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安国奇遇(1)
如成2025-10-25 18:533,236

王春林和药行伙计高进昨天早上从天津的三岔河口搭载了一条捎脚的货船,沿大清河向西,途经白洋淀之后向西南进入潴龙河,经过两天一夜的水上颠簸,等达到安国的伍仁桥时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伍仁桥是个水旱码头,商旅众多,贸易发达,是安国南部一个有名的古镇。此去县城还有三十里,今天晚上肯定是去不了。下船后王春林对高进说:“一会儿章们先找个客栈住下,明儿早上再进城。”

“好。镇上有个燕华客栈,俺常在那儿打尖,要不章们就在那儿对付一晚上?” 月光下高进闪着征询的目光问道。

“行,囊就还住燕华客栈哇!”王春林说完和高进一起背起行李离开码头朝镇子里走去。

王春林是五天前才从洪州回到天津的。高岳成对王春林前一段在紫荆关的表现非常满意。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从驼队的反映以及自己对驼路的了解,知道王春林在紫荆关那几个月真的是不容易。“行,是条硬汉子”,这是他对王春林做出的中肯评价。

目前和盛恒药行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几个掌柜却不再年轻了。高岳成有意给王春林多加些担子,以便在将来能够担当大任。他跟田嫒红商量说,王春林这个人年轻有文化,而且头脑也很灵光。今年洪州往陕蒙的走货量比往年大,俺的意思是让他以后不要再跟上驼队跑了,负责一段时间去安国那面药材采买的事情。

王春林是自己的娘家人,田嫒红不好做更多的表态。只是说,您是一家之主,用人的事情还是您说了算哇!俺一个妇道人家不好替您拿主意。高岳成见田嫒红没有其他不同意见,便给洪州捎了个信,让王春林跟随驼队一起到了天津。

在二掌柜段德海的指点下,王春林每天在药行的库房里熟悉药材,对产于南方的南药,产于华北的北药,以及产于西部的西药等进行识别。尤其是对陕蒙一带比较缺货的南药,诸如,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进行重点了解。

半个月后高岳成经过与田嫒红和段德海商议,提拔王春林为和盛恒药行四掌柜,以后专事安国药材的采买,并给了一定的相机决断的权利。以前安国药材的采买一直由段德海负责,由药行伙计高进具体承办。但天津的一摊子事就够段德海忙碌的了,有时候安国那面遇到事情,段德海分身乏术,忙得是焦头烂额。

和盛恒药行是安国药市的老主顾,与供货的卖家大多有着几十年的合作了。大宗货款不需要现钱交易,卖家只需要按照单子配货即可,二掌柜段德海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前会来一趟安国把账结了。一些紧缺药品或稀缺药品的单独采购则需要现款现货当面交易。

前天下午快收工时,段德海把王春林和高进叫到了经理室,对采买药材的事情做了安排。当天晚上高岳成和田嫒红把王春林叫到了家里吃饭,就一些采买细节做了一番交代。就这样王春林和高进一起经水路来到了安国县的伍仁桥。

伍仁桥镇只有一条古老破旧的街道。沿街有许多挂着幌子或牌匾的商铺,但是由于天黑了大都上了门板。“看,囊就是燕华客栈了。” 高进指着不远处门前挂着灯笼的门楼说道。夜色中两只分别写着“燕华”“客栈”的红色灯笼尽管泛着微弱的光亮,但却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王春林拖着疲倦的身躯跟在高进朝着客栈走去。

“这会儿过了饭点了,也莫地方吃饭了,章们买几个烧饼吃算了。您说呢,四掌柜?”不远处有一间开着门的烧饼铺子,离老远就闻见了烧饼的香味,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叫啥的四掌柜呢?”王春林嗔怒道。

“四掌柜就是四掌柜嘛!听着多大气,一听就知道章们和盛恒药行生意兴隆买卖大。”高进笑着说道。

“囊也不分个里外啦?以后还叫春林哥。”

“好,叫春林哥。走,过去看一下,想夹啥肉?”

“牛肉、驴肉都行。”

“好!”高进应了一声,走过去对正忙着的老板说道:“给俺们拿上六个烧饼,三个牛肉的、三个驴肉的。”

伍仁桥的名曰“马蹄烧饼”,属于地方名吃,非常有名气,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了。这种烧饼是用花椒水和面,用手将剂子压成马蹄形,一面沾满芝麻,另一面放进吊炉烤制。烤熟后里面可塞上拆骨肉或猪头肉、牛肉、驴肉、熏肠等。

“刚下船吧?二位稍等一会儿,这一炉马上就好,俺给你们弄几个现烤出来的。”老板很擅言谈,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拉呱着。

