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潇潇和王婆子在吴大山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梨花村的黄村长家。
周潇潇想着要办理落户,不带点礼物可不行。
因此她在临出门前,装了两斤大米。
王婆子对于周潇潇的所作所为感激不已。
但是由于她能力有限,并不能实际报答周潇潇。
因此,她只能将这份感激深藏于心。
“潇潇姑娘、岳母,这就是我们梨花村的黄村长家,你们稍等我片刻,我这就去叫门。”
“哎,你去吧。”
吴大山一瘸一拐的走到黄村长家的门口,拍响了院门。
“村长叔,你在家吗?”
不一会儿,院子里面响起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在呢,是大山吧,你快进来吧。”
“潇潇姑娘、岳母,村长叔在家,我们快进去。”
周潇潇、王婆子紧跟着吴大山跨进了黄村长家的院门。
他们刚刚跨进院门,就看见一个中年大汉在劈柴。
“村长,我们进来了。”
黄村长头也没抬的说道:“大山,你在一旁等等我,我把这柴火劈完就来找你。”
“唉,村长叔,我们不慌的,你先忙你的。”
过了片刻,黄村长才放下斧头走了过来。
大山,你说说吧,你今天前来所谓何事?”
“村长叔,这位是我的岳母,她想搬到我们梨花村来。
不知我们梨花村,现在落户是个什么个章程?”
黄村长这时才注意到站在吴大山身后的周潇潇和王婆子。
他看向王婆子说道:“你为何想到我们梨花村来落户?”
王婆子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直言自己在石岗村活不下去了,想着自己有一个女儿在梨花村,便想搬到这梨花村来。
周潇潇这时赶紧将自己拿来的两斤大米递了上去。
“村长叔,这是我们给你准备的两斤大米,礼轻情意重,还望收下。”
黄村长看到手中的大米很是惊讶。
他们梨花村土地贫瘠,根本就种不了水稻。
灾荒之前,他很少见这么好的大米。
灾荒之后,他更是没见过这么好的大米。
虽然最近刚刚秋收,不少地方也收获了大米。
但是,这大米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面前的丫头,竟然轻轻松松的拿来两斤大米送给他。
震惊过后,他赶紧将大米还给了周潇潇。
“这大米是金贵玩意儿,我不能要,你快收回去。”
“村长叔,就算这大米再金贵,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还望你不要推辞。”
黄村长闻言脸色一冷,“我说了不收就不收,你快拿回去。”
黄村长见自己的大嗓门儿,将周潇潇给吓唬住了。
转而,耐着性子说道:“王婆子落户的事情你们都不用担心,我会给她办理好的。”
周潇潇闻言高兴的不行,这梨花村的村长还真是一个好人。
王婆子选择在梨花村落户,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落户的事情解决了,现在就要考虑考虑房子和土地的问题了。
“村长叔,王婶子祖孙三人在梨花村落户后,没有住处可不行。
这梨花村是否有空闲的房子能够卖给王婶子?”
黄村长想了想,紧接着说道:“这梨花村倒是有几处空闲的房子,我这就带你们去看看。”
“土地呢?若有合适的,麻烦村长叔也帮着买一些。”
“你们房屋想买多大,土地又想买多少?”
“不瞒村长叔,王婶子手中的银钱也不宽裕。
因此,房屋不需要太大,只要能够住下王婶子祖孙三人就行。
土地需要先看看价格,才能决定买多少。
不知这梨花村房屋的价钱是多少?土地的价钱又是多少?”
“我记得赵老二家在出售老房子,一间堂屋,两间厢房,还带一个院子,要价六两银子,只是房屋旧了一些,你们要不要先去看看?”
周潇潇没有立即决定,而是看向吴大山询问道:“大山哥,你觉得如何?”
“潇潇姑娘,赵二叔家的这处老宅子我知道,离我们家不远,确实如村长叔所言,老旧了一些。
但是,这个宅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院子够大。
在房前屋后种满菜,一整年都不用发愁没菜吃。”
周潇潇赞同的点头道:“那还是挺好的,王婶子你是怎么想的?”
“这处宅子听起来是挺好的,只是这价格还能不能往下压一压?”
“我带你们过去,你们先看看房子,至于这价格能不能往下压一压,就要看你们的本事,到时候你们自己和赵老二家攀谈,我不参与。”
“村长叔,除了赵老二家的房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地方?”
“我们梨花村土地偏少,因此田地和宅基地都贵,这赵二家的宅子是最划算的了。
我还是那句话,先带你们去看看赵老二家的宅子。
若你们不满意了,我们才带你们到其他几处宅子看看。”
“行,麻烦你了村长。”
黄村长说完,便抬步朝外走去。
周潇潇将拿来的两斤大米悄悄放在柴火堆上后,才跟着黄村长朝外走去。
一路上,周潇潇又询问起了土地的情况。
“我们梨花村土地紧张,没有水田,基本都是山地。
而且,山地基本都是梨树林。
所以,这中奖是的山地也紧张,一般要价五两银子一亩。
由于前两年雪灾加干旱,冻死了不少梨树,这些死了梨树的山地就要便宜一些,只要三两银子一亩。
若你们需要买,提前告诉我要买多少,我去村里帮你们张罗张罗。”
“村长叔,梨花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村里种的梨树吗?”
“正是,小姑娘,你不知道我们梨花村在灾荒之前可是富裕的村子。
春天文人墨客前来赏梨花,秋天卖梨、
我们都能获取不少的银钱。
但是,现在……
哎……”