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成
2023-6-700:00北京
大同方言长篇小说《和盛恒药行》第八章:圆觉寺失窃(3)
圆觉寺自金朝建寺,八百年来历经大的战争劫难数十次,仅近十年来就经历了两次浩劫。一次是三十年代初的直奉战争,圆觉寺为奉军所占领,被当作了奉军的司令部。大殿及配殿的佛像被尽数捣毁,僧众被扫地出门。另一次为日军攻占洪州之时,日军围城时以圆觉寺塔为参照,发射了数十发炮弹,虽然未伤及宝塔,却把大殿和配殿炸毁。日军进城后为了修建军营,将圆觉寺内断壁残垣中的木料全部掠走,至此圆觉寺院瓦砾一片,仅剩下了一座宝塔。
魏和尚走后,妙贤师傅把明心小和尚也打发了出去,让他背上背篓,去沙河桥买八九根粗麻绳,准备上山拉木料用。妙贤师傅知道魏和尚生性好动,这一出寺庙便会像脱了缰绳的野马,啥时候能回来还不知道。而明心去沙河桥买东西,一来一回没有半个时辰也办不完事。 所以,二人出门后妙贤师傅便把寺门从里面插住。然后从西墙根搬过一个梯子搭在了圆觉寺塔的南面。
圆觉寺塔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第一层东西南北四个门中有一个是真门,那就南门。南门很有意思,门边雕有一个半掩门的侍者,明明是假的,但却像是开门准备迎宾一般惟妙惟肖。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南门应该是个假门,若是真门谁敢这么设计。瞒天过海,这正是建塔者的高明之处。而且,塔看上去是实心砖塔,且底座就有四米高,没人专门上去对四个门一探真假。即便真的上去了,南门边雕刻的侍者身上藏有机关,不知道奥秘的人是无法将门打开的。
从南内进入一层塔体内部后,里面辟八边形塔心室,壁上为仿木构四铺作斗栱并承圆形天花藻井,藻井上绘制神灵佛主,塔内壁绘有佛教人物壁画,斗栱及普柏枋上编绘写生花,样式古朴。密室存放有多卷佛教创世经本,以及数尊佛像和一块佛碑。除了一层密室外,其余各层均为实心,无阶可攀。
圆觉寺塔这个秘密从金朝建寺以来,从来只传给每代的掌门人,其他的和尚是不能让其知晓的。妙贤师傅自光绪年间担当圆觉寺大任以来,严守圆觉寺塔的秘密,从不对他人透露半个字。即便在奉军和日本人的淫威下,他也毫不屈服。即便他们把圆觉寺塔毁掉,他也不会说出塔中的秘密。
圆觉寺虽然在城里,但占地面积极大,加之四周建有高大的围墙,即便站在外面民居的屋顶,也只能看看见宝塔的上半部分。四周巷子里的人只能仰头看见宝塔尖。
妙贤师傅攀着梯子爬到了圆觉寺塔的基座上面,用手拨动门边侍者雕像上的一个暗藏的机关,然后轻轻地将砖门朝里推开。密室的供案上有一个油灯,他进去后拿起火镰把油灯点亮,然后返回头把密室的砖门掩上。他端起油灯将密室四下照了一遍。然后把油灯放下,朝着供案上的几尊佛像施了一个佛礼。
密室的墙根摆放着一个樟木箱子。妙贤师傅过去把箱子打开,然后从怀里取出两百块银元放了进去。这两百块银元是今年过年后几个月的化缘所得。他用手摩挲着箱子里的银元,心中估算着,从前年到现在差不多募集了有五千块银元。虽然距离修庙所需钱款的目标还差的很远,但毕竟希望已经越来越大了。
过去几年只是他一个人在为修庙做着努力,虽然心中有希望,但总觉得遥遥无期。有时候心想即便这辈子修不成,下辈子修成也行。现在不同了,妙可师弟回来了,再过些日子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师兄弟回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到那个时候,师兄弟们各显神通,重塑圆觉寺昔日的辉煌应该指日可待。想到这儿,妙贤师傅心里充满了欣喜。