不大会儿功夫烧饼烤好了。老板的手艺非常娴熟,用小铲子铲下烧饼,下边用一个大勺子接住,把烧饼开口的地方用手一掰,热腾腾的热气立即冒了出来。然后把案板上提前切好的牛肉和驴肉分别夹进去,香喷喷的马蹄烧饼就做好了。

王春林和高进两人拎着装着烧饼的纸包来到了燕华客栈。说是客栈,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农家院子,有大大小小的七八间客房。客栈老板端着油灯把王春林和高进带进了一个房间,过了一会儿送过来一个暖壶和两个粗瓷大碗。

王春林就着煤油灯一边解着用纸包着马蹄烧饼的绳子一边说道:“俺头一次来天津的时候就听说过你的名字。”

“是吗?”高进一边往碗里倒着开水一边问道。

“是啊!说有个叫高进的伙计在安国被抓了劳工了,莫想到今儿个章们竟然一起来安国了。要俺说还真是个缘分。”

“章们过来时您莫看见村边的大道旁有个炮楼?就是为修囊个炮楼被治安军抓的差。”

“你不是常一天跑安国吗?咋还能叫治安军抓了差呢?”

“唉!囊天也真是倒霉。俺和另一个伙计一起来安国买药材。药材装船后,俺寻思船还得一会儿开就到街里买几个烧饼,好带着路上吃。刚返回到码头,就叫治安军抓住了,船家一看码头上在抓人开船就走了。囊些个鳖子治安军非说俺是八路,其实是各村摊派的人头不够,随便抓点人凑数,为的是修囊个炮楼。”

“囊是真够倒霉的。来,吃烧饼吧哇!”王春林拿起一个塞满了肉的烧饼 ,小心翼翼地捧着吃了起来。

“囊回也多亏了二掌柜了。” 高进一边吃着烧饼一边说道:“二掌柜在安国兹面认识的人很多。来了以后又是托关系又是塞银子的,这才把俺保了出来。俺不像其他人都是当地的,在治安军看来俺就是个盲流。要不是二掌柜,修完炮楼还不知道把俺扎哪儿去了呢?”

王春林和高进一边吃着烧饼一边闲聊着。忽然王春林好像想起了什么,对着高进问道:“这一天净忙着赶路了,也忘了问你了,你是洪州哪儿的人?”

“李峪村的。” 高进没有当回事,一边吃着烧饼一边随口说道。

“就是城西南囊个李峪村的?” 王春林接着问道。

“嗯!咋了?”高进一听立马警觉了起来。

“你今年是不是二十五了?”

“对呀!”

“你脖子后面有一块铜钱大的胎记。而且,你还有个冈冈叫高宝。”

“您到底是做啥的,俺家这点事情您咋啥也知道?” 高进被王春林的问话彻底搞懵了,不明就里地问道。

“不瞒你说,前些时俺在紫荆关碰见你的父母了。你们高家的遭遇,以及你们兄弟俩的事情,都是听你爹高志彬讲的。”

“俺父母咋去了紫荆关呢?”高进将信将疑地问道。

“是这样……”王春林把高进父母如何流落到紫荆关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高进听后放声大哭起来。

高进离开洪州已经十几年,离家的时候他哥哥高宝十五岁,而高进只有十二岁。在洪州老家出事后,兄弟两人翻山越岭一路流浪到了保定。高宝进了乾义面粉厂做工,高进则到了一家药材行当伙计。日军进攻保定城,大轰炸时高进和哥哥高宝走失。后来为了谋生,高进到了天津在和盛恒药行当伙计,一直干到了今天。

“不要再哭了,你的父母还健在,这凭啥都强。” 王春林拍着高进的肩膀安慰道。

“他们都好吧?” 高进一边抽泣一边问道。

“都很好,而且你的弟弟高玉也已经成家了,现在和父母在一起。” 王春林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事情已经过去皱多年了,你早就应该回去看看了。”

“你说的确实莫错。喀是,俺冈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点音讯都莫有。俺和他一起出来的,一个人回去算咋回事情啊!所以,皱些年了就拖着一直莫有回去。”

“你想的太多了,给自己增加了太多的负疚感,兹个包袱会越背越沉的。你的父母一直很惦记你们,这样,等这趟货办完后,回到天津俺去跟东家说一下,你去紫荆关看望一下你的父母。”

“谢谢您,春林哥,十几年了俺负案在逃,时时刻刻地小心提防,就怕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家乡的事情更是不敢随意打听。今儿您不光是为俺找到父母,更是帮俺解开了心结,您就是俺的恩人啊!”

“好了,不多说了。时间不早了,吃完东西早点睡觉吧!明儿章们还得去安国县城进货呢!”

继续阅读:第11章 安国奇遇(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和盛恒药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