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驼路断了(6)
如成2025-10-25 14:123,236

隔壁邻居李大爷家的新房盖起来后,木匠和油匠的活儿全部干完了,画匠的活儿大部分都完了,还剩下一间房的炕围子和灶台没画。画匠家住在紫荆关北三十里的魏家沟村,有事回去后由于洪水阻隔来不了,因此一耽搁就是十几天。

李大爷家的新房是给儿子娶亲用的,亲家就是紫荆关镇上的。娶亲的日子是找人看过的,定在下个月农历十八。李大爷算了算,所剩日子不多了,急得团团转。当听朱四娃说房客王春林就是画匠出身,不由地欣喜万分,当即就叫着朱四娃来找王春林了。

“在么?春林。”朱四娃带着李大爷刚进院门就大声喊道。

“在呢!朱大哥。”王春林在屋里听见喊声,以为朱四娃找他有什么急事,赶紧下炕穿鞋开门出去。看见隔壁李大爷也来了,打着招呼说道:“哟!李大爷也过来了?”

“李老爷找你拉呱点事情。”朱四娃对着王春林说道。

“囊进屋说哇!”王春林急忙把二人往屋里让。

“不进去了,屋里憋闷,就在院里说哇!”李大爷和王春林虽然不是很熟悉,但偶尔见面时也打过几次招呼。他把这些日子心里一直记挂的事情跟王春林叙述了一遍,然后诚恳地说道:“大侄子,大爷这个忙你说啥也得帮哩!”

“李大爷,这喀使不得。章们间壁邻居住着,您是又长辈,干点活儿还不是应该的,谁叫俺会这点手艺呢!”王春林笑着地对李大爷说道。

“春林的手艺俺知道,俺们一天常拉呱。以前做画匠的时候,洪州附近各个县都干过活儿,您那点营生就不叫个活儿。交给他,您就放一百个心哇!”朱四娃十分自得地对李大爷说道。

“干活儿的家伙式都有吗?”王春林看着李大爷问道。

“有哩!油漆刷子都全乎着呢!一会儿你过去先看看,缺啥了咱们再买。另外,这些日子你就过俺那面吃饭,工钱呢由你说。”李大爷见王春林爽快地应承下来,心里非常高兴。

“囊好,您和朱大哥稍等上一下,俺回去穿个布衫子,章们一起过去看看活儿。”王春林说完转身进了屋里。

这点活儿来得太及时了。这些日子,由于遇到了太多的事情,王春林手里的钱已经全部花完了。再加上这段时间驼路中断,捎不过钱来,全靠跟房东朱四娃借米借面度日,生活十分的窘迫。所以今天的事情与其说是帮助李大爷,还不如说是李大爷在帮助王春林。

王春林跟着去了李大爷家的新房后,打量了一下炕围子和灶台围子的大小宽窄,然后把干活需要用的东西清点和归置了一下。当天下午就用白粉土和上胶把炕围子和灶台围子打底做好了。第三天过来看打底的胶彻底干透了,便开始用不同色泽的油漆在上下边沿打上了宽窄不同边线,然后把中间的空间分割成一个个画池子。每个画池中间也有边框。王春林用的是卷云池,颜色由浅入深,极富立体感。

由于是新人新房,所以王春林用了七八天的时间,在东面的墙上画了一组鹿鹤同春和喜鹊登梅,西面的墙上画了一组丹凤朝阳和蜂蝶采蜜,靠窗台的墙上则画了一组《西厢记》人物故事。灶台后面的墙壁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牡丹,表示大富大贵。

所有的画都画完后,第二天王春林过来的晚了一些,他打量了一下墙上的漆面,对身旁的李大爷说:“干是干了,不过还得晾些日子,让油漆完全干透了。过几天俺过来再给罩上两遍清漆,这样色泽鲜艳,能够保存得长久些。”

“画得真是太好了,就跟真的似的。真的多亏了你了,要不喀就误事儿了。”李大爷对王春林的手艺啧啧称赞。

几天后油漆彻底干透了。王春林来到新房后找了一个空碗放在地上,然后把装着清漆的油桶拎了过来。这时李大爷背着手从院里进来了,对王春林说道:“告诉你个好消息。”

“啥好消息?”王春林停下手里的活儿问。

“东街做豆腐的高志彬也盖新房了,要给他儿子娶媳妇,正发愁画匠的事情呢!俺早上过去买豆腐拉呱起来了,听说你正给俺画炕围子,说一会儿过来看看。”

“谢谢您!李大爷,买个豆腐还不误给俺揽个营生做。”王春林心存感激地说道。

“不就是句话的事情嘛!另外,这个高志彬也是洪州的,和你还是老乡呢!”李大爷地说道。

“是不是?咋从洪州来紫荆关安家了?”

