真是奇怪了。

这次是去延兴府,不知道比山阳县繁华多少倍的地方。房世宁不放心带着夏侯繁乌去,又怕他闹着去,之前好声好气和他解释过不能带他去的原因,原本她还以为夏侯繁乌会闹,没想到他只是有点不情愿的“哦”了一声,然后又开始他的木雕去了。

房世宁还有点不习惯夏侯繁乌这么淡然。他一向最是不愿意离她远了的,这次去延兴府,但是坐马车就得半天多,中间还得有四五天不见,他竟然就这么安静的“哦”了一声?

又一想他近来的懂事乖巧,又觉得这样也不错,不管他以后恢复情况如何,他总要一个人过的。

“您不是还说他懂事了许多吗?许是他觉得这几天会耽误他做木雕吧,听说于木匠给他揽了个活儿。”

“也行,不去最好,省的你再操心。你也放心,有我在家看着他,保管出不了岔子!”

娄氏也在一旁道:“宁姐儿尽管去,家里事情我都听老太太安排,你离开时候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

这娄氏变化挺大。刚来那半个月,不问她,她几乎不怎么开口,做事也前怕狼后怕虎的,后来许是相处时间长了,摸到了彼此的秉性,胆子就放开了不少,也敢说敢做了,有的事情甚至不用安氏安排就能做到前头去,让人很是刮目相看。但不管怎么说,如今这样的娄氏挺好。

房世宁再三叮嘱安氏要保重身体,又安排好其他事,才算安心。

继续阅读:第146章 管道瓷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重生女:农门秀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