樟木箱子旁边的地上摆放了几块砖头,上面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精致木匣。这个木匣是和盛恒药行东家高岳成临去天津前交给妙贤师傅的,里面放着的正是被很多不怀好意之人惦记的黄芪王。当时高岳成想着圆觉寺是佛门净地,更何况已经破败不堪,应该是个安全之所在。更何况多年的相交,高岳成对妙贤师傅非常信得过,所以非常放心地将黄芪王寄放在圆觉寺。当初做假的黄芪王迷惑他人视线是妙贤师傅给高岳成出的主意。所以当高岳成把真的黄芪王交到他的手里时,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
当时妙贤师傅并不知道把黄芪王放在哪里合适。黄芪王是棵药材,又怕潮湿又怕虫蛀。好在药行的大掌柜张贵才已经对黄芪王做了防虫蛀处理,这点他不用再担心。可是既要防潮又要安全,把黄芪王到底放在哪里呢?他想到了圆觉寺塔的一层密室。这个密室下面虽然是实的,但毕竟离地面四米之高,且处于半空之中,门的缝隙中间还可以透风,不至于太潮湿,是个最为理想的存放之地。
妙贤师傅把木匣打开,用手摸了一下,还不错。几个月了黄芪王完好如初,没有受潮霉变。从黄芪王出世,到祭拜常山爷伤人,再到到张贵才被抓,以及这回田福林的自尽,围绕着黄芪王发生了多少事情。后面还将会发生什么,他不清楚。但是既然高岳成把黄芪王交到了自己的手上,他必须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妙贤师傅出了密室把门好,然后顺着梯子下来,之后又把梯子依旧搬到了西墙根。他把寺院的大门的门栓打开,然后回了自己的禅房。刚上炕坐了不大会,魏和尚便扶着个腰、拖着个腿回来了。
“咋了?出去不大一会儿,咋成了皱样了?快赶紧上炕。” 妙贤师傅赶紧下地,把魏和尚扶上了炕。
“唉!人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好好的街门上不知道哪个妨主货硬生生地挖了个疙壕。看完发阴的往回走,一不下心跌进去了。摔点俺腰也疼腿也疼。” 魏和尚扯着谎说道。
“看这跌的,来,俺给看看。”妙贤师傅帮着魏和尚把衣服解开看了看,不象是摔伤倒象是被人打的。魏和尚没说啥,妙贤师傅也不好意思多问,于是便说道:“还好没伤着骨头,养个三五天就好了。俺还说叫你跟上明个一坨上山去呢!这不是叫明心买麻绳去了。”“上山做啥去?” 魏和尚头朝下趴在在炕上问。
“前一阵子从王庄堡回来,路过青瓷窑的时候,村里一个叫王有财的大户捐了两根圆木,又高又粗。俺看了一下,将来盖大殿的时候当柱子正合适。当时不方便就莫往回扎。” 妙贤师傅用碗和了一点黑色的药膏,说道:“来,抹点药膏活活血,好得快点。
“囊咋跟山上往下扎呀?” 魏和尚翻身坐起来靠在墙上,疑惑不解地问。
“俺这几天看南峪柳河的水挺大的。明儿个上了山,如果抢风岭上的山水大的话,就寻上十几个山民,把圆木滚到河槽里。然后前后拴上麻绳,拽住顺水放到唐庄。到了唐庄以后把它拽到河沿上,就着山坡把它骨碌到南门,然后底下放上细圆木就拉回来了。外面西墙根囊十几跟粗圆木都是这么扎回来的。” 妙贤师傅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
“呀呀咦!真是不容易呢!”魏和尚感叹道。
“明儿个上去先看看再说。如果山水不大,就到南山上先化上几天缘,等水大了再往下扎。这天气雨水多,只要一下雨,山水就大。走的时候俺把明心给你留下。你身体不方便,叫他给你做个饭啥的。”
“不用,俺不用人照顾。您一个人上山,身旁莫个人咋能行。”魏和尚不同意妙贤师傅把明心给自己留下,停顿了一下懊悔道:“唉!只是俺现在这个样子,正是该给师兄分忧的时候,却啥忙也帮不上。”
“甭一天的瞎寻思,来日方长,慢慢来。旁的你先不用管,啥不啥的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 妙贤师傅不容分说,把第二天上山的事情安排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