“不知道,来了喀有些年了。”

“囊就等会儿他来看完俺再刷清漆,以免人多了屋子里荡起尘土来。”王春林把地上的油桶、刷子和碗重新归置到了一边。

高志彬来了,看了王春林干的活儿非常满意。他虽然不认识王春林,但却听说过王春林的师父。王春林的师父绰号“二先生”,不仅画匠手艺好,而且博古通今。在洪州县说起画匠行当,都知道城里有个二先生。

王春林把李大爷家的活儿干完后,紧接着就去了东街的高志彬家。高志彬的家就在豆腐坊的后面,是当初刚来紫荆关时买的一个沿街的旧院落。所谓新房就是把院子里的西房重新收拾了一下,把门窗都换了换,炕和灶台都重新了盘了一下。

西房连堂屋带南北房共三间房子,需要画炕围子和灶台的只有南北两间房,活儿的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王春林每天前晌过去,干完活天黑了再回来,中午和晚上两顿饭都在高志彬家吃。一天干完活吃晚饭时王春林问:“俺看东面的房也闲着,咋不用来当新房?您不就这一个儿子吗?”

王春林的问话勾起了高志彬的伤心事。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其实俺有三个儿子,马上要娶媳妇的是个老三,大儿子和二儿子在洪州的时候就离开俺们了。尽管他们不知道俺们后来到了紫荆关,但是总想着哪一天老天爷开了恩,他能回来找俺们,所以囊几间房就一直给他们留着。俺知道没用,其实就是个念想。只不过这会儿不知道人还在不在了,到底在哪呢!”

慢慢的时间长了,王春林对高志彬一家人有了一些了解。高志彬家原来在洪州县西南二十里的李峪村。十二年前农历正月的一天,两个半大的儿子跟着他去村东给地里上肥。那块地上不知哪朝哪代有过一个五谷神庙,人们习惯称之为庙坡。没想到那天的庙坡竟然放起了光,也许是刚出山的太阳晃眼?高志彬没有在意继续抛粪。两个孩子在不远处一个土窟窿里掏鸟。“爹!这是个啥?”大儿子把高志彬叫了过去。高志彬用铁锨拍了拍地上几块硬硬的东西,绿锈斑斑,金光闪闪……这是遇上宝贝了。高志彬跪下来感谢上苍让他挖到了宝物,一上午整整挖了三背篓。

几天后,高志彬家地里挖出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先是邻居,再是村人,又是三乡五里,人们扛着锹镐蜂拥而至,近一个月的时间将二亩大的地过了一遍筛,不少人因此获利。人们更看重金环、金扣这些黄货,对铜器倒不大理会,不少人砸了卖铜。

洪州县国民政府知事谢方恩闻讯后派了三名警察赴李峪村,采用威胁恫吓的方式,逼迫高志彬交出了三十六件青铜器。正当带着这些清查没收的青铜器准备离开李峪村,高志彬的两个儿子冲上前去与警察进行争夺,混乱中用铁锹砍了一个警察的脑袋。其他两名警察见势不妙赶着毛驴车带着受伤的警察和没收的青铜器慌忙地撤了。为了避免被抓,高志彬的两个儿子连夜出逃,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青铜器有一部分被古董商弄到了法国,引起了国际考古界极大的轰动。谢方恩不相信高志彬父子,总认为他有所藏匿,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来骚扰。高志彬胆小怕事,最后干脆老两口带着小儿子也离开了李峪村。到紫荆关投奔了老伴娘家的一个亲戚。从那时起高志彬一家人在紫荆关一呆就是十几年过去了。

“皱多年过去了,况且国民政府瞎塌业都六年了,早就莫人结记这事情。您们应该回洪州看看,毕竟那儿才是老家,”王春林为高志彬一家的遭遇感到难过。

“前年回去过一次。官府是不追究了,喀是人们的心思灰的,以为当初走的时候带走了多少宝贝,还以为俺们发了多大的财呢!就在这儿过哇!不回去了,哪的黄土不埋人。”高志彬无可奈何地叹息道。

“您说的也对着哩!毕竟来了也十几年了,人也熟了地也熟了。”王春林顺着高志彬的话说道。

“你们在外面走驼队结识人多,有机会了给俺帮着打听打听俺囊个儿子。”高志彬望着王春林说道。

“您家大儿子和儿子都叫个啥?今年多大了?咋认呢?”王春林非常上心地问道。

“大的叫个高宝,今年二十八了。二的叫高进,今年二十五了。大的比他弟弟瘦,二的脖子后面有一块铜钱大的胎记。”高志彬心里难过地说道。

王春林把高志彬家的活儿干完没几天,中断已久的驼路终于通了。李成威在洪州调养了两个多月,身体已经给完全康复了,带着驼队来到紫荆关。李成威从天津返回时带来了东家高岳成的口信,让他先回洪州休养一段时间,然后再跟随驼队去天津。

继续阅读:第10章 交通员(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和盛恒药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